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評論】夏日電力走鋼索 運用新科技配電
更新時間:2018-06-12 14:03:52 /
張貼時間:2018-06-12 14:02:16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聯合報
1,185
稿源:2018-05-27/聯合報/許志義/中興大學大數據中心主任、台電獨董(台中市)
六月未至,五月廿七日大台北氣溫竟飆高至卅八點二度,破一二二年紀錄!炎熱促使空調用電量急遽攀升,發電廠火力全開下,造成老舊機組破管跳機事件頻傳,供電備轉容量五月份迄今已逾十天降至低於六%的供電警戒橘色燈號。
值得注意的,五月份迄今全台饋線跳脫多次造成許多地區停電,甚至波及松山機場、三軍醫院、科學園區等重要用電設施,引發各界關注是否面臨有史以來最嚴峻的缺電危機?
台電澄清「電力饋線事故停電,並非備用容量不足所導致的限電」。前者是配電設施發生狀況,如強風地震、雷擊鹽害的自然破壞之外,也包括道路施工挖斷電纜,以及設備劣化失靈等,均會導致「電力供應斷鏈」。在此情況下,即便電源充足也無電可用。
後者則是發電設備容量不足,導致電源供不應求,通常發生在用電尖峰時段,台電會實施分區輪流限電。
台電過去十年間從未因發電容量不足而造成分區輪流限電。去年八月十五日的大規模限電,係因中油輸氣管線故障,並非電源不足所致。史上最嚴峻的備轉容量一點六四%發生在一○四年五月卅一日,當天亦安全過關!
平心而論,消費者應該為第一線調度電力、維護電廠與系統正常運轉的台電眾多員工們給予掌聲。打個比方,就像服務業能使設備利用率高達九十八點三六%(僅一點六四%剩餘容量),而顧客盈門不用排隊等候,可說是供需均衡,各方皆大歡喜。
但是電力公用事業畢竟不同於一般服務業,不可如此冒險!餐廳爆滿,消費者可排隊等候或另找其他食堂。電力系統若供不應求,必然立刻缺電,其造成的社會成本遠大於多一點備轉容量的閒置成本。
相對而言,一○六年台電配電系統事故共一四九九一件,高於一○五年一四三九七件;上述事故一○六年平均每戶停電時間與平均事故停電時間分別為十六點四四與四點零九分鐘,高於一○五年的十五點八六與三點六四分鐘,顯有改善空間。畢竟用戶的角度,不論是發電端或是配電端,一樣叫停電!
具體言之,台電應該調整傳統上「重電源、輕網路」的思維。尤其配電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越來越高,先進國家電業投資重點已轉移到區域配電系統,以吸納更多的分散型發電。台電除了積極投資配電智慧化,以設備物聯網即時同步監測外,亦應藉由大數據落實「預測性維修」,逐步取代目前無法預知的「臨時性維修」,藉新科技降低配電系統事故發生。
台電更宜強化「同理心」顧客服務思維,除力求減少配電系統事故發生之外,更應加速布建智慧電表與電網,推廣智慧社區節能減碳與分散型發電系統,同時提供更多元之創新營運模式與電價誘因,鼓勵聚合商協助用戶減少尖峰用電,亦可同步降低發電端電源不足的缺電風險,共創用戶、聚合商、台電、社會多贏局面!
六月未至,五月廿七日大台北氣溫竟飆高至卅八點二度,破一二二年紀錄!炎熱促使空調用電量急遽攀升,發電廠火力全開下,造成老舊機組破管跳機事件頻傳,供電備轉容量五月份迄今已逾十天降至低於六%的供電警戒橘色燈號。
值得注意的,五月份迄今全台饋線跳脫多次造成許多地區停電,甚至波及松山機場、三軍醫院、科學園區等重要用電設施,引發各界關注是否面臨有史以來最嚴峻的缺電危機?
台電澄清「電力饋線事故停電,並非備用容量不足所導致的限電」。前者是配電設施發生狀況,如強風地震、雷擊鹽害的自然破壞之外,也包括道路施工挖斷電纜,以及設備劣化失靈等,均會導致「電力供應斷鏈」。在此情況下,即便電源充足也無電可用。
後者則是發電設備容量不足,導致電源供不應求,通常發生在用電尖峰時段,台電會實施分區輪流限電。
台電過去十年間從未因發電容量不足而造成分區輪流限電。去年八月十五日的大規模限電,係因中油輸氣管線故障,並非電源不足所致。史上最嚴峻的備轉容量一點六四%發生在一○四年五月卅一日,當天亦安全過關!
平心而論,消費者應該為第一線調度電力、維護電廠與系統正常運轉的台電眾多員工們給予掌聲。打個比方,就像服務業能使設備利用率高達九十八點三六%(僅一點六四%剩餘容量),而顧客盈門不用排隊等候,可說是供需均衡,各方皆大歡喜。
但是電力公用事業畢竟不同於一般服務業,不可如此冒險!餐廳爆滿,消費者可排隊等候或另找其他食堂。電力系統若供不應求,必然立刻缺電,其造成的社會成本遠大於多一點備轉容量的閒置成本。
相對而言,一○六年台電配電系統事故共一四九九一件,高於一○五年一四三九七件;上述事故一○六年平均每戶停電時間與平均事故停電時間分別為十六點四四與四點零九分鐘,高於一○五年的十五點八六與三點六四分鐘,顯有改善空間。畢竟用戶的角度,不論是發電端或是配電端,一樣叫停電!
具體言之,台電應該調整傳統上「重電源、輕網路」的思維。尤其配電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越來越高,先進國家電業投資重點已轉移到區域配電系統,以吸納更多的分散型發電。台電除了積極投資配電智慧化,以設備物聯網即時同步監測外,亦應藉由大數據落實「預測性維修」,逐步取代目前無法預知的「臨時性維修」,藉新科技降低配電系統事故發生。
台電更宜強化「同理心」顧客服務思維,除力求減少配電系統事故發生之外,更應加速布建智慧電表與電網,推廣智慧社區節能減碳與分散型發電系統,同時提供更多元之創新營運模式與電價誘因,鼓勵聚合商協助用戶減少尖峰用電,亦可同步降低發電端電源不足的缺電風險,共創用戶、聚合商、台電、社會多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