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愛我就不要靠近!」山羊、水鹿、獼猴,野生動物暗藏的人畜共通病原
更新時間:2020-01-30 15:53:32 /
張貼時間:2020-01-30 10:27:42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報導者
2,308
稿源:2020-1-23/報導者/文字 林慧貞/攝影 謝佩穎
2020年初,中國武漢「2019新型冠狀病毒」被證實可能人傳人,預防的疫苗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研發出來,全世界都擔憂重演2003年SARS大流行。「2019新型冠狀病毒」和SARS都屬於人畜共通的冠狀病毒,源頭多來自野生動物,人畜共通疾病,是21世紀最大威脅。
屏東科技大學指出,感染人類的1,400多種病原中,人畜共通傳染病佔了其中的61%,人類新興傳染病則有超過70%是接觸野生動物所導致。高山動物身上的硬蜱、病毒也曾有傳播萊姆病、恙蟲病給登山客的案例,悠遊山林時,人們須清楚劃出和野生動物的界線。
台東縣鹿野鄉延平林道上,一隻面貌蒼白的長鬃山羊,和20名登山客隔著一個彎對望,牠的身體滿是一點一點白色皮屑,遠遠看著像未融的雪。50公尺、30、10、5⋯⋯駝著沉重背包的人們愈走愈近,只消伸長手臂就能觸摸,本該拔腿狂奔、生性膽小的山羊居然一動也不動,直到每位好奇的登山客都按下快門離去,牠仍然愣愣地站在原地。
10月的延平林道當然不會下雪,登山客們充滿問號又略微興奮地討論著,平常遊走在懸崖峭壁上難得一見的山羊,為什麼一反常態,彷如被馴養的羊一樣溫順?「這隻山羊皮膚病很嚴重,看來活不了多久。」老經驗的布農族獵人老師一開口,便解答了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剝奪山羊飛簷走壁能力的皮膚病,源於一種叫「疥蘚蟎」的寄生蟲,染病後的羊會脫毛、身體和四肢皮膚龜裂,露出一塊一塊皮膚,就像隻「癩痢羊」。嚴重者會因疼痛而漸漸失去行動能力,邁向死亡。除了山羊,碰觸到病羊的人類也可能被寄生。2019年11月,嘉義阿里山豐山村附近的步道,居民發現一隻奄奄一息的長鬃山羊,這3年豐山村經常在山徑看到病羊,引發居民擔憂傳染疥癬蟎。
2007年,屏東科技大學團隊首次在高雄石山林道的長鬃山羊檢出疥癬蟎,隨後全台陸續出現通報案例。研究長鬃山羊數10年的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陳貞志指出,山羊身上的蟎有兩種,一種是吃表面毛皮屑的「食皮疥蘚蟎」,一種是會鑽到皮膚裡產卵、吸食細胞和組織液的「穿孔疥癬蟎」。其中穿孔疥癬蟎危害較大,曾造成阿爾卑斯山區岩羚羊超過80%死亡率。
人類雖然不是疥癬蟎主要宿主,但也可能經由接觸動物而被寄生。「根據被咬過的原住民說,全身奇癢無比,」陳貞志說,台灣較少發現人類被寄生的案例,多半是因接觸到染病山羊,由於實在太癢,患者經常忍不住去抓傷口,破皮後可能導致感染。
值得慶幸的是,疥癬蟎有宿主專一性,寄生在人類皮膚不會產卵,引發的症狀也不至於像山羊一樣嚴重,大約一週後就會死在皮膚上。
疥癬蟎感染的風險區雖然以獵人、山上住民居多,然而陳貞志發現,2012年前,疥癬蟎山羊的分佈區約在濁水溪以南到屏東霧台、花蓮木瓜溪以南到台東縣卑南鄉的達魯瑪克部落,但近年陸續有新的地方出現通報案例,例如在達魯瑪克南邊的台東金峰鄉大竹溪,似乎有擴散趨勢,對於野生山羊族群和人類會不會造成影響?仍須進一步研究。
2019年10月山林解禁後,林務局將81條林道全數開放,入山人數增多,和癩痢羊相遇的機會也可能增加,陳貞志呼籲民眾不要和野生動物互動,動物身上帶著人類沒有抗體的病毒或病原體,相對地,人類身上的病毒也可能對動物造成危害。
水鹿:親密接觸引來「八爪怪」,恐致萊姆病
另一個可愛中帶著可怕的動物是台灣水鹿。近年水鹿保育有成,在熱門的「能高安東軍」縱走路線上,經常可以看到登山客被鹿群包圍,和帳篷距離不到10公尺,晚上小便還得呼朋引伴壯膽,因為水鹿大軍正在一旁虎視眈眈,等著舔食人類的尿液,補充高山上不足的鹽分;太魯閣國家公園2019年調查也發現,草食性的水鹿會吃人類遺留的廚餘。
許多登山客為了留下水鹿優雅的身影,甚至帶鹽上山一路灑,吸引水鹿靠近,殊不知此舉已將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
長期研究水鹿生態的野聲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專案經理林宗以表示,鹿科動物有許多人畜共通的疾病,毛髮常有一些體外寄生蟲,如硬蜱等,會啃咬吸食人類血液,「在歐美鹿科動物毛髮上的這些寄生蟲,是引發『萊姆病』(Lyme disease)等病症的重要媒介,每年均有數百人因此感染,嚴重者會發生大關節病變甚或死亡。」
「萊姆病」是一種人畜共通疾病,由「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 burgdorferi)」引起,被山友俗稱吸血「八腳怪」的硬蜱是其中一個宿主,若被染有伯氏疏螺旋體的硬蜱叮咬,就可能被傳染,引發嘔吐、發燒,未及時治療則可能惡化成關節炎、心臟和神經病變,即便投以抗生素治療,也有部分患者持續感到疲倦、關節疼痛。美國許多影星都曾和「萊姆病」對抗多年,例如歌壇流行偶像小賈斯汀(Justin Drew Bieber)、艾薇兒(Avril Lavigne),都因罹患「萊姆病」一度消失在螢光幕前。
自2003年疾病管制署有統計資料以來,台灣感染萊姆病的案例共有16例,皆是在其他國家感染。
硬蜱引發SFTS,台灣2019年爆發首例
另一項值得注意的是,硬蜱還可能導致嚴重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2019年11月台灣出現首例,一名70多歲的男性因發燒、嘔吐就診,11月3日到院時已經意識不清,用了抗生素治療撿回一命。住院期間醫護人員一度懷疑是登革熱,後來才證實是台灣首例SFTS。
疾管署指出,SFTS感染者多數有發燒、噁心、嘔吐及食慾不振、血小板及白血球減少的情形;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這個疾病在中國、日本及南韓都有死亡病例,致死率約5%至15%,多發生在山區、丘陵。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病患發病前有到山區活動,應該是在野外遭蜱叮咬,但因到院時已經意識不清、插管治療,沒辦法確定感染地點。
SFTS主要病媒是「長角血蜱」、次要病媒是「微小扇頭蜱」。「長角血蜱」過去在台灣相當罕見,2017年大雪山的台灣黑熊曾被檢出3隻,然而中興大學、大仁科技大學、元培科技大學團隊2018年~2019年調查「台灣地區新興蜱媒傳染病與病媒蜱分布調查與風險評估」,採集台灣海拔500到1500公尺野生動物身上的蜱種 ,一口氣在台東太麻里4隻野生台灣水鹿身上,檢出99隻長角血蜱。雖然研究團隊沒有檢驗這些長角血蜱是否有帶原病毒,但報告中也提醒台灣的SFTS風險確定存在,且相對提高。
被咬別硬拔,殘留口器恐引發感染
執行此計畫的中興昆蟲系教授杜武俊表示,這個計畫總計在30多種動物身上採集超過7千隻以上的蜱體,採集的量很大,不可能每個都驗;且由於2018年以前台灣並無SFTS病毒的紀錄,因此僅以抽驗方式檢測部分蜱體是否攜帶病毒,未來會持續監測野外SFTS病媒。他也提醒民眾, 進行野外活動時不要接觸野生動物,也要留意草叢等戶外環境,因為蜱、螨等病媒,無論幼蟲、成蟲,要吸血前都會爬到草的尖端,等待動物或人走過去就有可能爬到身上吸血。
硬蜱的口器有倒鉤,會牢牢深入皮膚吸血,杜武俊表示,若被硬蜱咬到要小心輕拉,硬拔可能會留下口器在皮膚內,引發感染,拔下來的硬蜱保存好,就診時給醫生看,或者寄到衛生、疾管相關機關,確認是哪一種蟲、有無帶病毒。
疾管署則建議可用鑷子夾住硬蜱的口器小心摘除,避免口器斷裂殘留於體內,避免在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穿著長袖長褲,並將褲管塞進襪子或鞋子裡,也可在皮膚噴灑含敵避(diethyltoluamide,簡稱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液。
值得注意的是,中興大學報告中特別提到,海拔800公尺以上的國家公園步道與非步道,都可採集到蜱。雖然目前台灣還沒有硬蜱致死的案例,但林宗以提醒山友不能掉以輕心,為了保護自己安全及野生動物的健康,在野外遇到牠們時,「請彼此多留一些空間給對方,」避免讓野生動物接觸人為食物及過度接近野生動物,更絕不要餵食野生動物。
獼猴:疱疹B病毒,致死率達7成
在台灣山區,另一項風險極高的人畜共通傳染病,當屬致死率高達7成的「疱疹B病毒」。
玉山塔塔加的道路邊坡上,台灣獼猴或坐或躺,自在地抓背搔癢,三不五時向路過的遊客伸手討餅乾,有時甚至直接當起強盜,一把抓走掛在機車外的食物,這些猴子身上很可能帶著致命的病毒。根據屏科大調查,塔塔加獼猴高達47%身上帶有「疱疹B病毒」,若人類被感染的猴子抓傷、咬傷,在3天到3週的潛伏期後,會出現急性發燒、頭痛、水泡病灶、淋巴性腦脊髓液內細胞增多和不同型態的神經症狀等,如果沒有接受妥適的醫療,死亡率超過70%。
2013年塔塔加曾發生3隻大公猴搶食物,抓傷9個遊客的案例,高雄壽山、台北陽明山、台東東河等等,以及前往雪山途中的七卡山莊,也都有獼猴攻擊搶食的紀錄,雪山三六九山莊甚至有獼猴大膽跑進山屋偷食物,幸好至今台灣仍沒有傳出「疱疹B病毒」案例,但接連不斷的攻擊事件讓學者相當憂心。
獼猴並不是一開始就這麼愛吃人類食物,陳貞志長期研究人猴關係,他發現獼猴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都是源於人類餵食,「東河那邊有遊覽車直接載過去,拿著花生,整車的人下去餵。」聰明的獼猴嚐過甜頭,食髓知味,造成今天的狀況,人類有很大的責任。
深山裡較少和人接觸的獼猴,大多仍保有野性,不會主動與人靠近,然而若登山客增加,沒有適當處理好廚餘或食物,獼猴習慣後就「回不去了」。
建立野生動物病疫監測,登山客也做「公民科學家」
「台灣人對於生態的知識有待加強,因為我們從小和動物、和山的距離太遠,」陳貞志認為,許多人對野生動物觀念扭曲,不懂得如何相處,「歐美、日本等國家知道要照顧好野生動物族群,不是靠餵食,而是管理經營。」台灣需從教育體制著手,提升對山林認識,用健康的方式關心山林。
除了登山客自我管理,對於野生動物的疾病管理,也是政府鼓勵民眾向山走去時,應著手並行的基礎工程。
陳貞志表示,隨著人畜共通傳染病如禽流感、萊姆病的流行,國際上愈來愈注重「保育醫學」,提倡「一體健康」(One World One Health),唯有環境、動物、生態都健康,人類也才能健康。
動物的疾病監測有助於人們預先防範,陳貞志指出,動物的疾病監控應仿照人醫,分析患者曾去哪些地方、接觸了誰、活動的範圍有多大⋯⋯但台灣的監測網絡面臨尷尬的三不管地帶。舉例來說,發現動物死屍時,一般民眾大多優先通報地方防治單位,但是地方人力和經費有限,光是忙雞、豬、牛等經濟動物就忙不完,根本沒有心力調查野生動物;中央政府主管野生動物的是林務局,動物疫病則是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責任,然而防檢局主要心力也都放在經濟動物,兩局處經常說要合作監控野生動物疾病,「到最後就是沒有人做。」
陳貞志認為,台灣應該要建立一套通報系統,公開資料,讓所有要研究的人可以從中知道哪裡曾經發生案例,培養野生動物流行病學研究者,有系統地調查動物疾病。
保育醫學,要同時結合在地力量
靠政府力量還不夠,世界各國討論保育醫學時,都不忘結合在地居民。林錫輝是花蓮縣卓溪鄉黑熊巡守隊隊長,2019年10月,他在瓦拉米步道的登山口附近,看到一隻行為怪異的台灣黑熊,「牠一直在抓癢,胯下白白的,像是皮膚病。」一週後再度看到,脫皮範圍從跨下延伸到大腿,他馬上通報屏科大黑熊研究團隊,只可惜研究人員趕到前黑熊就跑了,至今仍不知道這隻黑熊得了什麼病。
在地的力量往往是研究人員上百上千倍,陳貞志說,每次只要有新的病例,幾乎都是在地人通報的,大部分的動物都不在一般步道上,只有熟悉當地環境和地形的人才會知道,保育醫學絕不能少了在地力量。
陳貞志預計今年(2020)和鄒族獵人合作監測動物數量和疾病,結合在地知識和科學語言;此外,山林解禁後,他認為也能善用登山客「公民科學家」的力量,在不干擾野生動物、顧好個人安全健康的情況下,教導登山客回報動物訊息,由民間一起來守護大自然的健康。
2020年初,中國武漢「2019新型冠狀病毒」被證實可能人傳人,預防的疫苗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研發出來,全世界都擔憂重演2003年SARS大流行。「2019新型冠狀病毒」和SARS都屬於人畜共通的冠狀病毒,源頭多來自野生動物,人畜共通疾病,是21世紀最大威脅。
屏東科技大學指出,感染人類的1,400多種病原中,人畜共通傳染病佔了其中的61%,人類新興傳染病則有超過70%是接觸野生動物所導致。高山動物身上的硬蜱、病毒也曾有傳播萊姆病、恙蟲病給登山客的案例,悠遊山林時,人們須清楚劃出和野生動物的界線。
台東縣鹿野鄉延平林道上,一隻面貌蒼白的長鬃山羊,和20名登山客隔著一個彎對望,牠的身體滿是一點一點白色皮屑,遠遠看著像未融的雪。50公尺、30、10、5⋯⋯駝著沉重背包的人們愈走愈近,只消伸長手臂就能觸摸,本該拔腿狂奔、生性膽小的山羊居然一動也不動,直到每位好奇的登山客都按下快門離去,牠仍然愣愣地站在原地。
10月的延平林道當然不會下雪,登山客們充滿問號又略微興奮地討論著,平常遊走在懸崖峭壁上難得一見的山羊,為什麼一反常態,彷如被馴養的羊一樣溫順?「這隻山羊皮膚病很嚴重,看來活不了多久。」老經驗的布農族獵人老師一開口,便解答了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剝奪山羊飛簷走壁能力的皮膚病,源於一種叫「疥蘚蟎」的寄生蟲,染病後的羊會脫毛、身體和四肢皮膚龜裂,露出一塊一塊皮膚,就像隻「癩痢羊」。嚴重者會因疼痛而漸漸失去行動能力,邁向死亡。除了山羊,碰觸到病羊的人類也可能被寄生。2019年11月,嘉義阿里山豐山村附近的步道,居民發現一隻奄奄一息的長鬃山羊,這3年豐山村經常在山徑看到病羊,引發居民擔憂傳染疥癬蟎。
2007年,屏東科技大學團隊首次在高雄石山林道的長鬃山羊檢出疥癬蟎,隨後全台陸續出現通報案例。研究長鬃山羊數10年的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陳貞志指出,山羊身上的蟎有兩種,一種是吃表面毛皮屑的「食皮疥蘚蟎」,一種是會鑽到皮膚裡產卵、吸食細胞和組織液的「穿孔疥癬蟎」。其中穿孔疥癬蟎危害較大,曾造成阿爾卑斯山區岩羚羊超過80%死亡率。
人類雖然不是疥癬蟎主要宿主,但也可能經由接觸動物而被寄生。「根據被咬過的原住民說,全身奇癢無比,」陳貞志說,台灣較少發現人類被寄生的案例,多半是因接觸到染病山羊,由於實在太癢,患者經常忍不住去抓傷口,破皮後可能導致感染。
值得慶幸的是,疥癬蟎有宿主專一性,寄生在人類皮膚不會產卵,引發的症狀也不至於像山羊一樣嚴重,大約一週後就會死在皮膚上。
疥癬蟎感染的風險區雖然以獵人、山上住民居多,然而陳貞志發現,2012年前,疥癬蟎山羊的分佈區約在濁水溪以南到屏東霧台、花蓮木瓜溪以南到台東縣卑南鄉的達魯瑪克部落,但近年陸續有新的地方出現通報案例,例如在達魯瑪克南邊的台東金峰鄉大竹溪,似乎有擴散趨勢,對於野生山羊族群和人類會不會造成影響?仍須進一步研究。
2019年10月山林解禁後,林務局將81條林道全數開放,入山人數增多,和癩痢羊相遇的機會也可能增加,陳貞志呼籲民眾不要和野生動物互動,動物身上帶著人類沒有抗體的病毒或病原體,相對地,人類身上的病毒也可能對動物造成危害。
水鹿:親密接觸引來「八爪怪」,恐致萊姆病
另一個可愛中帶著可怕的動物是台灣水鹿。近年水鹿保育有成,在熱門的「能高安東軍」縱走路線上,經常可以看到登山客被鹿群包圍,和帳篷距離不到10公尺,晚上小便還得呼朋引伴壯膽,因為水鹿大軍正在一旁虎視眈眈,等著舔食人類的尿液,補充高山上不足的鹽分;太魯閣國家公園2019年調查也發現,草食性的水鹿會吃人類遺留的廚餘。
許多登山客為了留下水鹿優雅的身影,甚至帶鹽上山一路灑,吸引水鹿靠近,殊不知此舉已將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
長期研究水鹿生態的野聲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專案經理林宗以表示,鹿科動物有許多人畜共通的疾病,毛髮常有一些體外寄生蟲,如硬蜱等,會啃咬吸食人類血液,「在歐美鹿科動物毛髮上的這些寄生蟲,是引發『萊姆病』(Lyme disease)等病症的重要媒介,每年均有數百人因此感染,嚴重者會發生大關節病變甚或死亡。」
「萊姆病」是一種人畜共通疾病,由「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 burgdorferi)」引起,被山友俗稱吸血「八腳怪」的硬蜱是其中一個宿主,若被染有伯氏疏螺旋體的硬蜱叮咬,就可能被傳染,引發嘔吐、發燒,未及時治療則可能惡化成關節炎、心臟和神經病變,即便投以抗生素治療,也有部分患者持續感到疲倦、關節疼痛。美國許多影星都曾和「萊姆病」對抗多年,例如歌壇流行偶像小賈斯汀(Justin Drew Bieber)、艾薇兒(Avril Lavigne),都因罹患「萊姆病」一度消失在螢光幕前。
自2003年疾病管制署有統計資料以來,台灣感染萊姆病的案例共有16例,皆是在其他國家感染。
硬蜱引發SFTS,台灣2019年爆發首例
另一項值得注意的是,硬蜱還可能導致嚴重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2019年11月台灣出現首例,一名70多歲的男性因發燒、嘔吐就診,11月3日到院時已經意識不清,用了抗生素治療撿回一命。住院期間醫護人員一度懷疑是登革熱,後來才證實是台灣首例SFTS。
疾管署指出,SFTS感染者多數有發燒、噁心、嘔吐及食慾不振、血小板及白血球減少的情形;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這個疾病在中國、日本及南韓都有死亡病例,致死率約5%至15%,多發生在山區、丘陵。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病患發病前有到山區活動,應該是在野外遭蜱叮咬,但因到院時已經意識不清、插管治療,沒辦法確定感染地點。
SFTS主要病媒是「長角血蜱」、次要病媒是「微小扇頭蜱」。「長角血蜱」過去在台灣相當罕見,2017年大雪山的台灣黑熊曾被檢出3隻,然而中興大學、大仁科技大學、元培科技大學團隊2018年~2019年調查「台灣地區新興蜱媒傳染病與病媒蜱分布調查與風險評估」,採集台灣海拔500到1500公尺野生動物身上的蜱種 ,一口氣在台東太麻里4隻野生台灣水鹿身上,檢出99隻長角血蜱。雖然研究團隊沒有檢驗這些長角血蜱是否有帶原病毒,但報告中也提醒台灣的SFTS風險確定存在,且相對提高。
被咬別硬拔,殘留口器恐引發感染
執行此計畫的中興昆蟲系教授杜武俊表示,這個計畫總計在30多種動物身上採集超過7千隻以上的蜱體,採集的量很大,不可能每個都驗;且由於2018年以前台灣並無SFTS病毒的紀錄,因此僅以抽驗方式檢測部分蜱體是否攜帶病毒,未來會持續監測野外SFTS病媒。他也提醒民眾, 進行野外活動時不要接觸野生動物,也要留意草叢等戶外環境,因為蜱、螨等病媒,無論幼蟲、成蟲,要吸血前都會爬到草的尖端,等待動物或人走過去就有可能爬到身上吸血。
硬蜱的口器有倒鉤,會牢牢深入皮膚吸血,杜武俊表示,若被硬蜱咬到要小心輕拉,硬拔可能會留下口器在皮膚內,引發感染,拔下來的硬蜱保存好,就診時給醫生看,或者寄到衛生、疾管相關機關,確認是哪一種蟲、有無帶病毒。
疾管署則建議可用鑷子夾住硬蜱的口器小心摘除,避免口器斷裂殘留於體內,避免在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穿著長袖長褲,並將褲管塞進襪子或鞋子裡,也可在皮膚噴灑含敵避(diethyltoluamide,簡稱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液。
值得注意的是,中興大學報告中特別提到,海拔800公尺以上的國家公園步道與非步道,都可採集到蜱。雖然目前台灣還沒有硬蜱致死的案例,但林宗以提醒山友不能掉以輕心,為了保護自己安全及野生動物的健康,在野外遇到牠們時,「請彼此多留一些空間給對方,」避免讓野生動物接觸人為食物及過度接近野生動物,更絕不要餵食野生動物。
獼猴:疱疹B病毒,致死率達7成
在台灣山區,另一項風險極高的人畜共通傳染病,當屬致死率高達7成的「疱疹B病毒」。
玉山塔塔加的道路邊坡上,台灣獼猴或坐或躺,自在地抓背搔癢,三不五時向路過的遊客伸手討餅乾,有時甚至直接當起強盜,一把抓走掛在機車外的食物,這些猴子身上很可能帶著致命的病毒。根據屏科大調查,塔塔加獼猴高達47%身上帶有「疱疹B病毒」,若人類被感染的猴子抓傷、咬傷,在3天到3週的潛伏期後,會出現急性發燒、頭痛、水泡病灶、淋巴性腦脊髓液內細胞增多和不同型態的神經症狀等,如果沒有接受妥適的醫療,死亡率超過70%。
2013年塔塔加曾發生3隻大公猴搶食物,抓傷9個遊客的案例,高雄壽山、台北陽明山、台東東河等等,以及前往雪山途中的七卡山莊,也都有獼猴攻擊搶食的紀錄,雪山三六九山莊甚至有獼猴大膽跑進山屋偷食物,幸好至今台灣仍沒有傳出「疱疹B病毒」案例,但接連不斷的攻擊事件讓學者相當憂心。
獼猴並不是一開始就這麼愛吃人類食物,陳貞志長期研究人猴關係,他發現獼猴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都是源於人類餵食,「東河那邊有遊覽車直接載過去,拿著花生,整車的人下去餵。」聰明的獼猴嚐過甜頭,食髓知味,造成今天的狀況,人類有很大的責任。
深山裡較少和人接觸的獼猴,大多仍保有野性,不會主動與人靠近,然而若登山客增加,沒有適當處理好廚餘或食物,獼猴習慣後就「回不去了」。
建立野生動物病疫監測,登山客也做「公民科學家」
「台灣人對於生態的知識有待加強,因為我們從小和動物、和山的距離太遠,」陳貞志認為,許多人對野生動物觀念扭曲,不懂得如何相處,「歐美、日本等國家知道要照顧好野生動物族群,不是靠餵食,而是管理經營。」台灣需從教育體制著手,提升對山林認識,用健康的方式關心山林。
除了登山客自我管理,對於野生動物的疾病管理,也是政府鼓勵民眾向山走去時,應著手並行的基礎工程。
陳貞志表示,隨著人畜共通傳染病如禽流感、萊姆病的流行,國際上愈來愈注重「保育醫學」,提倡「一體健康」(One World One Health),唯有環境、動物、生態都健康,人類也才能健康。
動物的疾病監測有助於人們預先防範,陳貞志指出,動物的疾病監控應仿照人醫,分析患者曾去哪些地方、接觸了誰、活動的範圍有多大⋯⋯但台灣的監測網絡面臨尷尬的三不管地帶。舉例來說,發現動物死屍時,一般民眾大多優先通報地方防治單位,但是地方人力和經費有限,光是忙雞、豬、牛等經濟動物就忙不完,根本沒有心力調查野生動物;中央政府主管野生動物的是林務局,動物疫病則是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責任,然而防檢局主要心力也都放在經濟動物,兩局處經常說要合作監控野生動物疾病,「到最後就是沒有人做。」
陳貞志認為,台灣應該要建立一套通報系統,公開資料,讓所有要研究的人可以從中知道哪裡曾經發生案例,培養野生動物流行病學研究者,有系統地調查動物疾病。
保育醫學,要同時結合在地力量
靠政府力量還不夠,世界各國討論保育醫學時,都不忘結合在地居民。林錫輝是花蓮縣卓溪鄉黑熊巡守隊隊長,2019年10月,他在瓦拉米步道的登山口附近,看到一隻行為怪異的台灣黑熊,「牠一直在抓癢,胯下白白的,像是皮膚病。」一週後再度看到,脫皮範圍從跨下延伸到大腿,他馬上通報屏科大黑熊研究團隊,只可惜研究人員趕到前黑熊就跑了,至今仍不知道這隻黑熊得了什麼病。
在地的力量往往是研究人員上百上千倍,陳貞志說,每次只要有新的病例,幾乎都是在地人通報的,大部分的動物都不在一般步道上,只有熟悉當地環境和地形的人才會知道,保育醫學絕不能少了在地力量。
陳貞志預計今年(2020)和鄒族獵人合作監測動物數量和疾病,結合在地知識和科學語言;此外,山林解禁後,他認為也能善用登山客「公民科學家」的力量,在不干擾野生動物、顧好個人安全健康的情況下,教導登山客回報動物訊息,由民間一起來守護大自然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