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4個土博士組「特效藥國家隊」 36小時沒闔眼完成毫克級「瑞德西韋」

【媒體報導】4個土博士組「特效藥國家隊」 36小時沒闔眼完成毫克級「瑞德西韋」

更新時間:2020-03-16 10:18:33 / 張貼時間:2020-03-16 09:45:25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1,594
稿源:2020-03-14/ETtoday新聞雲/崔至雲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當美國證實「瑞德西韋」可有效對抗新冠肺炎,頓時該藥品成為最強特效藥,台灣數個研究單位分頭研發,經過11天的努力,國家衛生研究院4位自稱「土博士」的菁英,終於合成出毫克級製品,成為最早合成出瑞德西韋的團隊。

這個團隊是由國衛院藥物化學加值創新研究中心(VMIC)實驗室主持人、年僅38歲的王文傑,以及輔仁大學化學博士後研究員李欣怡、中正大學化學碩士徐子軒、興大化學碩士呂紹億2名研究助理所組成,團隊僅花11天完成毫克級合成開發;然後再花5天,完成原本需要兩週才能完成的克級合成開發。

回憶起最初接到該任務時,王文傑向《ETtoday新聞雲》表示,2月2日接收到任務命令,隨即展開所有的藥品詢價以及存貨到貨狀況,結果發現起始物跟口罩酒精一樣搶手,只能從最前端來製備最重要起始物。終於在2月8日開始展開起始物的合成測試,並同時召回兩個研究助理來加班。

為何能在沒有原物料的情況下,又能在11天成功合成瑞德西韋?王文傑說,「我們的作戰方式就是我跟李欣怡負責測試條件往前衝,助理當後勤,隨時提供彈藥,讓我們兩個有足夠的彈藥可以使用」。雖然是簡單的幾句話,但是這樣的合作默契卻是磨合了3年才有成果。王文傑表示,團隊4人拿起一起合作3年的經驗,在這次的合成過程中建立所有反應的資料庫,每個步驟的產物也隨時做紀錄,因此只要有一個步驟錯了,也不會不知道上一步實驗怎麼做。

王文傑坦言,「其實我們每天都睡超級少,常常累到在椅子上睡著,助理還做到眼神渙散,一副快掛了的感覺,只好叫他快點回家休息,我們四個人就這樣一直拚,不是住在實驗室裡,就是忙到凌晨才回家。」

王文傑回憶,2月19日終於看到瑞德西韋產物,經過核磁共振光譜儀偵測氫原子,並確認與原廠文獻符合、且純度達97%後,20日清晨馬上呈報上去,原本打算帶著愉快的心情回家休息,但主管卻希望他能在2周內再完成克級製品。當時的他雖然疲憊,甚至已經過36小時沒有睡覺,但他心想,為了安民心,決定繼續奮鬥了。

「老天真的是很眷顧我們」,王文傑說,原本以為需要2周才能完成克級製品,但在團隊5天的努力下,克級製品完成了,當時的想法覺得,雖然有些步驟很耗時間,需長時間盯著儀器,「但做出來就是爽!」

對於網路上有人認為,這些研發單位只是按照國外論文、專利步驟「按表操課」,王文傑不以為意表示,裡面太多細節是論文、專利沒有寫到的,團隊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去嘗試,找出論文中沒有提到的步驟,一關一關去突破才能有最終的結果,絕對不是複製貼上、攪一攪,東西就會出來的。

是個怎麼樣的熱情及能耐,能讓4位年輕的「化學人」堅持到最後?王文傑說,自己喜歡開放性思考及討論,「雖然我要帶領大家一起往前進,但是我不會要大家一定要跟著我的步驟走」,過程中有衝突有溝通,但是大家有著共同的目標,最終才有甜美的結果。

王文傑最後也說,團隊的4名成員都是台灣土博士,「我們是真的MIT,儘管沒喝過洋墨水,但我們的實力絕對不輸他們,台灣基礎研究真的很紮實」。
王文傑(左二)帶領團隊完成毫克級瑞德西韋。(圖/王文傑提供)

王文傑(左二)帶領團隊完成毫克級瑞德西韋。(圖/王文傑提供)

研究團隊經過11天努力,合成出毫克級瑞德西韋。(圖/王文傑提供)

研究團隊經過11天努力,合成出毫克級瑞德西韋。(圖/王文傑提供)

毫克級瑞德西韋出自年僅38歲的王文傑,以及輔仁大學化學博士後研究員李欣怡,以及中正大學化學碩士徐子軒、中興大學化學碩士呂紹億2名研究助理。(圖/王文傑提供)

毫克級瑞德西韋出自年僅38歲的王文傑,以及輔仁大學化學博士後研究員李欣怡,以及中正大學化學碩士徐子軒、中興大學化學碩士呂紹億2名研究助理。(圖/王文傑提供)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