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村菇雞聯盟,屏東大武打造新林下經濟

【媒體報導】村菇雞聯盟,屏東大武打造新林下經濟

更新時間:2017-12-05 11:01:40 / 張貼時間:2017-12-05 10:52:48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農傳媒
4,194

村菇雞聯盟,屏東大武打造新林下經濟

稿源:2017-12-04/農傳媒/洪嘉鎂

2009年88風災重創大武,面對路毀橋斷的嚴苛環境,這個「原本就在這裡」的古老部落,面臨消失的危機,族人基於對原鄉土地的熱愛,堅守傳統魯凱文化,決定留在原鄉重建,建立部落自給自足系統是重建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

大武部落是國內少見將畜牧業融入里山經濟的案例,他們飼養中興大學保種35年的紅羽土雞,作為部落內的蛋白質來源,並打出「大武森雞」品牌不僅自足還可以販售給其他人。除此之外,大武部落也積極復耕小米及紅藜等傳統作物、栽培山當歸發展林下經濟,在災後聯外道路脆弱的環境中,延續祖先的智慧讓族人自給自足,展開他們的重建之路。

重建從自給自足開始:找回部落傳統作物小米與紅藜

魯凱族的大武部落位在屏東霧台鄉隘寮北溪旁,母語名稱為「Labuwan」,意思是「原本就在這裡」,部落中流傳著蛇郎君與藜慕阿莎的故事,也正是神話傳說中「鬼湖之戀」的發源地。

莫拉克風災過後,大武部落面臨消失危機,村民對於原鄉土地的熱愛並沒有因為風災而消失,村民與時任村長彭玉花一起回到部落重建。回家沒多久他們便發現一個嚴重問題,風災過後聯外道路相當脆弱,除了出入部落不便外,每逢豪大雨時道路就有可能會中斷,進而衍伸出斷糧危機。

小米、紅藜是部落傳統作物,要復耕這些作物對於當地的居民來說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他們著手種植傳統作物,在道路中斷時可作為備用糧食。經過族人的努力,部落自行復育保種的小米達到21種品系,彭玉花也積極引入林務局及屏科大森林系陳美惠研究團隊資源,在部落原有基礎上引進專業技術協力和團隊陪伴,為部落產業開啟更多可能性。

林下經濟:在森林下奔跑的大武森雞與山當歸

過去談論里山經濟時,大部分會以農耕或是林業作為重點,但由於大武部落時常面臨聯外道路中斷,要建立自給自足的產業只依賴小米、紅藜等傳統作物是不夠的,因此大武部落引進中興大學陳志峰老師團隊保種的「紅羽土雞」,這個品種是中興大學經過保種35年32世代育種而成。

陳志峰老師表示,紅羽土雞是民國70年的雞種,這樣早期雞種不適合商業化使用,但現在商業化的雞卻無法適應部落生活,因此就決定將紅羽土雞這個品種推廣到部落。後來陳志峰老師也將紅羽土雞的種原引入部落,讓雞隻除了可以生蛋也可以讓族人自行繁殖。

大武部落與屏科大森林系陳美惠研究團隊一起在森林中發展養雞事業,打造「大武森雞」品牌。大武森雞是採取放牧飼養,利用部落得天獨厚的山林環境,讓這些雞有足夠的活動空雞可以奔跑,還能飛到樹梢上。這些大武森雞吃的不只有飼料,事實上因為雞群是在山林間飼養,牠們會主動去翻找野草、樹葉、蟲子食用,因此雞場也特別堆疊木材讓雞母蟲有生長的空間。

大武部落成功培育出自由奔跑的健康大武森雞,養殖過程回歸傳統農村模式,讓雞不再是以飼料作為主食,而是讓雞食用草、蟲子、種子等食物,而雞屎則可以拿去作為堆肥,種植部落的傳統作物。大武森雞解決部落自給自足過程中的蛋白質需求問題,還能對外銷售。

除了發展大武森雞之外,大武部落用過去山上常見植物山當歸,發展林下栽培,進行系統化栽種。目前已經有推出山當歸茶包、藥膳包產品,平日的栽種過程,也使用山當歸的莖葉做為大武森雞飼料來源之一。

循環經濟:結合紅藜與香菇,製作紅藜桿太空包

小米、紅藜、大武森雞、山當歸等,這些產品為大武部落建構自給自足的生活環境,但是還有什麼東西是大武部落能發展的重點。從循環經濟作為出發點,考量到山上環境適合養菇,因此結合紅藜與香菇發展出適合部落環境的紅藜桿太空包。

屏科大陳美惠老師表示,霧台鄉過去也曾是香菇產地,但因段木來源日漸減少而式微,她與相關領域專家屏科大農園系王均俐老師討論,如何製作適合大武部落的太空包,想到部落最常種植的為小米、紅藜等作物,因此選出以在地作物紅藜收成後的莖桿,取代木屑作為介質來源,經過兩年研發,才做出獨特的紅藜桿太空包。部落紅藜收成後,遺留下的廢棄紅藜桿透過專業技術製成菇包後,可進行蕈菇栽培,蕈菇收成後這些介質也可以回歸田間成為肥料,是循環經濟最佳示範。

陳美惠強調:「不管怎樣發展都要保護生態,希望把部落產業發展得更有價值。」在部落原有產業上,引入外在資源,透過專業者跨領域、產官學跨界合作,大武森雞、山當歸、紅藜桿太空包養菇成為大武部落新的經濟支柱。加上以部落自然人文為基礎所發展的生態旅遊串聯,具體實踐產業六級化的「部落的里山新經濟」,也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重建之路。

林務局長林華慶表示,希望可以把大武部落的經驗推展到其他原鄉部落,運用在的智慧與文化,兼顧生態與生計是現在的重要議題。


大武部落重建 土雞、雞蛋供不應求

稿源:2017-12-04/聯合報/董俞佳

跨領域、產官學合作,讓八八風災後的受災部落,得以自立站起,重回部落找回土地、文化,並且發展能永續經營的經濟模式;在公部門與學術單位共同協助之下,屏東縣霧台鄉大武部落的原住民透過復育保種小米、養殖本土紅羽土雞、發展傳統山當歸、利用紅藜桿太空包養菇等方式,實現國際趨勢「里山新經濟」。

屏東縣霧台鄉大武部落是八八風災後,第一個重回土地的部落,族人回想,返鄉之路路迢迢,回到家園之後,還要面對,「接下來如何生活?」的實際問題;過去八年,在屏科大森林副教授陳美惠、中興大學動科系系主任陳志峰、屏科大名譽教授王均琍等人,與林務局的協助之下,開始養殖紅羽土雞、太空包菌菇、在地小米、山當歸等,找回部落新經濟。

林務局長林華慶表示,在發展的過程中,也確保了當地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在陳美惠教授等人的長期陪伴之下,大武部落沒有被擊倒,而是回到部落發展里山新經濟,林務局也希望這種模式未來可以推展到其他原鄉部落,讓原民可以重新找回過去跟山林之間的親密關係。

霧台鄉鄉長杜正吉表示,霧台現在正在規畫設置人文自然景觀區,發展林下經濟,在陳美惠的指導之下,他們知道「拿和不拿都會有財富」,像是發展部落深度旅遊等等,有很多的路可以走,他也說到,透過交流,也改善原民與林管單位之間的緊張關係,彼此能共同改善,他也現場拋出請求希望農委會可以協助修復農路。

陳美惠表示,雖然大武部落遭受到了嚴重的天災,但是部落族人的力量並沒有被摧毀,靠著部落自立、大學與民間組織還有政府這三個重要鐵三角力量,建立出完整的產銷模式,原民可以自產自銷,還建立自有品牌。

大武部落就地重建協會執行長彭玉花表示,現在部落大約有70多人,土雞每個月約可以賣出100至150隻,也有養殖蛋雞,每天約能產蛋40多顆,因消費者喜歡,幾乎供不應求,部落也有發展網路訂購,未來希望可以有更多部落族人回來,共同發展。
【農傳媒】小米、紅藜是部落傳統作物,部落自行復育保種的小米達到21種品系。(攝影/汪文豪)

【農傳媒】小米、紅藜是部落傳統作物,部落自行復育保種的小米達到21種品系。(攝影/汪文豪)

【農傳媒】以在地作物紅藜收成後的莖桿,取代木屑作為介質來源,研發獨特的紅藜桿太空包。

【農傳媒】以在地作物紅藜收成後的莖桿,取代木屑作為介質來源,研發獨特的紅藜桿太空包。

【聯合報】大武部落養殖紅羽土雞。圖/中興大學動科系系主任陳志峰提供

【聯合報】大武部落養殖紅羽土雞。圖/中興大學動科系系主任陳志峰提供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