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組】興大高教深耕成果展開幕 多項技術獨步全球
更新時間:2020-10-30 15:05:27 /
張貼時間:2020-10-28 13:57:47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秘書室媒體公關組
2,223
國立中興大學研發處10月27日起在圖書館大廳舉辦「高教深耕計畫聯合成果展」,展出獨步全球的農業生技研發與新穎的智慧機械技術,結合校內三大特色領域研究中心、優勢特色-智慧機械領域、大學社會責任、產學研鏈結中心及興傳書房等,呈現興大近年來在教學、研究及社會服務的亮眼成果,展期至11月1日,開放參觀。
中興大學2018年獲得「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補助3.52億元,經費排名全國第六,2019年獲優等評價,經費增至4.03億元,連年成效績優,今(2020)年經費增至4.34億元。計畫推動項目,包含全校性的教學創新、發展學校特色、提升高教公共性、善盡社會責任、國際重點領域五大面向,以及三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分別為前瞻植物生技研究中心、永續農業創新發展中心、鳥禽遺傳資源暨動物生技研究中心。
此次展覽各計畫皆精銳盡出,呈現近年來的傑出成果。展場分為三大特色領域研究中心、優勢特色-智慧機械領域、大學社會責任、產學研鏈結中心及興傳書房五大區。
「前瞻植物生技研究中心」,由葉錫東院士統籌,結合楊長賢國家講座教授、賀端華院士、玉山學者Dr. W. Gruissem組成堅實研究團隊,推動前瞻作物基因體及功能性基因分析研究及其應用。三大研究主軸包括蘭花、水稻、植物防禦功能性基因體研究。會場展出葉錫東院士研發之抗病毒木瓜、Dr. W. Gruissem研發之高產量木薯,賀端華院士研發之抗旱、高產水稻,詹富智院長與昇陽國際半導體開發的蘭花病毒快篩生物晶片,王強生教授育成抗病新品種水稻「興大9號」、「興大11號」,及楊長賢副校長開發的蘭花新品種「鳳凰蘭」。該中心以臺灣重要的經濟作物,蘭花、水稻及高價蔬果為研究目標,技術獨步全球。
「永續農業創新發展中心」由楊秋忠院士統籌,整合校內外農、工、理、生科、人文等跨領域專家學者優勢組成研究團隊,以最前瞻技術及設備應用於農業發展,以達循環經濟、生態平衡、經濟發展及節能減碳之永續農業。四大研究主軸包含循環農業、新穎材料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成果包含建立臺灣微生物菌種資源庫、快速處理有機廢棄物創新技術、開發微生物製劑益生菌BM103、蔬果影像與保鮮技術,以及人工智慧進行農業災害調查。
「鳥禽遺傳資源暨動物生技研究中心」由陳全木院長擔任總主持人,結合劉宏仁、李宗翰、陳志峰特聘教授與20多位優秀學者、及鍾正明、李文雄、Robert Reisz國內外院士組成堅實研究團隊。推動前瞻鳥禽演化保種及動物功能性基因體研究及其應用。三大研究主軸包括動物生技研發、模式動物平台建構、鳥禽遺傳資源開發。亮點成果包含從分子與力學解答飛羽建構模組與適應性,突破性成果於2019年11月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Cell 並獲選當期封面,也與跨國團隊分析侏羅紀早期恐龍胚胎牙齒發育,成果刊登於2020年5月Nature Commun.頂尖期刊並獲國際媒體報導。另開發出特殊代謝分子益生菌之篩選平台與抗逆境飼料添加物。該中心近年積極投入臺灣特色土雞返鄉計畫、部落林下經濟推廣等,創新研發成果豐碩。
智慧機械專區由陳政雄教授團隊展示「超音波加工模組」、劉建宏教授團隊展示「智慧製造之穿戴裝置開發專家」、林明澤教授團隊展示「Let Buff Help You Be Consistent」、蔡清池教授團隊展示「智慧型工業機器人之人機協作安全防護模組」。
大學社會責任專區,展示「浪愛齊步:流浪動物減量與福祉實踐」、「清流部落賽德克族風華再現」計畫成果。
產學研鏈結中心整合校內教師研發能量,致力技術推廣及授權到產業界,分別展示了榮獲去年及今年台北生技獎技轉獎的研發成果,包括黃振文副校長「農作物保健益生菌---蕈狀芽孢桿菌的商品與功效」、林耀東教授「農業廢棄物高值化民生抗菌及蔬果保鮮之循環再利用」、榮獲107年及109年國家新創獎的溫志煜教授「平衡調控背負式點滴架的方法及其裝置」、侯明宏教授「利用核殼蛋白開發廣效型抗冠狀病毒藥物」、執行科技部計畫技轉績效良好的黃姿碧副教授「次世代益菌微生物體在農業之應用」,及執行農委會計畫己技轉之陳錦木助理教授「菊花新品種權”粉圓”」,讓興大的研發成果能厚植產業發展能量並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興傳書房」是圖書館特別將本校教師學術著作收集典藏,建置如圖畫般的嶄新閱讀空間,陳列興大教師約1500本著作,此次也特別配合高教深耕計畫,共同展現本校研究與教學成果。
興大校長薛富盛致詞時表示,學校致力發展優勢領域外,也鼓勵跨領域合作,近年來,興大在各領域有很大的進展,都是大家共同的努力。希望透過此次展覽,展現興大在高等教育付出的成果。興大是中部的領頭羊,在教學研究外,也持續投入社會服務,希望發揮大學的影響力,讓臺灣社會因為有興大的存在,更欣欣向榮。興大邁過百年,迎向101,大家共同攜手,在新世紀開創歷史、展新局。
活動相簿
國立中興大學研發處10月27日起在圖書館大廳舉辦「高教深耕計畫聯合成果展」,展出獨步全球的農業生技研發與新穎的智慧機械技術,結合校內三大特色領域研究中心、優勢特色-智慧機械領域、大學社會責任、產學研鏈結中心及興傳書房等,呈現興大近年來在教學、研究及社會服務的亮眼成果,展期至11月1日,開放參觀。
中興大學2018年獲得「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補助3.52億元,經費排名全國第六,2019年獲優等評價,經費增至4.03億元,連年成效績優,今(2020)年經費增至4.34億元。計畫推動項目,包含全校性的教學創新、發展學校特色、提升高教公共性、善盡社會責任、國際重點領域五大面向,以及三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分別為前瞻植物生技研究中心、永續農業創新發展中心、鳥禽遺傳資源暨動物生技研究中心。
此次展覽各計畫皆精銳盡出,呈現近年來的傑出成果。展場分為三大特色領域研究中心、優勢特色-智慧機械領域、大學社會責任、產學研鏈結中心及興傳書房五大區。
「前瞻植物生技研究中心」,由葉錫東院士統籌,結合楊長賢國家講座教授、賀端華院士、玉山學者Dr. W. Gruissem組成堅實研究團隊,推動前瞻作物基因體及功能性基因分析研究及其應用。三大研究主軸包括蘭花、水稻、植物防禦功能性基因體研究。會場展出葉錫東院士研發之抗病毒木瓜、Dr. W. Gruissem研發之高產量木薯,賀端華院士研發之抗旱、高產水稻,詹富智院長與昇陽國際半導體開發的蘭花病毒快篩生物晶片,王強生教授育成抗病新品種水稻「興大9號」、「興大11號」,及楊長賢副校長開發的蘭花新品種「鳳凰蘭」。該中心以臺灣重要的經濟作物,蘭花、水稻及高價蔬果為研究目標,技術獨步全球。
「永續農業創新發展中心」由楊秋忠院士統籌,整合校內外農、工、理、生科、人文等跨領域專家學者優勢組成研究團隊,以最前瞻技術及設備應用於農業發展,以達循環經濟、生態平衡、經濟發展及節能減碳之永續農業。四大研究主軸包含循環農業、新穎材料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成果包含建立臺灣微生物菌種資源庫、快速處理有機廢棄物創新技術、開發微生物製劑益生菌BM103、蔬果影像與保鮮技術,以及人工智慧進行農業災害調查。
「鳥禽遺傳資源暨動物生技研究中心」由陳全木院長擔任總主持人,結合劉宏仁、李宗翰、陳志峰特聘教授與20多位優秀學者、及鍾正明、李文雄、Robert Reisz國內外院士組成堅實研究團隊。推動前瞻鳥禽演化保種及動物功能性基因體研究及其應用。三大研究主軸包括動物生技研發、模式動物平台建構、鳥禽遺傳資源開發。亮點成果包含從分子與力學解答飛羽建構模組與適應性,突破性成果於2019年11月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Cell 並獲選當期封面,也與跨國團隊分析侏羅紀早期恐龍胚胎牙齒發育,成果刊登於2020年5月Nature Commun.頂尖期刊並獲國際媒體報導。另開發出特殊代謝分子益生菌之篩選平台與抗逆境飼料添加物。該中心近年積極投入臺灣特色土雞返鄉計畫、部落林下經濟推廣等,創新研發成果豐碩。
智慧機械專區由陳政雄教授團隊展示「超音波加工模組」、劉建宏教授團隊展示「智慧製造之穿戴裝置開發專家」、林明澤教授團隊展示「Let Buff Help You Be Consistent」、蔡清池教授團隊展示「智慧型工業機器人之人機協作安全防護模組」。
大學社會責任專區,展示「浪愛齊步:流浪動物減量與福祉實踐」、「清流部落賽德克族風華再現」計畫成果。
產學研鏈結中心整合校內教師研發能量,致力技術推廣及授權到產業界,分別展示了榮獲去年及今年台北生技獎技轉獎的研發成果,包括黃振文副校長「農作物保健益生菌---蕈狀芽孢桿菌的商品與功效」、林耀東教授「農業廢棄物高值化民生抗菌及蔬果保鮮之循環再利用」、榮獲107年及109年國家新創獎的溫志煜教授「平衡調控背負式點滴架的方法及其裝置」、侯明宏教授「利用核殼蛋白開發廣效型抗冠狀病毒藥物」、執行科技部計畫技轉績效良好的黃姿碧副教授「次世代益菌微生物體在農業之應用」,及執行農委會計畫己技轉之陳錦木助理教授「菊花新品種權”粉圓”」,讓興大的研發成果能厚植產業發展能量並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興傳書房」是圖書館特別將本校教師學術著作收集典藏,建置如圖畫般的嶄新閱讀空間,陳列興大教師約1500本著作,此次也特別配合高教深耕計畫,共同展現本校研究與教學成果。
興大校長薛富盛致詞時表示,學校致力發展優勢領域外,也鼓勵跨領域合作,近年來,興大在各領域有很大的進展,都是大家共同的努力。希望透過此次展覽,展現興大在高等教育付出的成果。興大是中部的領頭羊,在教學研究外,也持續投入社會服務,希望發揮大學的影響力,讓臺灣社會因為有興大的存在,更欣欣向榮。興大邁過百年,迎向101,大家共同攜手,在新世紀開創歷史、展新局。
訊息來源:國立中興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81921.aspx
中興大學2018年獲得「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補助3.52億元,經費排名全國第六,2019年獲優等評價,經費增至4.03億元,連年成效績優,今(2020)年經費增至4.34億元。計畫推動項目,包含全校性的教學創新、發展學校特色、提升高教公共性、善盡社會責任、國際重點領域五大面向,以及三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分別為前瞻植物生技研究中心、永續農業創新發展中心、鳥禽遺傳資源暨動物生技研究中心。
此次展覽各計畫皆精銳盡出,呈現近年來的傑出成果。展場分為三大特色領域研究中心、優勢特色-智慧機械領域、大學社會責任、產學研鏈結中心及興傳書房五大區。
「前瞻植物生技研究中心」,由葉錫東院士統籌,結合楊長賢國家講座教授、賀端華院士、玉山學者Dr. W. Gruissem組成堅實研究團隊,推動前瞻作物基因體及功能性基因分析研究及其應用。三大研究主軸包括蘭花、水稻、植物防禦功能性基因體研究。會場展出葉錫東院士研發之抗病毒木瓜、Dr. W. Gruissem研發之高產量木薯,賀端華院士研發之抗旱、高產水稻,詹富智院長與昇陽國際半導體開發的蘭花病毒快篩生物晶片,王強生教授育成抗病新品種水稻「興大9號」、「興大11號」,及楊長賢副校長開發的蘭花新品種「鳳凰蘭」。該中心以臺灣重要的經濟作物,蘭花、水稻及高價蔬果為研究目標,技術獨步全球。
「永續農業創新發展中心」由楊秋忠院士統籌,整合校內外農、工、理、生科、人文等跨領域專家學者優勢組成研究團隊,以最前瞻技術及設備應用於農業發展,以達循環經濟、生態平衡、經濟發展及節能減碳之永續農業。四大研究主軸包含循環農業、新穎材料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成果包含建立臺灣微生物菌種資源庫、快速處理有機廢棄物創新技術、開發微生物製劑益生菌BM103、蔬果影像與保鮮技術,以及人工智慧進行農業災害調查。
「鳥禽遺傳資源暨動物生技研究中心」由陳全木院長擔任總主持人,結合劉宏仁、李宗翰、陳志峰特聘教授與20多位優秀學者、及鍾正明、李文雄、Robert Reisz國內外院士組成堅實研究團隊。推動前瞻鳥禽演化保種及動物功能性基因體研究及其應用。三大研究主軸包括動物生技研發、模式動物平台建構、鳥禽遺傳資源開發。亮點成果包含從分子與力學解答飛羽建構模組與適應性,突破性成果於2019年11月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Cell 並獲選當期封面,也與跨國團隊分析侏羅紀早期恐龍胚胎牙齒發育,成果刊登於2020年5月Nature Commun.頂尖期刊並獲國際媒體報導。另開發出特殊代謝分子益生菌之篩選平台與抗逆境飼料添加物。該中心近年積極投入臺灣特色土雞返鄉計畫、部落林下經濟推廣等,創新研發成果豐碩。
智慧機械專區由陳政雄教授團隊展示「超音波加工模組」、劉建宏教授團隊展示「智慧製造之穿戴裝置開發專家」、林明澤教授團隊展示「Let Buff Help You Be Consistent」、蔡清池教授團隊展示「智慧型工業機器人之人機協作安全防護模組」。
大學社會責任專區,展示「浪愛齊步:流浪動物減量與福祉實踐」、「清流部落賽德克族風華再現」計畫成果。
產學研鏈結中心整合校內教師研發能量,致力技術推廣及授權到產業界,分別展示了榮獲去年及今年台北生技獎技轉獎的研發成果,包括黃振文副校長「農作物保健益生菌---蕈狀芽孢桿菌的商品與功效」、林耀東教授「農業廢棄物高值化民生抗菌及蔬果保鮮之循環再利用」、榮獲107年及109年國家新創獎的溫志煜教授「平衡調控背負式點滴架的方法及其裝置」、侯明宏教授「利用核殼蛋白開發廣效型抗冠狀病毒藥物」、執行科技部計畫技轉績效良好的黃姿碧副教授「次世代益菌微生物體在農業之應用」,及執行農委會計畫己技轉之陳錦木助理教授「菊花新品種權”粉圓”」,讓興大的研發成果能厚植產業發展能量並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興傳書房」是圖書館特別將本校教師學術著作收集典藏,建置如圖畫般的嶄新閱讀空間,陳列興大教師約1500本著作,此次也特別配合高教深耕計畫,共同展現本校研究與教學成果。
興大校長薛富盛致詞時表示,學校致力發展優勢領域外,也鼓勵跨領域合作,近年來,興大在各領域有很大的進展,都是大家共同的努力。希望透過此次展覽,展現興大在高等教育付出的成果。興大是中部的領頭羊,在教學研究外,也持續投入社會服務,希望發揮大學的影響力,讓臺灣社會因為有興大的存在,更欣欣向榮。興大邁過百年,迎向101,大家共同攜手,在新世紀開創歷史、展新局。
活動相簿
興大高教深耕成果展開幕 多項技術獨步全球
稿源:2020-10-28/中央社國立中興大學研發處10月27日起在圖書館大廳舉辦「高教深耕計畫聯合成果展」,展出獨步全球的農業生技研發與新穎的智慧機械技術,結合校內三大特色領域研究中心、優勢特色-智慧機械領域、大學社會責任、產學研鏈結中心及興傳書房等,呈現興大近年來在教學、研究及社會服務的亮眼成果,展期至11月1日,開放參觀。
中興大學2018年獲得「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補助3.52億元,經費排名全國第六,2019年獲優等評價,經費增至4.03億元,連年成效績優,今(2020)年經費增至4.34億元。計畫推動項目,包含全校性的教學創新、發展學校特色、提升高教公共性、善盡社會責任、國際重點領域五大面向,以及三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分別為前瞻植物生技研究中心、永續農業創新發展中心、鳥禽遺傳資源暨動物生技研究中心。
此次展覽各計畫皆精銳盡出,呈現近年來的傑出成果。展場分為三大特色領域研究中心、優勢特色-智慧機械領域、大學社會責任、產學研鏈結中心及興傳書房五大區。
「前瞻植物生技研究中心」,由葉錫東院士統籌,結合楊長賢國家講座教授、賀端華院士、玉山學者Dr. W. Gruissem組成堅實研究團隊,推動前瞻作物基因體及功能性基因分析研究及其應用。三大研究主軸包括蘭花、水稻、植物防禦功能性基因體研究。會場展出葉錫東院士研發之抗病毒木瓜、Dr. W. Gruissem研發之高產量木薯,賀端華院士研發之抗旱、高產水稻,詹富智院長與昇陽國際半導體開發的蘭花病毒快篩生物晶片,王強生教授育成抗病新品種水稻「興大9號」、「興大11號」,及楊長賢副校長開發的蘭花新品種「鳳凰蘭」。該中心以臺灣重要的經濟作物,蘭花、水稻及高價蔬果為研究目標,技術獨步全球。
「永續農業創新發展中心」由楊秋忠院士統籌,整合校內外農、工、理、生科、人文等跨領域專家學者優勢組成研究團隊,以最前瞻技術及設備應用於農業發展,以達循環經濟、生態平衡、經濟發展及節能減碳之永續農業。四大研究主軸包含循環農業、新穎材料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成果包含建立臺灣微生物菌種資源庫、快速處理有機廢棄物創新技術、開發微生物製劑益生菌BM103、蔬果影像與保鮮技術,以及人工智慧進行農業災害調查。
「鳥禽遺傳資源暨動物生技研究中心」由陳全木院長擔任總主持人,結合劉宏仁、李宗翰、陳志峰特聘教授與20多位優秀學者、及鍾正明、李文雄、Robert Reisz國內外院士組成堅實研究團隊。推動前瞻鳥禽演化保種及動物功能性基因體研究及其應用。三大研究主軸包括動物生技研發、模式動物平台建構、鳥禽遺傳資源開發。亮點成果包含從分子與力學解答飛羽建構模組與適應性,突破性成果於2019年11月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Cell 並獲選當期封面,也與跨國團隊分析侏羅紀早期恐龍胚胎牙齒發育,成果刊登於2020年5月Nature Commun.頂尖期刊並獲國際媒體報導。另開發出特殊代謝分子益生菌之篩選平台與抗逆境飼料添加物。該中心近年積極投入臺灣特色土雞返鄉計畫、部落林下經濟推廣等,創新研發成果豐碩。
智慧機械專區由陳政雄教授團隊展示「超音波加工模組」、劉建宏教授團隊展示「智慧製造之穿戴裝置開發專家」、林明澤教授團隊展示「Let Buff Help You Be Consistent」、蔡清池教授團隊展示「智慧型工業機器人之人機協作安全防護模組」。
大學社會責任專區,展示「浪愛齊步:流浪動物減量與福祉實踐」、「清流部落賽德克族風華再現」計畫成果。
產學研鏈結中心整合校內教師研發能量,致力技術推廣及授權到產業界,分別展示了榮獲去年及今年台北生技獎技轉獎的研發成果,包括黃振文副校長「農作物保健益生菌---蕈狀芽孢桿菌的商品與功效」、林耀東教授「農業廢棄物高值化民生抗菌及蔬果保鮮之循環再利用」、榮獲107年及109年國家新創獎的溫志煜教授「平衡調控背負式點滴架的方法及其裝置」、侯明宏教授「利用核殼蛋白開發廣效型抗冠狀病毒藥物」、執行科技部計畫技轉績效良好的黃姿碧副教授「次世代益菌微生物體在農業之應用」,及執行農委會計畫己技轉之陳錦木助理教授「菊花新品種權”粉圓”」,讓興大的研發成果能厚植產業發展能量並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興傳書房」是圖書館特別將本校教師學術著作收集典藏,建置如圖畫般的嶄新閱讀空間,陳列興大教師約1500本著作,此次也特別配合高教深耕計畫,共同展現本校研究與教學成果。
興大校長薛富盛致詞時表示,學校致力發展優勢領域外,也鼓勵跨領域合作,近年來,興大在各領域有很大的進展,都是大家共同的努力。希望透過此次展覽,展現興大在高等教育付出的成果。興大是中部的領頭羊,在教學研究外,也持續投入社會服務,希望發揮大學的影響力,讓臺灣社會因為有興大的存在,更欣欣向榮。興大邁過百年,迎向101,大家共同攜手,在新世紀開創歷史、展新局。
訊息來源:國立中興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8192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