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學界發起聯署 說支持非核減煤原因

【媒體報導】學界發起聯署 說支持非核減煤原因

更新時間:2018-11-20 08:58:18 / 張貼時間:2018-11-16 09:20:19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聯合報
1,673
稿源:2018-11-16/聯合報/彭宣雅

今天學界部分教授發起連署,表示堅定「非核減煤」、邁向核能轉型,並表達反對公投「以核養綠」的論點,從11月初開始發起連署後,有559位各界學者支持。「公投16案、我們不同意。」學界今天召開記者會表達立場。

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邱花妹表示,反核人士長期被認為不科學,或貼上黨派標籤,但實際上,人員技術的運用無法置外於社會,能源產置到後端的處理,為了下一代的未來,要面對全球能源與生產消費轉型,若要把台灣依賴核電煤電的舊思維,無法提升台灣面對氣候變遷、能源轉型、空汙治理的能力。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表示,他調查台灣活動斷層20年,他有必要提供正確的訊息給民眾,他說,核一核二核三都位於活動斷層內,核電廠是否適宜營運,牽扯經濟效益、環境汙染、核安等問題,因應每個國家的環境、人民有不同選擇和不同決定,但核安不可討價還價,他以美國為例,美國50多座核電廠,位置都在地質危害比較少的地方,僅有加州兩座在地質危害較高的位置,若加州要再蓋,也必須在活動斷層8公里以外的位置;但相對台灣的核電廠,距離活動斷層都才2、3公里。

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鄭雅文表示,台灣對於職業病的相當漠視,核電產業中有大批臨時工,但他們的健康狀況,並沒有被評估。台灣核電廠也透過外包的方式,從事高風險的作業,不僅人力運用彈性,當暴露超標時,只要再換另一批臨時工即可;她也說,曾有一位蘭嶼核廢料的外包工罹患血癌過世,年僅40歲。

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莊秉潔表示,美國地大物博,也許還有核能的發展攻堅,台灣地小人稠,發生問題不僅只是死亡,還有棲地的喪失,他表示,曾經模擬福島311事件,若發生在核四廠,若以福島20公里為永久搬離區,若發生在台灣核四,基隆會有51%土地、新北48%、台北38%、桃園30%、宜蘭18%的土地為永久搬離區,我們不能承受一次這樣的核災。

環團呼籲民眾公投投不同意票。 中央社

環團呼籲民眾公投投不同意票。 中央社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