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科技部攜手產學研 產學小聯盟加速產業數位轉型
更新時間:2020-11-26 15:34:19 /
張貼時間:2020-11-25 09:20:46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1,710
科技部攜手產學研 產學小聯盟加速產業數位轉型
稿源:2020-11-24/經濟日報/莊智強為布局2030創新、包容、永續之產學願景,科技部持續推動科研成果的商業化,透過產學共同研發之歷程,轉化產業體質,從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創新,進而締造產業獨特優勢,樹立臺灣產業新風貌。
產學小聯盟計畫自2013年啟動迄今已邁入第8年,政府補助學界累計約15億元,成立249個聯盟,吸引產業投入約36億元,平均每投入1元槓桿產業效益2.4元。
科技部今(24)日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2020科技部產學小聯盟成果發表會」,共吸引約220位產學界人士報名參加。會中表揚8個績優產學技術聯盟,其中特別邀請聯盟廠商共同分享營運心得及成果,會場外有15組聯盟展出成果,顯示多元多樣的輔導能量,也對科技部產學小聯盟計畫給予高度肯定。
科技部產學及園區業務司代理司長涂君怡致詞表示,許多產業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響,需要借助數位科技轉型的腳步,將危機化為轉機。例如今年超前佈署「口罩國家隊」的助攻,不但讓臺灣防疫奏效,甚至能用口罩做外交;產學小聯盟團隊在產業嚴峻的一年,透過科技部陪伴產業持續創新,加速轉型,再次與企業共創出亮眼的成果。她強調,產學小聯盟長期深入產業現場,了解產業痛點,發掘潛在需求,量身訂製發展方案,也讓學生了解產業所需要的特質和速度,改變了學界和產業界的體質,創造永續創新的生態,建立學界和產業界並肩打拼的「科研國家隊」。
今天在現場分享成果的國立中興大學林詠章教授主持的「資通暨個資安全技術與服務產學聯盟」研發能量定位聚焦且明確,整體「聯盟經常性營運收入」高達400多萬元,已邁向長期自主營運的目標。臺北醫學大學張虹書教授主持的「先導性動物試驗諮詢與分析平台之產學聯盟」已協助多家廠商取得國際專利或完成功效試驗,所簽署的產學合作計畫會員中不乏上市櫃公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邱煌仁教授主持的「先進電源產學技術聯盟」近期投入的高功率無線充電技術,可望讓產業界從低功率充電的消費性產品市場跨足高功率無線充電的電動單車、電動機車、電動車、AGV(無人搬運車)等市場;聯盟已與台達電子工業合作,成立台達暨臺科大聯合研發中心,獲得3年至少3,000萬元研究經費的支持。
科技部表示,未來將持續配合行政院5+2產業創新計畫,透過產學小聯盟計畫將學界科研成果向各產業擴散,由產業界的發展課題反饋回基礎研究的項目,產學攜手,以數位科技帶動產業創新,凸顯臺灣產業價值與優勢,「贏」向更具競爭力的未來。
8個績優產學技術聯盟簡介
(一)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邱煌仁教授執行之「先進電源產學技術聯盟」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電力電子技術研發中心」近期投入的高功率無線充電技術,可望讓產業界從低功率充電的消費性產品市場跨足高功率無線充電的電動單車、電動機車、電動車、AGV(無人搬運車)等市場。聯盟已與台達電子工業合作,成立台達暨臺科大聯合研發中心,獲得3年至少3,000萬元研究經費的支持。
(二)元智大學電機工程學系陳興義教授執行之「5G射頻產業技術聯盟」
「5G射頻產業技術聯盟」會員譁裕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開發「5G NR基地站系列天線」,並獲得運營商採購使用,譁裕投資5億元在新竹湖口擴建新廠以擴張產能。另一會員耀登科技新產品「5G毫米波天線陣列模組」,鎖定小型基站(Small Cell)之應用,預期可帶來龐大商機;耀登科技亦成立全臺最高規格「5G毫米波實驗室」,可量測現今各種5G毫米波主流應用頻帶。
(三)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所)方銘川教授執行之「船舶系統設計、測試與驗證產學技術發展聯盟」
「船舶系統設計、測試與驗證產學技術發展聯盟」以節能船舶設計、快速拖航水槽驗證服務與前瞻造船人才的培育三管齊下為主軸,聚焦關聯領域推動產業群聚,提供臺灣造船產業升級與再成長機會,加速推動建立臺灣成為國際級節能造船技術發展重要地區,其核心技術具有產業應用的鮮明場域,並成為政府國艦國造政策執行的主要助力,整體執行績效的KPI良好,聯盟的經常性收入與整體產學計畫成果卓越。
(四)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系(所)方旭偉教授執行之「生醫材料表面工程產學聯盟(第二期)」
108年度「生醫材料表面工程產學聯盟(第二期)」輔導方策科技之義乳推進器設計開發在開發一年內取得臺灣醫材證。輔導會員博晟生醫開發的愛膝康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系統,已取得臺灣第三等級醫材許可證,其優異的成果,榮獲第6屆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獎——產業創新聯盟的榮譽肯定。
(五)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暨研究所謝尚賢教授執行之「以BIM技術促進臺灣營建產業升級產學聯盟」
「以BIM技術促進臺灣營建產業升級產學聯盟」的BIM技術擴散效益極佳,具體扶植國內相關產業的技術提升,目前已經有48家收費會員。同時在聯盟經常性收入以及衍生的產學合作計畫,皆有豐碩的表現。聯盟多家營造公司會員有效結合應用AR擴增實境、AI人工智慧及BIM雲端平台技術,除了有效提升施工效率與品質外,對於勞工安全管理更是一大福音。
(六)臺北醫學大學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張虹書教授執行之「先導性動物試驗諮詢與分析平台之產學聯盟」
「先導性動物試驗諮詢與分析平台之產學聯盟」與休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金雀異黃酮衍生物「RenoSorb GP1」骨質疏鬆產品參賽2020臺北生技獎-技轉合作獎。該公司於全球最大的保健食品學會—國際保健營養學會會刊發表科學研究文獻,並將此開發的技術研究成果申請臺日韓歐美中六國專利,已於近期獲得美國專利。
(七)國立中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林詠章教授執行之「資通暨個資安全技術與服務產學聯盟」
「資通暨個人資訊安全技術與服務產業聯盟」提供弱點掃描、滲透測試、AI惡意軟體及入侵行為偵測、智慧工廠即時系統等資安防禦,並有ISO27001與BS10012標準導入及資安及個資教育訓練等資安服務。108年度,聯盟協助會員廠商建立新創公司——塊思塊想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廣因應各種產業及組織需求的區塊鏈應用系統,並建立區塊鏈應用之獲利模式。
(八)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王立志教授執行之「數位製造與創新技術聯盟」
「數位製造與創新技術聯盟」之聯盟會員數、收費會員數、新技術與產品產出、總收益等指標均達上標,平衡發展性良好。聯盟成員東海大學電機系苗新元教授結合會員廠商程泰機械開發多軸車削中心「GTW-1500」的「自我檢測系統」,榮獲第14屆工具機研究發展創新產品車床類優等獎,「自我檢測系統」目前已賣出400套以上,未來將持續成長。
科技部攜手產學研 產學小聯盟加速產業數位轉型
稿源:2020-11-24/科技部為布局2030創新、包容、永續之產學願景,科技部持續鼓勵學界將科研成果向各產業擴散,透過產學共同研發之歷程,轉化產業體質,從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創新,進而締造產業獨特優勢,樹立臺灣產業新風貌。
產學小聯盟計畫自2013年啟動迄今已邁入第8年,科技部今(24)日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2020科技部產學小聯盟成果發表會」,聯盟攜手產業界共襄盛舉,展現共創之豐碩成果,也對科技部產學小聯盟計畫給予高度肯定,政府補助學界累計約15億元,成立249個聯盟,吸引產業投入約36億元,平均每投入1元槓桿產業效益2.4元。
會中亦表揚8個績優產學技術聯盟,其中特別邀請聯盟廠商共同分享營運心得及成果。國立中興大學林詠章教授主持的「資通暨個資安全技術與服務產學聯盟」研發能量定位聚焦且明確,整體「聯盟經常性營運收入」高達400多萬,已邁向長期自主營運的目標。臺北醫學大學張虹書教授主持的「先導性動物試驗諮詢與分析平台之產學聯盟」已協助多家廠商取得國際專利或完成功效試驗,所簽署的產學合作計畫會員中不乏上市櫃公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邱煌仁教授主持的「先進電源產學技術聯盟」近期投入的高功率無線充電技術,可望讓產業界從低功率充電的消費性產品市場跨足高功率無線充電的電動單車、電動機車、電動車、AGV(無人搬運車)等市場;聯盟已與台達電子工業合作,成立台達暨臺科大聯合研發中心,獲得3年至少3,000萬元研究經費的支持。
科技部表示,未來將持續配合行政院5+2產業創新計畫,透過產學小聯盟計畫將學界科研成果向各產業擴散,由產業界的發展課題反饋回基礎研究的項目,產學攜手,以數位科技帶動產業創新,凸顯臺灣產業價值與優勢,「贏」向更具競爭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