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學者評論】「捏造敵人」的美國

更新時間:2018-02-05 15:34:36 / 張貼時間:2018-02-05 15:33:15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中國時報
1,975
稿源:2018-02-04/中國時報/蔡東杰/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哈佛大學教授杭廷頓在1993年開啟了「文明衝突」議題,除聲稱「一個以文明為基礎的世界秩序正在出現」外,並預言「介於不同文明之間的斷層線正成為下一階段全球政治衝突的核心地帶」;且不論此言一出,隨即在思想界引爆激烈論戰,至少在2001年911事件乃至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後,不僅相關論點再度引發關注,批判聲浪亦持續湧現。

其中,法國哲學家克黑朋特別指出,杭廷頓的說法所以受到關注,甚至具有一定的邏輯吸引力,主要源自目前歷史哲學與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兩個視角,亦即製造恐懼與製造敵人的文化。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出自強勢國家之口,但其思路與屈居劣勢的恐怖分子如出一轍,他們非但都費盡心思捏造敵人,更試圖引導大家:所謂敵人並非是特殊情境或形勢下的產物,而是他們「本質上」就是「我們的」敵人。

遠的不提,就將焦點鎖定在二戰結束之後吧。即便美、蘇雙方綜合國力遠遠不對稱,甚至美國在1945~49年間還一度壟斷原子彈與遠程投射技術,美國仍在第一時間便將蘇聯鎖定為「勢將威脅世界和平的敵人」,並隨即對其發起全球性圍堵,冷戰亦由此啟動。其後,隨著局勢轉變且蘇聯窘態畢露,早自冷戰後期起,美國便開始尋找所謂敵人的「接班人」,例如1980年代一度被宣傳為「可能買下美國」的日本,以及1990年代因深化整合以致總體經濟能量逼近美國的歐盟,都曾被鎖定,不過,由於分別陷入泡沫陰霾與整合瓶頸,日本與歐盟很快便失去被視為敵人的正當性。

接下來登場的,便是自新世紀以來持續崛起態勢的中國。

小布希在2001年上台伊始,便一改柯林頓時期的夥伴政策,隨即公開聲稱中國為其「戰略競爭者」,雖在伊拉克戰爭泥沼壓力下,華府自2005年後被迫將北京角色修正為「利益攸關者」,面對2009年由歐巴馬揭櫫的「重返亞洲」政策,明顯可見,對華政策仍為重中之重,更別提2012年後所謂「再平衡」戰略,目的其實就在隱性圍堵中國。

由此可知,即便政黨輪替,美國的戰略思考並未因此產生根本改變。至於川普於2017年就職後,更隨即在其第一份國安報告中「繼承」了這個論點,全文共33次提及中國,直指其(包括俄羅斯在內)為「修正主義強權」與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

歷經3任總統與2次政黨輪替,看來美國視中國為「敵人」確然無疑。問題是,回到前面提到的邏輯爭辯,究竟中國真的是美國的敵人?抑或美國真的需要中國這個敵人呢?

關於這一點,就留待各位自己來想想了。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