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作物健康才有食安,植物醫師守護全民健康

【媒體報導】作物健康才有食安,植物醫師守護全民健康

更新時間:2021-06-16 14:24:07 / 張貼時間:2021-06-16 08:09:13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豐年雜誌
1,553
稿源:2021-06-16/豐年雜誌

口述/詹富智 採訪.整理/陳慧萍 攝影/黃毛

臺灣地處亞熱帶,病蟲害問題嚴重,近年的極端氣候,更是讓許多不該出現在我們這區域的病蟲害越來越常見。而臺灣農民只要作物發生問題,總是習慣去找農藥店解決,導致有很長一段時間,臺灣農藥單位面積使用量在全世界是數一數二。

坊間常見的農藥店,一般來說極少有經過專業訓練,經常不分病害輕重大小,就直接推薦農民使用多種農藥以涵蓋不同的症狀,造成農藥使用氾濫。事實上,很多作物發生問題,只是微量元素缺乏或環境因素造成,根本不需要用藥即可解決。植物醫師的重要性就在於此,人生病需要看醫生,動物生病應該看獸醫,作物出現問題,當然也需要專業的協助。經由植物醫師的正確診斷,協助農民精準用藥或改善栽培環境,可避免農藥濫用問題。

隨著經濟發展,臺灣社會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問題,也讓農藥殘留量的檢測,經常成為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我認為食安不僅要做好檢測端,更重要的毋寧是在生產端,如果在作物生產階段,農民就獲得植物醫師適當協助,發生問題時,可以正確用藥即時解決危害,或有些時候根本不需要用藥,只要改善作物營養狀況即可,那樣作物在生產階段就會是健康的,到餐桌自然也會是安全的。

目前植物醫師尚在立法階段,農民還不習慣作物生病要看醫師,也有人認為植醫服務要收費,農民不太可能接受,但我認為,植物醫師提供專業服務,對農民來說經濟效益是顯而易見的,例如原本使用5支農藥,經過植醫診斷,可能只剩下1支或甚至不需要購買農藥,節省下來的經費會很有感;且使用對的藥物,作物可以很快恢復健康,反之沒有對症下藥,對作物也可能造成損傷。現在已經有許多大型農場,願意自費到植物教學醫院尋求專業協助,他們已體會到,經過植物醫師鑑定並開設處方,對生產效益幫助非常大。當然制度開始之初,政府可以考慮適度補助看診費,推廣小農找植物醫師看診,不僅對作物有幫助,也能真正落實政府推動的農藥實名制。

植物醫師的專業養成,我認為必須具備整合性的專業能力,從作物栽培到病蟲害的診斷鑑定、防治,以及土壤、肥料、植物營養等問題,還有生物性、非生物性因素的判斷等等,缺一不可。因此2012年我擔任植病系系主任,協助起草國立中興大學植物醫學暨安全農業碩士學位學程時,就將這些面向的課程都設計進去。中興大學有臺灣歷史最悠久的農學院,擁有所有植醫養成需要的科系,推動植醫制度,中興大學責無旁貸,當時的農學院黃振文院長特別交代我說,植物醫師是未來的趨勢,一定要全力推動。

近年植物醫師立法進度,在農委會陳吉仲主委大力支持下,走得比過去20年快非常多,政府也推出許多相關政策,例如化學農藥十年減半、農藥實名制,以及有害生物整合管理(IPM)等,植物醫師都將扮演關鍵角色,不僅對作物的生產效益發揮很大貢獻,更能守護民眾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植物醫師制度建立後,會有更多學校開設植物醫學相關系所,可以延攬更多優秀人才進來服務。未來植物醫院開業後,將依照市場機制運作,做得好的規模會越來越大,也會有更多需求被創造,不僅作物栽培,都市景觀園藝、綠建築等,也都需要病蟲害、植物營養相關專業;只要制度上路,相信植物醫師的發展會越快越成熟。

客座總編輯|詹富智 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院長
美國康乃爾大學植物病理學系博士、國立中興大學終身特聘教授,曾任中華植物保護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植物病理學會理事長、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主任、植物醫學暨安全農業碩士學位學程主任。

更多內容詳見《豐年雜誌》2021年6月號
客座總編輯|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詹富智院長

客座總編輯|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詹富智院長

《豐年雜誌》2021年6月號介紹興大植物教學醫院

《豐年雜誌》2021年6月號介紹興大植物教學醫院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