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智慧機械發展有成 中南部大學扮推手貢獻良多

【媒體報導】智慧機械發展有成 中南部大學扮推手貢獻良多

更新時間:2020-02-14 09:25:09 / 張貼時間:2020-02-14 09:22:48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DIGITIMES
1,513
稿源:2020-02-13/DIGITIMES/廖家宜

台灣機械產業自2016年戮力發展智慧機械以來,成功在2017年衝上新台幣兆元,打破過去9年遲遲未能破兆的關卡。而智慧機械發展有成,除了產官研之外,學界也為另一股不容忽視的推動力量,在基礎研究與人才培育等方面貢獻良多,其中又以機械產業大本營的中部地區為核心,包括勤益科大、逢甲大學、虎尾科大等,皆被視為智慧機械重點學校,不僅對內自主深耕技術研發,對外也與公協會單位、產學合作密集,甚至也有不少衍生而出的新創團隊表現十分搶眼。

台中市政府與工研院、工具機公會等公協會單位邀請大學成立智慧機械聯盟,旨在強化產學研整合,提供在地型人才培育與前瞻技術合作開發,就近服務精密機械產業聚落,其中便以中部21所大學為主,包括逢甲、勤益、虎尾、東海、朝陽、中興、雲科、修平等,而南部則有成功與中正大學,北部則有台大、台科大、交大等五所。

其中虎尾科大近年在精密機械、工業4.0等相關領域頗有成果,獲科技部與產業界相繼投入資源,推動虎尾科大成為智慧機械的示範場域。而由虎尾科大成立的「智能機械與智慧製造研究中心」為校內一級研究單位,目前在智慧機械領域也已累積相關研究能量,陸續完成多項商品化與模組化系統技術,發展出超過5種以上可技轉的產品,包括多功能無線感測器、五軸防碰撞、斷刀磨耗檢測系統與生產履歷數位化系統等,並將技術成功推廣到產學合作廠商。

此外,像是在產學研跨領域技術整合下,勤益科大也以自動化加工生產線做為智慧感測器示範場域,在工研院推動下導入包括台灣類比科、均豪、新漢、正崴等的國產感測器與自動化生產設備整合。而以用戶體驗為定位,東海大學則是在台中軟體園區成立智慧機械用戶體驗設計基地(IMUX),強調以人為本,透過將機台加入人性化使用界面、感性設計元素等,希望藉此進一步讓機台成為高值化智能機台,拉抬智慧機械的競爭優勢。

智慧機械發展除了有賴技術扎根之外,產業人才的培育也為重點之一。尤其經濟部調查發現,台灣機械產業有嚴重的人才缺乏問題待解決,高達75%廠商「找不到人」。為此在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政策下,包括台科大、勤益科大、中正大學等北中南三所大學則是授命作為智慧機械的重點人才培育中心。

像是台科大校內的工業4.0實作中心,與上博合作建置全台第一條兼具教學與可實際生產之模具智慧產線、勤益科大的智慧機械人才培育中心,則是與精機中心合作,建置國產工具機搭載國產控制器之研習營,讓學生在校就能熟悉國產控制器之操作,而中正大學的前瞻製造系統頂尖研究中心,則是舉辦國產控制器競賽,在國產控制器上發展加值應用軟體,使國產工具機長智慧。

過去學術研究總是被外界認為與產業格格不入,不過近年情況正在扭轉。例如部分大學研究團隊因技術成熟,技轉到達一定成果後,也紛紛自校內單位獨立而出,在業界自主以新創公司闖天下。像是雷應科技以工具機智能穿戴為概念,開發超音波振幅感測模組,用以監控主軸的振動頻率,預防材料在加工過程中受力不均而碎裂,這項技術百分之百國產化,其研發團隊便是由中興大學機械系教授劉建宏領軍所成立。

而同樣由中興大學衍生而出的漢鼎智慧科技,則是由機械系教授陳政雄領軍,團隊開發的超音波加工模組刀把,可建置在原有加工設備上,讓既有機台具備效能不輸國外產品的超音波加工功能,讓成本大幅降至十分之一,而這項技術也獲得國內航太龍頭漢翔工業採用,應用於飛機的行李箱、座椅等內裝件加工。
中南部大專院校成為智慧機械推動的學術支持能量。中科

中南部大專院校成為智慧機械推動的學術支持能量。中科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