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學生投稿】三年前後的柯文哲

更新時間:2018-01-15 11:12:05 / 張貼時間:2018-01-15 11:04:30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152
稿源:2018-01-15/自由時報/陳財能/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博士生

跳脫藍綠≠價值真空

蔣經國死去的第三十年,同一天、不同場合有「江南案」的《汪希苓回憶錄》及「刺蔣案」的《鄭自才回憶錄》分別發表。柯文哲務實地選擇在《汪希苓回憶錄》的場合上,再度推崇蔣經國。因為務實,所以有意。因此,不管柯到底是為了連任市長選舉,或是為了堅持理念,還是為了好朋友站台,其實,都已清楚顯露柯文哲的歷史觀與民主價值觀。

近代實證史論的肇建者─德國史學家Leopold von Ranke認為,歷史乃是真實呈現具體的人事,須掌握歷史人物才能說明完整的故事。從歷史敘事的主體而言,偏頗的史觀,會產生不實的評價。柯文哲「倒果為因,對錯折合」的論調與行為,其實正是反映過去三十年,「蔣家獨裁統治的完整故事尚未被真實呈現」、台灣主體歷史一直陷在中國國民黨所架構及教育的史觀中,及轉型正義的實踐意義被守舊政客與媒體塑造、混雜成「藍綠惡鬥」等政治紛亂現象所掩蓋。由此觀之,自然能理解為何柯文哲、宋楚瑜、白狼、黃安與馬英九等人都既「尊蔣」又可以接受習近平「兩岸一家親」的中國民族史觀。顯見,他們都是同一類人。

三年前,在民進黨及支持者的擁護下當選台北市長的柯文哲,三年後,與蔣經國的特務爪牙汪希苓、陳虎門及黑道白狼等人,同堂齊聲歌頌獨裁者蔣經國為台灣民主的推手。三年來,柯文哲利用「藍綠惡鬥」的史觀矛盾,成為「超越藍綠」的高人氣網紅政客。然而,這種既要民進黨的支持,又要堅持獨裁體制史觀,來魅惑國民黨選民的權謀,不僅將深化台灣民主發展困境,更混雜了台灣歷史主體的記憶。

三年前,針對柯文哲「蔣經國晚年功大於過」、「是政治典範」的發言,臺灣守護民主平台、台灣人權促進會、澄社等公民團體除了聲明強調「跳脫藍綠並不等於價值真空」外,更要求柯文哲收回「反民主」發言並公開道歉,也點名民進黨應公開表態是否支持柯文哲的歷史觀與民主觀。三年後,柯不僅依然故我,還變本加厲。柯文哲與台灣主體史觀截然對立,不只令人齒寒,更讓台灣人火大,民進黨還要繼續挺下去嗎?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