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媒體報導】學者:應直接補貼給農民

更新時間:2011-05-03 23:59:59 / 張貼時間:2011-05-03 23:59:59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3,050
 

 

   

【興新聞】 


 

學者:應直接補貼給農民

張貼.秘書室媒體公關組 2011/05/03 10:28:04   .

 

馬英九總統在上月二十四日到嘉義宣佈調高公糧收購價的前一週,米價相當平穩,根據農糧署的糧價統計,在十七日到二十三日間,白米平均零售價在三十六.八六到三十六.九五元間,但一宣布調高後,價格已上升到昨天的三十八.三四元,連帶也可帶動小吃等民生飲食物價。

農糧署估算米價恐漲至四十三元

農糧署也估算,如收購價提高每公斤三元,零售價格約反映四至五元,漲幅約一成四,未來米價恐漲至四十三元。事實上,九十七年曾調高公糧收購價,當年米價平均比前一年漲一成二。

米穀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理事長吳源昌表示,去年二期稻作歉收,加上一期稻作受到氣候因素影響,延後二十天收割,現正是青黃不接的時期,本來米價就會上漲,在農委會又決定釋出一萬公噸公糧後,昨天價格已趨穩,只要量足夠,就沒有問題。

屏東縣萬丹鄉農會總幹事陳明乾指,農委會提前調漲公糧收購價格,稻農會惜售,糧商會提高收購價格吸引稻農出售,稻穀價格好,農民自然受益。

實施對地補貼 農民才能真受惠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陳吉仲指出,農民無力曬穀、烘穀,並不是直接向政府繳交公糧,而是由糧商代為繳交公糧,提高的收購價,農民實際能拿多少?令人懷疑。農委會強調提高收購價能造福農民,必須要拿出證據,「現在有多少農民直接向政府繳交公糧」?

陳吉仲說,與其提高公糧收購價格,農委會應實施「對地補貼」,才能真正照顧農民,像是日本每分地補助六千日圓。如以這次提高的公糧收購價每公斤三元、計畫收購量二千公斤,若直接補貼給農民,每公頃種植稻作者可獲得六千元,如此可以吸收農民提高的成本,中間商也減少哄抬,米價也不會上漲,中低收入戶的消費性支出也可減少,這才是多贏的政策。

 


興.新.聞

  線.上.投.稿

興新聞的 Facebook 興新聞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