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興大植物教學醫院年後開張,為作物土壤抓病灶

【媒體報導】興大植物教學醫院年後開張,為作物土壤抓病灶

更新時間:2018-01-19 11:44:22 / 張貼時間:2018-01-19 10:54:51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農傳媒
3,934
稿源:2018-1-18/農傳媒/林慧貞

感冒生病要看醫生,那農作物生病要找誰呢?

孕育出無數農業人才的國立中興大學,可望在農曆年後成立全臺第一所植物教學醫院,融合校內植物病理系、昆蟲系、土壤科學系⋯⋯等不同專業,仿照人醫,設立專屬植物的急診、內科、外科,除了幫生病植物開藥單,還提供到場醫療服務,為農民分析土壤、氣候條件,提出改善建議,從根本幫植物強筋健骨。


專業診斷,治標也治本
「一般醫院有內科、外科、急診、營養科等等,植物的內科就是植病系,土壤環境科學系則是營養科!」中興大學植物教學醫院的統籌者楊秋忠,用逗趣的概念形容,農作物就跟人一樣,會生病、死亡,但現在的治療方法多半是噴農藥,缺少整體病因診斷,植物教學醫院就是要提供完整的診療服務,治標也治本。

中興大學是臺灣農業人才重要搖籃,設有農藝系、植病系、昆蟲系、土壤環境科學系等10多個農業專門科系,土壤環境科學系教授楊秋忠是中興大學首位以農業成就,獲選為中研院院士的學者,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院長陳樹群一直希望仿照醫學院制度,成立植物教學醫院,身為院士的楊秋忠義不容辭接下這個任務。

楊秋忠表示,植物教學醫院將設在中興大學內的農業環境科學大樓一樓,整合中興大學專業師資,仿照一般醫院分科,例如蟲害、病害、土壤診斷,完全對外開放,民眾可以帶著生病的植物來掛號,若不清楚是哪種病、應該看哪一科,門診服務人員也會給予初步建議。

楊秋忠研究領域是土壤,三天兩頭就往外跑,他發現,坊間許多農民和農藥行,不了解植物生病原因,只是一味用農藥抑制病癥,無法真正根除。

他解釋,植物生病有很多因素,除了表面上的病蟲害,還有很大比例是土壤管理不良、施肥錯誤造成的生理病,例如土壤酸化,番茄皮長得不好,容易水傷,底部爛掉、長菌,此時只要適時在土壤補充鈣,情況就能大大改善。「就像人的慢性病、高血壓,吃藥只能抑制,多運動、按摩才能改善。」

「醫植物比醫嬰兒還難」,植醫更需要第一線經驗
除了服務農民,植物醫院另一個重要功能是培訓人才。

農委會10多年前就和多所大學合作,推動植物醫師制度,希望透過專業的診療,取代現在由農藥行逕行派藥的慣習,不過成效有限,許多農民反應植物醫師理論強,但沒有實務經驗。

楊秋忠對此也十分感嘆,「土壤系畢業的學生,不一定會施肥。」他表示,現在大學課程缺乏實務訓練,但許多農業知識來自田間第一線,「而且你問植物為什麼生病,它不會理你。」醫植物比醫嬰兒還要難,更需要實務經驗才能立即判斷病因,取得農民信任,希望植物教學醫院成為學生重要的實習空間,培養和農民溝通的能力。

為植物醫師制度建立實務標準
植物教學醫院的概念,其實早在農委會去年底提出的《植物醫師法》草案就可見端倪,法條載明植物醫師可在「植物診療機構」執業,不過楊秋忠說,臺灣至今沒人提出植物診療機構是什麼、需要什麼基礎設施、如何收費、運作等等,中興大學作為臺灣農業先驅,希望提供自身經驗供政府參考。

中興大學植物教學醫院初期仍以作物病蟲害為核心,漸漸擴大到土壤、氣候、環境診斷,逐步建構成完善的植物醫療中心,再將相關經驗提供給東南亞國家,協助東南亞臺商開拓農場。

楊秋忠建議,北中南東都應該有一個植物教學醫院,才能提供更多診斷服務,培養足夠人才,不僅照顧植物健康,也把關人的健康。
土壤環境科學系教授楊秋忠是中興大學首位以農業成就,獲選為中研院院士的學者,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院長陳樹群一直希望仿照醫學院制度,成立植物教學醫院,身為院士的楊秋忠義不容辭接下這個任務。

土壤環境科學系教授楊秋忠是中興大學首位以農業成就,獲選為中研院院士的學者,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院長陳樹群一直希望仿照醫學院制度,成立植物教學醫院,身為院士的楊秋忠義不容辭接下這個任務。

未來民眾可以帶著生病的植物來掛號,甚至提供到場醫療服務,為農民分析土壤、氣候條件,提出改善建議。(攝影/郭琇真)

未來民眾可以帶著生病的植物來掛號,甚至提供到場醫療服務,為農民分析土壤、氣候條件,提出改善建議。(攝影/郭琇真)

楊秋忠認為,土壤專業系所的學生必須要有更多實務經驗,才能立即判斷病因,取得農民信任。(攝影/郭琇真)

楊秋忠認為,土壤專業系所的學生必須要有更多實務經驗,才能立即判斷病因,取得農民信任。(攝影/郭琇真)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