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公關組】興大團隊利用二維材料賦予元件感知能力 登《物質Matter》

【公關組】興大團隊利用二維材料賦予元件感知能力 登《物質Matter》

更新時間:2021-03-10 08:44:03 / 張貼時間:2021-03-05 08:56:19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秘書室媒體公關組
2,665
仿生材料開發新突破!由國立中興大學與清華大學共組的團隊,利用二維材料打造出新型態的電子元件,讓仿生材料能像人類一樣擁有適應和疲勞等生物特徵,未來在機器人、義肢皮膚、智慧電子和人機介面等領域具有極大的應用潛力。研究成果於今(2021)年3月發表於國際知名出版社Cell Press的重要材料期刊,《物質 Matter》。

研究團隊由國立中興大學物理系兼奈米所林彥甫副教授、生醫工程研究所林淑萍副教授、材料工程系賴盈至副教授與國立清華大學電機系邱博文教授、李克駿博士後研究員組成。

團隊指出,仿生人工智能開發過程中,如何給予元件感知觸覺功能是重要難題之一,如同像人一般的適應、疲勞等生物感官特徵,在傳統元件中是難以實現的,而研究團隊巧妙利用二維材料的特性賦予冰冷元件類生物般的感知能力。

此研究的第一作者李克駿博士後研究員表示,近年來由於二維半導體材料具有光、電訊號上突破性優勢,被視為能取代傳統「矽」的新世代材料,二維半導體材料由於表面積與體積比例極大,對電流易產生捕捉現象,傳統將其視為一大缺點,研究團隊反其道而行,借助該特性開發並實現具生物感觀特性之元件。

研究團隊指出,該工作的發想完全是巧合。在觀察二維半導體元件特性時,發現元件的電流會隨著外界施加的電壓逐漸下降並趨於穩定。後續在查閱相關生物資料時,意外發現生物觀感中的受環境的適應行為,與此元件受電壓反應後不敏感有著極高相似之處。舉個例子,冬天洗熱水澡,一開始覺得熱水很熱,但幾分鐘後就覺得還好,這就是觀感適應的具體現象。由於這樣簡單的觀察,才開始研究是否能利用此特性來進階模仿生物的各項關鍵表現,進而賦予元件感知能力。

除了生物適應,由於該元件具有記憶訊號的特性,因此生物的疲勞與閥值等特性也被一一仿真。這項工作的實現,對單一元件即能賦予傳統壓力感測器等生物觀感特性,甚至能延伸應用到其他觀感,如溫度、光線等,具有非凡的應用價值。

林彥甫副教授指出,「這項工作能夠為二維半導體元件,在先進的仿生機器領域的開發,樹立一個有意義的典範」。最後,林彥甫副教授特別強調這樣研究成果實屬不易,感謝一群在興大環境共同努力、能互相砥礪的實驗室研究夥伴與成員,這群以興大、清大為背景的成員,用實際行動力證明了本土團隊價值,並做到與全世界接軌的研究品質。

論文連結: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cgxW9CyxcxOBF
更進一步的資訊可連結研究團隊網站LIN Research Group,網址:https://www.linyf.nchu.edu.tw/



興大團隊利用二維材料賦予元件感知能力 登國際期刊

稿源:2021-03-06/聯合報/喻文玟

仿生材料開發新突破!中興大學與清華大學共組的團隊,利用二維材料打造出新型態的電子元件,讓仿生材料能像人類一樣擁有適應和疲勞等生物特徵,未來在機器人、義肢皮膚、智慧電子和人機介面等領域具有極大的應用潛力。研究成果於今年3月發表在國際知名出版社Cell Press的重要材料期刊「物質 Matter」。

研究團隊由國立中興大學物理系兼奈米所副教授林彥甫、醫學工程所副教授林淑萍、材料工程系副教授賴與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邱博文、李克駿博士後研究員組成。

團隊指出,仿生人工智能開發過程中,如何給予元件感知觸覺功能是重要難題之一,如同像人一般的適應、疲勞等生物感官特徵,在傳統元件中是難以實現的,而研究團隊巧妙利用二維材料的特性賦予冰冷元件類生物般的感知能力。

研究的第一作者李克駿博士後研究員表示,近年來由於二維半導體材料具有光、電訊號上突破性優勢,被視為能取代傳統「矽」的新世代材料,二維半導體材料由於表面積與體積比例極大,對電流易產生捕捉現象,傳統將其視為一大缺點,研究團隊反其道而行,借助該特性開發並實現具生物感觀特性之元件。

「工作的發想完全是巧合。」研究團隊在觀察二維半導體元件特性時,發現元件的電流會隨著外界施加的電壓逐漸下降並趨於穩定,後續在查閱相關生物資料時,意外發現生物觀感中的受環境的適應行為,與此元件受電壓反應後不敏感有著極高相似之處。

舉個例子,冬天洗熱水澡,一開始覺得熱水很熱,但幾分鐘後就覺得還好,這就是觀感適應的具體現象,由於這樣簡單的觀察,才開始研究是否能利用此特性來進階模仿生物的各項關鍵表現,進而賦予元件感知能力。除了生物適應,由於該元件具有記憶訊號的特性,因此生物的疲勞與閥值等特性也被一一仿真。

這項工作的實現,對單一元件即能賦予傳統壓力感測器等生物觀感特性,甚至能延伸應用到其他觀感,如溫度、光線等,具有非凡的應用價值。

物理系兼奈米所副教授林彥甫指出,「這項工作能夠為二維半導體元件,在先進的仿生機器領域的開發,樹立一個有意義的典範」,並特別強調這樣研究成果實屬不易,感謝一群在興大環境共同努力、能互相砥礪的實驗室研究夥伴與成員,這群以興大、清大為背景的成員,用實際行動力證明了本土團隊價值,並做到與全世界接軌的研究品質。

論文連結: 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cgxW9CyxcxOBF



仿生材料新突破!興大團隊用二維材料賦予元件感知能力


稿源:2021-03-05/經濟日報/宋健生

仿生材料開發新突破!由國立中興大學與清華大學共組的團隊,利用二維材料打造出新型態的電子元件,讓仿生材料能像人類一樣擁有適應和疲勞等生物特徵,未來在機器人、義肢皮膚、智慧電子和人機介面等領域具有極大的應用潛力。

研究成果於今(2021)年3月,發表於國際知名出版社Cell Press的重要材料期刊《物質 Matter》。

研究團隊由中興大學物理系兼奈米所副教授林彥甫、醫學工程所副教授林淑萍、材料工程系副教授賴盈至,與國立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邱博文、博士後研究員李克駿組成。

團隊指出,仿生人工智能開發過程中,如何給予元件感知觸覺功能是重要難題之一,如同像人一般的適應、疲勞等生物感官特徵,在傳統元件中是難以實現的,而研究團隊巧妙利用二維材料的特性,賦予冰冷元件類生物般的感知能力。

此研究的第一作者李克駿表示,近年來由於二維半導體材料具有光、電訊號上突破性優勢,被視為能夠取代傳統「矽」的新世代材料。

二維半導體材料由於表面積與體積比例極大,對電流易產生捕捉現象,傳統將其視為一大缺點,研究團隊反其道而行,藉助該特性開發並實現具生物感觀特性的元件。

研究團隊指出,該工作的發想完全是巧合。在觀察二維半導體元件特性時,發現元件的電流會隨著外界施加的電壓逐漸下降並趨於穩定。後續在查閱相關生物資料時,意外發現生物觀感中的受環境的適應行為,與此元件受電壓反應後不敏感有著極高相似之處。

舉個例子,冬天洗熱水澡,一開始覺得熱水很熱,但幾分鐘後就覺得還好,這就是觀感適應的具體現象。由於這樣簡單的觀察,才開始研究是否能利用此特性,來進階模仿生物的各項關鍵表現,進而賦予元件感知能力。

除了生物適應,由於該元件具有記憶訊號的特性,因此生物的疲勞與閥值等特性也被一一仿真。這項工作的實現,對單一元件即能賦予傳統壓力感測器等生物觀感特性,甚至能延伸應用到其他觀感,如溫度、光線等,具有非凡的應用價值。

林彥甫指出,這項工作能夠為二維半導體元件,在先進的仿生機器領域的開發,樹立一個有意義的典範。

林彥甫強調,這樣研究成果實屬不易,感謝一群在興大環境共同努力、能互相砥礪的實驗室研究夥伴與成員,這群以興大、清大為背景的成員,用實際行動力證明了本土團隊價值,並做到與全世界接軌的研究品質。



仿生材料也能有生物特徵 興大研究登國際期刊

稿源:2021-03-25/中時/林欣儀

仿生材料也能擁有宛如人類般的生物特徵。中興大學攜手清華大學組成研究團隊,針對以往被視為二維半導體材料缺點的「對電流敏感度高」問題,以逆向思考的觀點加以研究,重新賦予仿生材料適應環境與疲勞等生物特徵,讓仿生材料的開發出現新突破,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物質 Matter》。

該研究第一作者、中興大學物理系博士後研究員李克駿指出,「二維半導體材料」因具有光及電訊號的突破性優勢,近幾年被視為可取代傳統「矽」的新世代材料,但也因其表面積與體積比例大,對電流容易產生捕捉現象,成為仿生材料運用上的一大缺點。

轉化缺點為優勢,團隊說,在觀察二維半導體元件特性時,意外發現該元件的電流會隨著外界施加的電流而下降並趨於穩定,再對照一般生物特性,發現生物對於環境的適應行為與二維半導體元件受電壓後不敏感情況有高度相似。

研究團隊舉例說明,一般人在冬天洗熱水澡時,皮膚剛開始會覺得水很熱,但持續沖洗數分鐘後、熱感會稍微消退,就與二維半導體元件對電流觀感適應的情況相符,這樣的觀察結論也開啟這項研究,嘗試透過利用仿生材料對電流的特性、進階模仿生物各項表現,進而賦予元件感知能力。

研究團隊接著利用二維半導體元件具有記憶訊號的特性,將生物會產生的疲勞特性加以仿真,賦予該元件對壓力感測的生物觀感特性,甚至能延伸出其對溫度、光線等觀感,未來實際應用後,將可使得機器人、義肢皮膚或墊子智慧介面呈現如人類般擁有適應、疲勞等生物特徵。

中興大學物理系兼奈米所副教授林彥甫強調,此研究成果為二維半導體元件在仿生機器領域樹立了有意義的典範。



興大團隊利用二維材料賦予元件感知能力 登「物質Matter」

稿源:2021-03-08/教育廣播電台

仿生材料開發新突破!由國立中興大學與清華大學共組的團隊,利用二維材料打造出新型態的電子元件,讓仿生材料能像人類一樣擁有適應和疲勞等生物特徵,未來在機器人、義肢皮膚、智慧電子和人機介面等領域具有極大的應用潛力。研究成果於今(2021)年3月發表於國際的重要材料期刊「物質 Matter」。

研究團隊由國立中興大學物理系兼奈米所林彥甫副教授、醫學工程所林淑萍副教授、材料工程系賴盈至副教授與國立清華大學電機系邱博文教授、李克駿博士後研究員組成。

團隊指出,仿生人工智能開發過程中,如何給予元件感知觸覺功能是重要難題之一,如同像人一般的適應、疲勞等生物感官特徵,在傳統元件中是難以實現的,而研究團隊巧妙利用二維材料的特性賦予冰冷元件類生物般的感知能力。

此研究的第一作者李克駿博士後研究員表示,近年來由於二維半導體材料具有光、電訊號上突破性優勢,被視為能取代傳統「矽」的新世代材料,二維半導體材料由於表面積與體積比例極大,對電流易產生捕捉現象,傳統將其視為一大缺點,研究團隊反其道而行,借助該特性開發並實現具生物感觀特性之元件。

研究團隊指出,該工作的發想完全是巧合。在觀察二維半導體元件特性時,發現元件的電流會隨著外界施加的電壓逐漸下降並趨於穩定。後續在查閱相關生物資料時,意外發現生物觀感中的受環境的適應行為,與此元件受電壓反應後不敏感有著極高相似之處。舉個例子,冬天洗熱水澡,一開始覺得熱水很熱,但幾分鐘後就覺得還好,這就是觀感適應的具體現象。由於這樣簡單的觀察,才開始研究是否能利用此特性來進階模仿生物的各項關鍵表現,進而賦予元件感知能力。

除了生物適應,由於該元件具有記憶訊號的特性,因此生物的疲勞與閥值等特性也被一一仿真。這項工作的實現,對單一元件即能賦予傳統壓力感測器等生物觀感特性,甚至能延伸應用到其他觀感,如溫度、光線等,具有非凡的應用價值。

林彥甫副教授指出,「這項工作能夠為二維半導體元件,在先進的仿生機器領域的開發,樹立一個有意義的典範」。最後,林彥甫副教授特別強調這樣研究成果實屬不易,感謝一群在興大環境共同努力、能互相砥礪的實驗室研究夥伴與成員,這群以興大、清大為背景的成員,用實際行動力證明了本土團隊價值,並做到與全世界接軌的研究品質。



仿生材料開發新突破!中興大學用二維材料賦予元件感知能力

稿源:2021-03-05/ETtoday新聞雲/崔至雲

中興大學與清華大學共組的團隊,利用二維材料打造出新型態的電子元件,讓仿生材料能像人類一樣擁有適應和疲勞等生物特徵,未來在機器人、義肢皮膚、智慧電子和人機介面等領域具有極大的應用潛力。

研究團隊由中興大學物理系兼奈米所副教授林彥甫、醫學工程所副教授林淑萍、材料工程系副教授賴盈至與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邱博文、博士後研究員李克駿組成。

團隊指出,仿生人工智能開發過程中,如何給予元件感知觸覺功能是重要難題之一,如同像人一般的適應、疲勞等生物感官特徵,在傳統元件中是難以實現的,而研究團隊巧妙利用二維材料的特性賦予冰冷元件類生物般的感知能力。

李克駿表示,近年來由於二維半導體材料具有光、電訊號上突破性優勢,被視為能取代傳統「矽」的新世代材料,二維半導體材料由於表面積與體積比例極大,對電流易產生捕捉現象,傳統將其視為一大缺點,研究團隊反其道而行,借助該特性開發並實現具生物感觀特性之元件。

研究團隊指出,該工作的發想完全是巧合。在觀察二維半導體元件特性時,發現元件的電流會隨著外界施加的電壓逐漸下降並趨於穩定。後續在查閱相關生物資料時,意外發現生物觀感中的受環境的適應行為,與此元件受電壓反應後不敏感有著極高相似之處。舉個例子,冬天洗熱水澡,一開始覺得熱水很熱,但幾分鐘後就覺得還好,這就是觀感適應的具體現象。由於這樣簡單的觀察,才開始研究是否能利用此特性來進階模仿生物的各項關鍵表現,進而賦予元件感知能力。

除了生物適應,由於該元件具有記憶訊號的特性,因此生物的疲勞與閥值等特性也被一一仿真。這項工作的實現,對單一元件即能賦予傳統壓力感測器等生物觀感特性,甚至能延伸應用到其他觀感,如溫度、光線等,具有非凡的應用價值。

林彥甫指出,「這項工作能夠為二維半導體元件,在先進的仿生機器領域的開發,樹立一個有意義的典範」。最後,林彥甫副教授特別強調這樣研究成果實屬不易,感謝一群在興大環境共同努力、能互相砥礪的實驗室研究夥伴與成員,這群以興大、清大為背景的成員,用實際行動力證明了本土團隊價值,並做到與全世界接軌的研究品質。研究成果於今(2021)年3月發表於國際知名出版社Cell Press的重要材料期刊,《物質 Matter》。



用二維材料打造更像人的仿生機器,興大、清華聯手賦予元件感知能力

稿源:2021-03-09/科技新報/ 侯冠州

仿生材料開發有了新突破。國立中興大學和清華大學合作,雙方共組的團隊利用二維材料打造出新型態的電子元件,讓仿生材料能像人類一樣擁有適應和疲勞等生物特徵,未來在機器人、義肢皮膚、智慧電子和人機介面等領域具有極大的應用潛力。同時,團隊研究成果也已在 3 月發表於國際知名出版社 Cell Press 的重要材料期刊「物質 Matter」。

此研究第一作者博士後研究員李克駿表示,近年來由於二維半導體材料具有光、電訊號上突破性優勢,被視為能取代傳統「矽」的新世代材料;二維半導體材料由於表面積與體積比例極大,對電流易產生捕捉現象,傳統將其視為一大缺點,研究團隊反其道而行,借助該特性開發並實現具生物感觀特性之元件。

國立中興大學物理系兼奈米所林彥甫副教授則指出,這項研究能夠為二維半導體元件,在先進的仿生機器領域的開發,樹立一個有意義的典範。

事實上,在仿生人工智能開發過程中,如何給予元件感知觸覺功能是重要難題之一。如同像人一般的適應、疲勞等生物感官特徵,在傳統元件中是難以實現的,而研究團隊巧妙利用二維材料的特性賦予冰冷元件類生物般的感知能力。

研究團隊指出,該工作的發想完全是巧合。在觀察二維半導體元件特性時,發現元件的電流會隨著外界施加的電壓逐漸下降並趨於穩定,後續在查閱相關生物資料時,意外發現生物觀感中的受環境的適應行為,與此元件受電壓反應後不敏感有著極高相似之處。

舉例來說,冬天洗熱水澡,一開始覺得熱水很熱,但幾分鐘後就覺得還好,這就是觀感適應的具體現象。由於這樣簡單的觀察,才開始研究是否能利用此特性來進階模仿生物的各項關鍵表現,進而賦予元件感知能力。

另外,除了生物適應,由於該元件具有記憶訊號的特性,因此生物的疲勞與閥值等特性也被一一仿真。這項工作的實現,對單一元件即能賦予傳統壓力感測器等生物觀感特性,甚至能延伸應用到其他觀感,如溫度、光線等,具有非凡的應用價值。
研究團隊國立中興大學物理系兼奈米所林彥甫副教授(後右1)、生醫工程研究所林淑萍副教授(前左)、材料工程系賴盈至副教授(後中)、李克駿博士後研究員(前右)等。

研究團隊國立中興大學物理系兼奈米所林彥甫副教授(後右1)、生醫工程研究所林淑萍副教授(前左)、材料工程系賴盈至副教授(後中)、李克駿博士後研究員(前右)等。

研究團隊國立中興大學物理系兼奈米所林彥甫副教授(右1)、生醫工程研究所林淑萍副教授(前中)、材料工程系賴盈至副教授(後中)、李克駿博士後研究員(左1)等。

研究團隊國立中興大學物理系兼奈米所林彥甫副教授(右1)、生醫工程研究所林淑萍副教授(前中)、材料工程系賴盈至副教授(後中)、李克駿博士後研究員(左1)等。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