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台灣原生保種五年有成 月桃撫育讓部落重燃生機

【媒體報導】台灣原生保種五年有成 月桃撫育讓部落重燃生機

更新時間:2018-11-01 15:12:00 / 張貼時間:2018-11-01 15:07:47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遠見雜誌
1,846
稿源:2018-10/遠見雜誌/林鳳琪

一株不起眼的台灣原生種植物—月桃,卻讓百億身家老闆、知名植物學家,以及返鄉謀生的部落遊子,三個不同世界,本該毫無交集的人,串連在一起,同為植物保種奮戰。

8月中旬某個週末,位於偏遠南投縣仁愛鄉山區的中興大學實驗林場蕙蓀林場,一群來自生技、產業、學術、醫藥等領域的神祕大老陸續現身,包括近來鮮少露面的永豐餘集團前董事長何壽川、生技業大老前中研院長翁啟惠,中興大學現任與前任校長薛富聖、蕭介夫,衛福部中醫藥研究所所長張芳榮等人。

這些平日裡鮮少露面的大老們不辭路程遙遠,一早紛紛驅車來到南投深山,為的就是要親眼瞧瞧一座歷時五年,耗資2500萬元打造的台灣原生食藥用植物保種中心。

這是由何壽川與張杏如夫妻私人贊助下成立,雖比位於屏東、收藏3萬2000多種植物的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小很多,卻是全台唯一針對台灣原生食藥用植物收集、保種、研究與教育推廣的中心。

台灣有過紀錄的特有原生種食藥用植物約1200種,何壽川捐助的這個中心就已經收集到648種。

植物保種,到底跟你我有何關係?為何會吸引這麼多重量級人士關心?

從以下關鍵數字,可以一窺急迫性:過去40年,因全球暖化,地球已有近半數植物消失,學者們更紛紛示警,隨地球持續升溫,未來十年內,現存植物恐還有七成會大量減少、甚至消失。

暖化害滅種 飢荒恐成災

糧食,將首當其衝!原因是全球八成主要糧食集中於12種作物與5種動物,像是小麥、玉米、雞、豬等。人類為了經濟生產,馴化了這些物種,將難以對抗環境與氣候的巨變,這也讓植物保種與多樣化,變得更急迫。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兼榮譽院長李家維多年研究物種,語重心長呼籲,「沒人能清楚預知未來災難將有多嚴重,有研究說,2050年,全球將有1/4植物消失;21世紀有一半甚至2/3的植物滅絕。但無論哪個數字,都不是地球所能承受的,災難就在眼前,現況不容樂觀。」

幾日後,何壽川在台北辦公室,談起台灣原生種植物,難掩熱情。永豐餘集團多年來發展生技產品,何壽川本人對各種植物的知識,更是豐富,「你知道吃香蕉其實是要吐子的嗎?」「為什麼傳統菜粽、肉粽都要用月桃來包?它其實有很好的天然抗菌成分。」「台灣土肉桂有天然甜味,可取代糖,還能抗發炎……。」

外來種造林 險釀生態浩劫

經營與植物生態息息相關的造紙產業,何壽川很早便發現原生種植物對於生態的重要。他自承許多年前一個決定,險些釀成生態憾事,讓他至今難忘。

那是1980年代,政府為鼓勵經濟造林,引進中南美洲樹型高大、成長快速的銀合歡。當時,何壽川與中華紙漿總經理也興沖沖跑去東部栽種,未料,大面積栽種後生態竟出了問題。

「銀合歡竟引來大量木蝨蟲,這現象,讓森林專家研究很久,三年後,才找出天敵瓢蟲來平衡。」「很抱歉!當時知識不足……」「這個經驗,我們學到,引進外來種,真的要非常謹慎。」

但是,何壽川又為何會支持中興大學的保種中心呢?這得從2002年的一次機緣說起。當時他與現任中興大學副校長黃振文同赴哈爾濱考察,無意中看到馬糞中的植物纖維,靈機一動想起可模擬牛、馬胃裡的酵素來做生物製漿,以取代傳統木漿得添加化學藥劑的汙染問題。

兩人偶然的發現,也開啟了中興大學與永豐集團的多年合作,成功開發出農業廢棄物秸稈造紙的技術,洗刷造紙業環境殺手汙名。

2012年何壽川得知中興大學曾彥學教授的植物保種計畫,二話不說,便自掏腰包贊助2500萬元。

何壽川笑說:「曾教授是很文靜的人,但只要一說起植物保種,就跟機關槍一樣,停不下來,足見他的熱情。」

首部曲〉全台走透 集種保育

去過蕙蓀林場的人都知道,那裡有條知名的月桃巷,是曾彥學一手打造,栽種了18種台灣原生特有種月桃,是他耗時20餘年收集而來。歐氏月桃與蘇氏月桃,更是他發現並命名的新品種。

「古人以豆蔻年華形容少女,豆蔻就是月桃,」在曾彥學口中,每株月桃都有動人故事,他時而吟詩,時而變身解說員,「月桃利用價值很高,除了觀賞,葉子能編織、包粽子,果實還能做成仁丹,像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口味兒,就是月桃果實做成。」

別小看惠蓀農場這一片原生植物,很多都是新採集、撫育的成果。曾彥學舉例,烏來杜鵑原產於翡翠水庫,但水庫蓋好後, 一度不見蹤跡,採集過程遍尋不著的絕望沮喪常有,也常有絕處逢生的意外驚喜。

二部曲〉天生有用 保種開發

鎖定為食藥用植物中心,收集保種、並研究成分,運用至食品或藥品,進一步教育推廣更是本計畫的核心目標。研發成分由中興大學創新產業院長王升陽負責,五年來成果非凡。好比說,月桃可抗菌、保濕,土肉桂可抗發炎、降血脂,還能解酒;薔薇科的金櫻子可強腎等。

研究有了成果,就由中興大學技轉。例如月桃已開發出月桃啤酒、面膜、活力養生飲等產品。華陀益生產品研發經理林俐吟觀察,自從食安事件後,消費者更重視飲食來源,跟中興大學合作的產品接受度都很高,也有不少國外客戶很感興趣,希望能夠引進。

近年來台灣推動地方創生,希望帶動偏鄉的產業與文化,這個保種中心也發揮了這種功能。

曾彥學說,附近都是原住民部落,包括眉原、清流與中原,未來部落還可以是栽種據點。

三部曲〉部落創生 廢耕山林燃希望

去年曾彥學請團隊中的邱清安博士與林場場長郭進益等人,花了一番功夫到部落去說服,終於才讓月桃成功落腳眉原部落撫育。

來到眉原部落,60歲的何金生跨上老爺摩托車,沿著滿是碎石的陡坡,一路「跳躍著」前行。這條顛簸的坡路,他走了大半輩子,再熟悉不過,卻仍繃緊神經,就怕稍一不慎,被深埋草叢裡的礫岩絆倒,翻落山谷。

來到他年初剛種下的月桃田,何金生邊走邊拔除兩旁雜草,沿著山坡往下望,是他出生、成長、離開又回來的家鄉—南投仁愛鄉眉原部落。

他說,這裡是泰雅族原住民保留地,日本時期曾是南投重要的水稻產區,「我們父執輩大多種稻。」

何金生還記得,彼時,每逢秋收時節,部落裡一畝畝的田,搖曳著金黃稻浪,好不美麗;但曾幾何時,稻梗不再結穗了,田裡滿是雜草,部落謀生不易,部落的年輕人也一個個離開了。

何金生也跟所有部落的男子一樣,高中就離開部落,想盡辦法替自己找了個鐵飯碗,考入軍校,吃了好幾年公家飯,40多歲退休後,他想起部落裡的老媽媽,以及家鄉那片美麗的山林,於是返鄉。

剛返鄉時,他也試著種了300株時下正夯的台灣檸檬,沒想到,隔年馬上遇上乾旱,大半枯死了。

何金生一度很徬徨。他不甘良田荒廢;但耕種,又擔心血本無歸。很多部落老人家,把土地租給外地人種生薑,但「生薑很傷土地,種一次,三年種不活其他作物。」

直到有一天,邱清安與郭進益,帶著月桃啤酒、月桃面膜等產品來找他,希望部落能提供廢耕土地種植月桃,「我一聽,實在太高興了!」「有人出錢雇用工人幫我除草,讓部落族人有收入,我的土地也不會荒廢,多好!我無償提供土地給他們。」

相較等其他經濟作物,月桃耐旱,照顧起來更容易,「去年暖冬,南投日月潭的湖水只剩一半……」何金生攀上陡峭山坡耕地,只見從中興林場移植來的月桃,一株株挺拔著枝幹朝向陽光,他邊拔掉旁邊的草邊說,「換做其他作物,可能熬不過這次暖冬。」

「其實,月桃我們小時候常見,老一輩還會拿來編織成置物籃。聽教授們說,除了做成食品,月桃還有很多功效,」何金生悠悠說著,月桃或許能達到守護家園的目的。

走完第一個五年,台灣原生食藥用植物保種中心還會有更多值得期待的發現。

台灣原生種食藥用植物保種教育中心

成立時間:2012年

團隊:中興大學教授黃振文、曾彥學、王升陽、邱清安、郭進益等人

成果:收集全台逾648種台灣特有種食藥用植物,已開發出月桃啤酒、面膜、機能飲等相關產品。
台灣原生保種五年有成 月桃撫育讓部落重燃生機

台灣原生保種五年有成 月桃撫育讓部落重燃生機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