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泰國天賜農場 盼成台灣技術設備示範點
更新時間:2019-05-20 10:06:50 /
張貼時間:2019-05-20 09:45:32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中央社
1,891
稿源:2019-5-19/中央社/呂欣憓/呵叻府
泰國東北部的呵叻府有個特別的農場,農場傳授有機作物的技術給周邊農民,再高價收購農作物上架到頂級超市。農場計畫引進台灣的蔬果和溫室技術,為台灣業者打開通路。
在駐泰代表處牽線下,中興大學國際產學聯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成員以及駐泰代表童振源14和15日拜訪天賜農場,希望繼10多年前的合作後,再度為台灣和天賜農場搭起合作橋梁。
位於中部和東北部交壤處的呵叻府,是泰國中部前往東北部的主要樞紐,就在呵叻府的一處丘陵地,兩名泰國人拉克娜(Luckana Naviroj)和阿南達(Ananta Dalodom)打造了占地150甲的天賜農場(Faprathan Farm)。
10多年前,這塊丘陵地上的農民只懂得種玉米、木薯和甘蔗等作物,但這些作物價格落差大。曾經是農業部官員的阿南達,希望幫助這裡的農民有更好的收入和生活,因此開始在農場內技術指導農民用有機栽培方式,種植高經濟作物如各式水果、咖啡、蔬菜、花卉等。
阿南達和台灣關係深厚,具有農業專業的他,和台灣有無數次的經驗交流。1969年首次造訪台灣後,阿南達已經到訪台灣數十次,也曾帶領泰國農民到台灣交流。在他眼中,台灣有很好的農業技術和市場行銷,他希望創造台泰雙方合作的機會。
2008年,天賜農場和台灣宜蘭的花農以及台灣的設計公司合作,引進台灣花卉技術,在2009年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花卉展覽。到今天,天賜農場約有10%的面積做為觀光花園,90%的面積種植農作物。農場內還有養雞場,用有機方式飼養聽佛經的雞,生出來的蛋品質和產量都相當穩定。
不過觀光花園有季節限制,旺季在年底的10月到隔年1月,因此農場主要收入來自於農作物。天賜農場自己種,也將技術轉移給周遭農民。目前和天賜農場合作的農民約有300多位,收成後,天賜農場再以最高價收購,直接上架到超市。
對阿南達和拉克娜來說,天賜農場不只是個農場,更像是個社會企業。阿南達說,2009年當地農民開始改種水果、咖啡、橡膠,證明了農民不需要更多土地,也能增加收入。
天賜農場這個從產地到餐桌的概念,來自於農場老闆拉克娜過去管理頂級超市通路的經驗。透過她的人脈和經驗,這些有機農作物能直接上架到Gourmet Market、Tops Market或Sook Siam等瞄準中高收入族群的超市,打上有機認證且產地直送的農產品,特別受到中高收入族群的歡迎。
天賜農場總經理張佑泰是台商第二代,儘管在泰國長大,但他對台灣有濃厚的情感,希望透過農場,為台灣盡點心力。他表示,台灣的溫室、育種、栽培技術,都是雙方可以合作的項目,由台灣技術培育出來的農產品收成後,直接進入頂級超市,可以讓更多在泰國的消費者吃到來自台灣的優良農產品。
他希望天賜農場能成為台灣技術和設備在泰國展示的示範農場,也希望未來可以在超商通路舉辦台灣食品展,讓消費者進而願意造訪天賜農場。
中興大學國際產學聯盟執行長徐新宏參觀農場後表示,交流可以分為技術和人力兩方面。中興大學在土壤改良、肥料施用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有很好的技術;人力交流方面,天賜農場有自己的訓練中心,中興大學可以派人協助訓練天賜農場的技術人員,也可以安排天賜農場的人到台灣受訓。
經過兩天交流,阿南達認為,可以先從引進台灣番茄品種開始。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蔬菜系主任王三太指出,台灣的新品種更甜、具抗病性、產量更高更穩定而且顏色多樣,未來除了把台灣番茄品種引到天賜農場試種,更希望擴大到有興趣的泰國農民,為台灣種苗業者打開通路。
泰國東北部的呵叻府有個特別的農場,農場傳授有機作物的技術給周邊農民,再高價收購農作物上架到頂級超市。農場計畫引進台灣的蔬果和溫室技術,為台灣業者打開通路。
在駐泰代表處牽線下,中興大學國際產學聯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成員以及駐泰代表童振源14和15日拜訪天賜農場,希望繼10多年前的合作後,再度為台灣和天賜農場搭起合作橋梁。
位於中部和東北部交壤處的呵叻府,是泰國中部前往東北部的主要樞紐,就在呵叻府的一處丘陵地,兩名泰國人拉克娜(Luckana Naviroj)和阿南達(Ananta Dalodom)打造了占地150甲的天賜農場(Faprathan Farm)。
10多年前,這塊丘陵地上的農民只懂得種玉米、木薯和甘蔗等作物,但這些作物價格落差大。曾經是農業部官員的阿南達,希望幫助這裡的農民有更好的收入和生活,因此開始在農場內技術指導農民用有機栽培方式,種植高經濟作物如各式水果、咖啡、蔬菜、花卉等。
阿南達和台灣關係深厚,具有農業專業的他,和台灣有無數次的經驗交流。1969年首次造訪台灣後,阿南達已經到訪台灣數十次,也曾帶領泰國農民到台灣交流。在他眼中,台灣有很好的農業技術和市場行銷,他希望創造台泰雙方合作的機會。
2008年,天賜農場和台灣宜蘭的花農以及台灣的設計公司合作,引進台灣花卉技術,在2009年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花卉展覽。到今天,天賜農場約有10%的面積做為觀光花園,90%的面積種植農作物。農場內還有養雞場,用有機方式飼養聽佛經的雞,生出來的蛋品質和產量都相當穩定。
不過觀光花園有季節限制,旺季在年底的10月到隔年1月,因此農場主要收入來自於農作物。天賜農場自己種,也將技術轉移給周遭農民。目前和天賜農場合作的農民約有300多位,收成後,天賜農場再以最高價收購,直接上架到超市。
對阿南達和拉克娜來說,天賜農場不只是個農場,更像是個社會企業。阿南達說,2009年當地農民開始改種水果、咖啡、橡膠,證明了農民不需要更多土地,也能增加收入。
天賜農場這個從產地到餐桌的概念,來自於農場老闆拉克娜過去管理頂級超市通路的經驗。透過她的人脈和經驗,這些有機農作物能直接上架到Gourmet Market、Tops Market或Sook Siam等瞄準中高收入族群的超市,打上有機認證且產地直送的農產品,特別受到中高收入族群的歡迎。
天賜農場總經理張佑泰是台商第二代,儘管在泰國長大,但他對台灣有濃厚的情感,希望透過農場,為台灣盡點心力。他表示,台灣的溫室、育種、栽培技術,都是雙方可以合作的項目,由台灣技術培育出來的農產品收成後,直接進入頂級超市,可以讓更多在泰國的消費者吃到來自台灣的優良農產品。
他希望天賜農場能成為台灣技術和設備在泰國展示的示範農場,也希望未來可以在超商通路舉辦台灣食品展,讓消費者進而願意造訪天賜農場。
中興大學國際產學聯盟執行長徐新宏參觀農場後表示,交流可以分為技術和人力兩方面。中興大學在土壤改良、肥料施用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有很好的技術;人力交流方面,天賜農場有自己的訓練中心,中興大學可以派人協助訓練天賜農場的技術人員,也可以安排天賜農場的人到台灣受訓。
經過兩天交流,阿南達認為,可以先從引進台灣番茄品種開始。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蔬菜系主任王三太指出,台灣的新品種更甜、具抗病性、產量更高更穩定而且顏色多樣,未來除了把台灣番茄品種引到天賜農場試種,更希望擴大到有興趣的泰國農民,為台灣種苗業者打開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