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組】921地震二十週年前夕 蕭耀華攝影展興大開展
更新時間:2019-09-20 14:44:46 /
張貼時間:2019-09-20 14:08:51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秘書室媒體公關組
2,579
今年為九二一地震二十週年,國立中興大學藝術中心9月20日至10月19日與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共同主辦「他們的故事—蕭耀華攝影展」,精選蕭耀華攝影師「交會」、「敘利亞難民」、「獅子山共和國」、「震殤之地」等系列作品。其中,「震殤之地」展出7場國內外大地震影像,冀能提醒大家見微知著,居安思危。
蕭耀華,人文攝影工作者,澳門出生,香港長大,求學臺灣,畢業於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系,因社團與攝影結緣,而後成為了他畢生的志業。曾服務於大地地理雜誌、經典雜誌,目前在慈濟月刊服務,超過30年的攝影資歷,走訪無數國家,有戰爭、有災難、有貧窮、當然也有剎那交會的人事物。其攝影作品多次榮獲「兩岸關係暨大陸新聞報導獎」、「卓越新聞獎」、「吳舜文新聞獎」等獎項,2019年更獲「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新聞攝影獎肯定。
此次展覽以照片搭配圖說及慈濟月刊專題報導,讓讀者雖處臺灣,卻如身歷其境,看見世界各地發生種種、歷史變遷,拓展國際觀,更加懂得包容、知足與感恩,願意伸出雙手幫助他人,達到「斯土斯物斯民盡是故鄉情」的願景。
1999年9月21日凌晨一點四十七分,超乎尋常的震動,震醒沉睡的臺灣,一夜之間,兩千四百多人罹難,房屋毀損超過十萬棟。二十年過去,這場地震已逐漸淡忘在許多人的記憶中,但大地的震動不會因為時間消彌,反而醞釀著更大的反撲。世界各地的震災,無不是種示現。
蕭攝影師特別規劃「震殤之地」專區,展出印度洋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尼泊爾大地震、東日本大震災、尼泊爾大地震、花蓮大地震等影像,以敏銳的新聞觸覺、判斷力及影像表達技術呈現當時畫面,提醒大家應見微知著,居安思危,串連起過去、現在與未來,深具潛移默化的教育價值。
主辦單位表示,蕭耀華攝影師透過鏡頭,將匆匆交集的瞬間,定格為永恆;在大千世界中,與萍水相逢人物的數語交談,化為文字敘述,頃刻不受時空限制,連結了觀者與作品間彼此不同的生命經驗,沒有是非對錯,沒有犀利、嚴肅的批判,卻能真摯、真實且直接地傳達情感,啟發觀者省思。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108.09.20(五)-10.19(六)
開放時間: 每日09:00-17:00(週六日照常開放,國定假日休館)
現場導覽:108.10.3(四)蕭耀華攝影師導覽
展覽地點: 國立中興大學藝術中心(圖書館7樓)
主辦單位: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興大藝術中心
可登錄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通識自主學習點數
蕭耀華,人文攝影工作者,澳門出生,香港長大,求學臺灣,畢業於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系,因社團與攝影結緣,而後成為了他畢生的志業。曾服務於大地地理雜誌、經典雜誌,目前在慈濟月刊服務,超過30年的攝影資歷,走訪無數國家,有戰爭、有災難、有貧窮、當然也有剎那交會的人事物。其攝影作品多次榮獲「兩岸關係暨大陸新聞報導獎」、「卓越新聞獎」、「吳舜文新聞獎」等獎項,2019年更獲「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新聞攝影獎肯定。
此次展覽以照片搭配圖說及慈濟月刊專題報導,讓讀者雖處臺灣,卻如身歷其境,看見世界各地發生種種、歷史變遷,拓展國際觀,更加懂得包容、知足與感恩,願意伸出雙手幫助他人,達到「斯土斯物斯民盡是故鄉情」的願景。
1999年9月21日凌晨一點四十七分,超乎尋常的震動,震醒沉睡的臺灣,一夜之間,兩千四百多人罹難,房屋毀損超過十萬棟。二十年過去,這場地震已逐漸淡忘在許多人的記憶中,但大地的震動不會因為時間消彌,反而醞釀著更大的反撲。世界各地的震災,無不是種示現。
蕭攝影師特別規劃「震殤之地」專區,展出印度洋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尼泊爾大地震、東日本大震災、尼泊爾大地震、花蓮大地震等影像,以敏銳的新聞觸覺、判斷力及影像表達技術呈現當時畫面,提醒大家應見微知著,居安思危,串連起過去、現在與未來,深具潛移默化的教育價值。
主辦單位表示,蕭耀華攝影師透過鏡頭,將匆匆交集的瞬間,定格為永恆;在大千世界中,與萍水相逢人物的數語交談,化為文字敘述,頃刻不受時空限制,連結了觀者與作品間彼此不同的生命經驗,沒有是非對錯,沒有犀利、嚴肅的批判,卻能真摯、真實且直接地傳達情感,啟發觀者省思。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108.09.20(五)-10.19(六)
開放時間: 每日09:00-17:00(週六日照常開放,國定假日休館)
現場導覽:108.10.3(四)蕭耀華攝影師導覽
展覽地點: 國立中興大學藝術中心(圖書館7樓)
主辦單位: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興大藝術中心
可登錄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通識自主學習點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