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組】台灣種子太空旅行200天返回地球 開放中小學參與徵選栽種
更新時間:2021-07-19 09:57:33 /
張貼時間:2021-07-12 10:37:29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秘書室媒體公關組
1,979
由台灣選送出去的種子在太空經歷200天的旅行後,已於7月10日午間返回地球,此批太空種子將開放高中職、國中、國小參與栽種,即日起至8月15日開放學校報名參與徵選,入圍之學校可獲得上過太空與未上太空之同品種種子進行栽種比較,報名網址:http://nchu.cc/33pNt。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和國立中興大學農資院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 共同合作,參與亞洲種子計畫(Asia Herb in Space;AHiS),去年10月選送出番椒(甜椒)、姬蝴蝶蘭、臺灣藜、向日葵四類種子代表台灣上太空,此批種子返台後,加上日本選送的甜羅勒種子,中興大學農資學院將於8月份舉辦教育推廣研習會,並將太空種子分給參與單位進行研究,以了解太空環境對種子發芽、植株構造及生長型態等性狀可能造成影響,提供學習太空生物學的機會。
中興大學農資院擁有作物學專業師資,由詹富智院長帶領農藝系楊靜瑩教授,園藝系宋妤教授及陳彥銘助理教授,植病系王智立副教授擔負此教育推廣及研究之重任。太空種子推廣教育活動分為國小,國中,高中職三組,以栽培作物的條件及難易度來區分,分別栽植甜羅勒、臺灣藜及番椒、姬蝴蝶蘭。三個組別分別賦予不同的觀察任務,期能藉由學校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觀察與討論,開啟對作物栽培與太空科學的學習興趣。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表示,栽培研究與資料收集整理約需要3個月,各參加學校需要繳交成果報告書與海報予中興大學參加評比,入圍團隊可獲得參訪太空中心的機會,深入了解太空科學研究之精要。興大預定將於明(2022)年2月舉辦「臺灣種子太空旅行計畫教育成果展」,邀請入圍團隊成果發表,經評審得獎者,將公開表揚並頒予獎金及獎狀。
期待藉由此活動帶領學子從我們的土地開始探索並將視野拓展至太空,藉由作物栽培的引導,除認識植物生長及太空科學的知識外,更可開啟學生對於未來於太空發展農業之思考,期能培育新一代多元學習之全方位人才。
※太空人在太空栽種相關照片及影片(資料來源JAXA網站):
https://humans-in-space.jaxa.jp/en/biz-lab/news/detail/001220.html#0216
台灣首次登上太空的種子返回地球了!台灣去年應邀參與「太空種子亞洲未來」科學計畫,首度送上包括姬蝴蝶蘭等台灣種子送到國際太空站(ISS),研究太空環境對植物的影響;這批種子經歷200天的太空旅行後,10日回到地球,負責計畫的中興大學指出,將甄選高中、國中、國小參與栽種研究計畫,獲選學校就能獲得難得的「太空種子」,跟沒上過太空的「地球種子」一起栽種,研究兩者生長是否有所不同。
中興大學去年應國家太空中心邀請,參與太空中心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 的「太空種子亞洲未來」免費科學計畫,將種子送到國際太空站(ISS),研究太空環境對植物的影響,這也是台灣首度參與種子上太空計畫。
興大農資學院選擇包括台灣原生種的姬蝴蝶蘭、原住民傳統作物台灣藜、常見園藝作物的向日葵種子及農試所負責選擇的番椒等4種植物種子,去年7月底種子送達日本、轉達美國後,10月上太空。
興大指出,這項計畫是將種子放上太空後靜置不拆封、不種,經歷太空旅行後再原封不動送回地球及台灣,興大再將上過太空的種子實際栽種,探討太空中微重力、高輻射的環境對種子生長有何影響。除台灣外,另有9國參與、提供16種植物種子上太空。
興大指出,台灣選送的種子在太空經歷200天的旅行後,已於7月10日午間返回地球,預計8月前可望送回台灣,除興大進行研究外,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將於8月份舉辦教育推廣研習會,並將太空種子分給參與單位進行研究,以了解太空環境對種子發芽、植株構造及生長型態等性狀可能造成影響。
此外,為推廣太空科學教育,包括高中職、國中、國小學生也有機會栽種到台灣首度上過太空的「太空種子」,學習太空生物學。
興大指出,即日起至8月15日開放學校報名徵選,入圍之學校可獲得上過太空與未上太空之同品種種子進行栽種比較。
不過,興大指出,因為上太空不易,當時僅能選送台灣藜10公克、姬蝴蝶蘭1公克、向日葵20公克,農試所選送番椒16公克種子數,因數量極有限,以栽培作物的條件及難易度來區分,高中將種植研究姬蝴蝶蘭種子,國中種植番椒、台灣藜。
因這次計畫中日本進行在太空中種植日本選送的甜羅勒種子,日本會送7千多顆未上太空的甜羅勒種子給台灣,國小組則將種植這批「甜羅勒地球種子」,作太空上種植甜羅勒的對照。
興大指出,3個學生組別分別賦予不同的觀察任務,期能藉由學校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觀察與討論,開啟對作物栽培與太空科學的學習興趣。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表示,學校執行栽培研究計畫後,包括資料收集整理約需要3個月,各校需要繳交成果報告書與海報予中興大學參加評比,入圍團隊可獲得參訪太空中心的機會,並預定在明年(2022)年2月舉辦「台灣種子太空旅行計畫教育成果展」,邀請入圍團隊進行成果發表,經評審得獎者,將公開表揚並頒予獎金及獎狀。
台灣去年參與亞洲種子計畫,挑選4種台灣種子到國際太空站(ISS),經歷200天的太空旅行後,種子10日返回地球,中興大學今天徵選高中職、國中小學生參與栽種計畫。
中興大學去年應國家太空中心邀請,參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亞洲種子計畫(Asia Herb in Space;AHiS),將種子送到國際太空站,研究太空環境對植物的影響。
各國依據2原則挑選種子,一是特有種或具有特殊象徵,二為作物。中興大學多次與農試所專家討論,去年10月選出番椒(甜椒)、姬蝴蝶蘭、台灣藜、向日葵等4類種子代表台灣上太空。去年7月底種子送達日本、轉達美國後,10月上太空,這批種子在太空經200天的旅行後,7月10日午間返回地球。
中興大學表示,該批太空種子返台後,將開放高中職種植姬蝴蝶蘭、國中栽種台灣藜、番椒,即日起至8月15日開放學校報名參與徵選,入圍的學校可獲得上過太空的種子與未上太空的同品種種子進行栽種比較。因向日葵種子量少留作研究用。
日本在此次計劃中在太空中種植甜羅勒種子,日本也贈送7000多顆未上太空的甜羅勒種子給台灣,國小組則將種植甜羅勒的地球種子,作為太空上種植甜羅勒的對照。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將在8月份舉辦教育推廣研習會,並將太空種子分給參與單位進行研究,以了解太空環境對種子發芽、植株構造及生長型態等性狀可能造成影響。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表示,入圍團隊可獲得參訪太空中心的機會,深入了解太空科學研究的精要。預定2022 年2月舉辦「台灣種子太空旅行計畫教育成果展」,邀請入圍團隊成果發表,經評審得獎者,將公開表揚並頒予獎金及獎狀。(編輯:陳清芳)1100712
由台灣選送出去的種子在太空經歷200天的旅行後,已於7月10日午間返回地球,此批太空種子將開放高中職、國中、國小參與栽種,即日起至8月15日開放學校報名參與徵選,入圍之學校可獲得上過太空與未上太空之同品種種子進行栽種比較,報名網址:http://nchu.cc/33pNt。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和國立中興大學農資院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 共同合作,參與亞洲種子計畫(Asia Herb in Space;AHiS),去年10月選送出番椒(甜椒)、姬蝴蝶蘭、臺灣藜、向日葵四類種子代表台灣上太空,此批種子返台後,加上日本選送的甜羅勒種子,中興大學農資學院將於8月份舉辦教育推廣研習會,並將太空種子分給參與單位進行研究,以了解太空環境對種子發芽、植株構造及生長型態等性狀可能造成影響,提供學習太空生物學的機會。
中興大學農資院擁有作物學專業師資,由詹富智院長帶領農藝系楊靜瑩教授,園藝系宋妤教授及陳彥銘助理教授,植病系王智立副教授擔負此教育推廣及研究之重任。太空種子推廣教育活動分為國小,國中,高中職三組,以栽培作物的條件及難易度來區分,分別栽植甜羅勒、臺灣藜及番椒、姬蝴蝶蘭。三個組別分別賦予不同的觀察任務,期能藉由學校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觀察與討論,開啟對作物栽培與太空科學的學習興趣。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表示,栽培研究與資料收集整理約需要3個月,各參加學校需要繳交成果報告書與海報予中興大學參加評比,入圍團隊可獲得參訪太空中心的機會,深入了解太空科學研究之精要。興大預定將於明(2022)年2月舉辦「臺灣種子太空旅行計畫教育成果展」,邀請入圍團隊成果發表,經評審得獎者,將公開表揚並頒予獎金及獎狀。
期待藉由此活動帶領學子從我們的土地開始探索並將視野拓展至太空,藉由作物栽培的引導,除認識植物生長及太空科學的知識外,更可開啟學生對於未來於太空發展農業之思考,期能培育新一代多元學習之全方位人才。
※太空人在太空栽種相關照片及影片(資料來源JAXA網站):
https://humans-in-space.jaxa.jp/en/biz-lab/news/detail/001220.html#0216
訊息來源:國立中興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96132.aspx
國立中興大學參加「太空種子亞洲計畫」,共選出甜椒、姬蝴蝶蘭、台灣藜、向日葵等4種代表台灣的種子,去年10月送上太空,經過長達200天旅行,這些種子於本月10日返抵地球,興大近日將公開徵選各級學校栽種,試試看上過太空的種子會不會比沒上太空的長得好?
中興大學指出,此計畫是農資院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合作,共有來自世界10個國家、16種植物種子選送太空,其中,台灣選送4種種子、再加上日本選送的甜羅勒,皆是以不拆封、不栽種的方式到太空旅行後回到地球。
向日葵留研究室 自行觀察
這4個品種的植物,姬蝴蝶蘭為台灣原生種、突變紀錄相當少,且其突變後染色體變異與植物特徵關聯性不清楚,透過選送太空的方式,盼了解其種子是否可能受到太空重力、濕度等影響產生變化。台灣藜也是台灣原生種作物,目前對於其研究較少。
向日葵則是常見的園藝作物,容易觀察與研究,農資院強調,依照規定,台灣選送的4種種子總重量不得超過50公克,而其中又以向日葵的種子重量較重,也因此數量較少,未來傾向將向日葵留在研究室內自行栽種、研究,不會提供給各級學校。
這批種子去年被送到日本後、轉送至美國,原本預定在太空站放置至今年2月後返回地球,但因太空任務的影響,直到7月10日才返抵地球。興大表示,將開放給高中職、國中與國小學生栽種,即日起並將開放各學校報名徵選。
高中職組 規畫種姬蝴蝶蘭
目前規畫由高中職組栽種姬蝴蝶蘭、國中組栽種台灣藜與甜椒,這些學生分別都可栽種上過太空的、沒上過太空的種子,藉以比較兩者生長的差異?太空環境對種子發芽、植株構造及生長會不會造成影響?此外,因日本將贈送台灣7000棵為上過太空的甜羅勒種子,屆時也會開放學校種植。
預計8月將舉辦教育推廣研習會,未來也會以栽種難易度與種植條件區分,因栽培研究、資料收集預計約需3個月時間,參加的學校必須要繳交成果報告書並做評比,入圍團隊將有機會參訪太空中心。
台灣去年參與亞洲種子計畫,挑選4種台灣種子到國際太空站(ISS),經歷200天的太空旅行後,種子10日返回地球,中興大學今天徵選高中職、國中小學生參與栽種計畫。
中興大學去年應國家太空中心邀請,參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亞洲種子計畫,將種子送到國際太空站,研究太空環境對植物的影響。
各國依據2原則挑選種子,一是特有種或具有特殊象徵,二為作物。中興大學多次與農試所專家討論,去年10月選出番椒(甜椒)、姬蝴蝶蘭、台灣藜、向日葵等4類種子代表台灣上太空。去年7月底種子送達日本、轉達美國後,10月上太空,這批種子在太空經200天的旅行後,7月10日午間返回地球。
中興大學表示,該批太空種子返台後,將開放高中職種植姬蝴蝶蘭、國中栽種台灣藜、番椒,即日起至8月15日開放學校報名參與徵選,入圍的學校可獲得上過太空的種子與未上太空的同品種種子進行栽種比較。因向日葵種子量少留作研究用。
日本在此次計劃中在太空中種植甜羅勒種子,日本也贈送7000多顆未上太空的甜羅勒種子給台灣,國小組則將種植甜羅勒的地球種子,作為太空上種植甜羅勒的對照。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將在8月份舉辦教育推廣研習會,並將太空種子分給參與單位進行研究,以了解太空環境對種子發芽、植株構造及生長型態等性狀可能造成影響。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表示,入圍團隊可獲得參訪太空中心的機會,深入了解太空科學研究的精要。預定2022 年2月舉辦「台灣種子太空旅行計畫教育成果展」,邀請入圍團隊成果發表,經評審得獎者,將公開表揚並頒予獎金及獎狀。
台灣去年(2020年) 參與亞洲種子計畫,挑選4種台灣種子到國際太空站(ISS),經歷200天的太空旅行後,這些種子於7月10日返回地球,中興大學日前(7/12) 宣布將徵選高中職、國中小學生參與栽種計畫。
中興大學去年應國家太空中心邀請,參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亞洲種子計畫(Asia Herb in Space;AHiS),將種子送到國際太空站,研究太空環境對植物的影響。
各國依據2原則挑選種子,一是特有種或具有特殊象徵,二為作物。
中興大學多次與農試所專家討論,去年10月選出番椒(甜椒)、姬蝴蝶蘭、台灣藜、向日葵等4類種子代表台灣上太空。
去年7月底種子送達日本、轉達美國後,10月上太空,這批種子在太空經200天的旅行後,7月10日午間返回地球 (上圖為中興大學預先發布的時程表) 。
中興大學表示,該批太空種子返台後,將開放高中職種植姬蝴蝶蘭、國中栽種台灣藜、番椒,即日起至8月15日開放學校報名參與徵選,入圍的學校可獲得上過太空的種子與未上太空的同品種種子進行栽種比較。因向日葵種子量少留作研究用。
中央社報導,日本在此次計劃中在太空中種植甜羅勒種子 (basil seeds),日本也贈送7000多顆未上太空的甜羅勒種子給台灣,國小組將種植甜羅勒的地球種子,作為太空上種植甜羅勒的對照。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將在8月份舉辦教育推廣研習會,並將太空種子分給參與單位進行研究,以了解太空環境對種子發芽、植株構造及生長型態等性狀可能造成影響。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表示,入圍團隊可獲得參訪太空中心的機會,深入了解太空科學研究的精要。預定2022 年2月舉辦「台灣種子太空旅行計畫教育成果展」,邀請入圍團隊成果發表,經評審得獎者,將公開表揚並頒予獎金及獎狀。
詳細報名辦法
由台灣選送出去的種子在太空經歷二百天的旅行後,已於七月十日午間返回地球,此批太空種子將開放高中職、國中、國小參與栽種,即日起至八月十五日開放學校報名參與徵選,入圍之學校可獲得上過太空與未上太空之同品種種子進行栽種比較。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和國立中興大學農資院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共同合作,參與亞洲種子計畫(Asia Herbin Space;AHiS),去年十月選送出番椒(甜椒)、姬蝴蝶蘭、臺灣藜、甜羅勒四類種子代表台灣上太空,此批種子返台後,中興大學農資學院將於八月份舉辦教育推廣研習會,並將太空種子分給參與單位進行研究,以了解太空環境對種子發芽、植株構造及生長型態等性狀可能造成影響,提供學習太空生物學的機會。
中興大學農資院擁有作物學專業師資,由詹富智院長帶領農藝系楊靜瑩教授,園藝系宋妤教授及陳彥銘助理教授,植病系王智立副教授擔負此教育推廣及研究之重任。太空種子推廣教育活動分為國小,國中,高中職三組,以栽培作物的條件及難易度來區分,分別栽植甜羅勒、臺灣藜及番椒、姬蝴蝶蘭。三個組別分別賦予不同的觀察任務,期能藉由學校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觀察與討論,開啟對作物栽培與太空科學的學習興趣。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表示,栽培研究與資料收集整理約需要三個月,各參加學校需要繳交成果報告書與海報予中興大學參加評比,入圍團隊可獲得參訪太空中心的機會,深入了解太空科學研究之精要。興大預定將於明(二○二二)年二月舉辦「臺灣種子太空旅行計畫教育成果展」,邀請入圍團隊成果發表,經評審得獎者,將公開表揚並頒予獎金及獎狀。期待藉由此活動帶領學子從我們的土地開始探索並將視野拓展至太空,藉由作物栽培的引導,除認識植物生長及太空科學的知識外,更可開啟學生對於未來於太空發展農業之思考,期能培育新一代多元學習之全方位人才。
台灣去年應邀參與「太空種子亞洲未來」科學計畫,首度送上太空的種子包括將姬蝴蝶蘭等4類種子,歷經200天的太空旅行、10日返回地球。負責該計畫的中興大學指出,將甄選國、高中及小學參與栽種計畫,獲選學校能獲得「太空種子」,與沒上過太空的種子一起栽種,比較兩者生長是否有差異。
中興大學與國實院國家太空中心、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機構(JAXA)共同合作,進行亞洲種子計畫(AHiS),於2020年10月將種子送到國際太空站(ISS);興大農資院共挑選番椒、姬蝴蝶蘭、臺灣藜、向日葵等四類種子上太空,這也是台灣首度參與種子上太空計畫。
據興大指出,這項計畫是將種子放上太空後靜置不拆封、不種,經歷太空旅行後再原封不動送回地球及台灣;興大將對上過太空的種子進行實際栽種,探討太空中微重力、高輻射的環境,對種子生長有何影響;這次計畫共有10國、提供16項種子參與太空計畫。
歷經太空旅行200天,種子已於7月10日午間返回地球,預計8月前送回台灣;興大農資學院將於8月舉辦教育推廣研習會,種子將分送單位研究太空環境對種子發芽、植株構造,及生長型態等影響。
為推廣太空科學教育,即日起至8月15日開放高中職、國中、國小學生報名,入圍之學校,可獲得上過太空與未上太空之同品種種子進行栽種比較。因種子數量有限,將以作物栽培條件及難易度,由高中研究姬蝴蝶蘭種子、國中研究番椒及台灣藜。
興大指出,此次計畫中,日本將研究選送的甜羅勒種子,另送7千多顆未上太空的甜羅勒種子給台灣,由國小組進行栽種,作為與上過太空的甜羅勒種子之對照。透過三級組別,期能在學校教師指導下,與學生的觀察討論中,開啟對作物栽培與太空科學的學習興趣。興大並預定於2022年2月舉辦「台灣種子太空旅行計畫教育成果展」。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和國立中興大學農資院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 共同合作,參與亞洲種子計畫(Asia Herb in Space;AHiS),去年10月選送出番椒(甜椒)、姬蝴蝶蘭、臺灣藜、向日葵四類種子代表台灣上太空,此批種子返台後,加上日本選送的甜羅勒種子,中興大學農資學院將於8月份舉辦教育推廣研習會,並將太空種子分給參與單位進行研究,以了解太空環境對種子發芽、植株構造及生長型態等性狀可能造成影響,提供學習太空生物學的機會。
中興大學農資院擁有作物學專業師資,由詹富智院長帶領農藝系楊靜瑩教授,園藝系宋妤教授及陳彥銘助理教授,植病系王智立副教授擔負此教育推廣及研究之重任。太空種子推廣教育活動分為國小,國中,高中職三組,以栽培作物的條件及難易度來區分,分別栽植甜羅勒、臺灣藜及番椒、姬蝴蝶蘭。三個組別分別賦予不同的觀察任務,期能藉由學校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觀察與討論,開啟對作物栽培與太空科學的學習興趣。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表示,栽培研究與資料收集整理約需要3個月,各參加學校需要繳交成果報告書與海報予中興大學參加評比,入圍團隊可獲得參訪太空中心的機會,深入了解太空科學研究之精要。興大預定將於明(2022)年2月舉辦「臺灣種子太空旅行計畫教育成果展」,邀請入圍團隊成果發表,經評審得獎者,將公開表揚並頒予獎金及獎狀。
期待藉由此活動帶領學子從我們的土地開始探索並將視野拓展至太空,藉由作物栽培的引導,除認識植物生長及太空科學的知識外,更可開啟學生對於未來於太空發展農業之思考,期能培育新一代多元學習之全方位人才。
※太空人在太空栽種相關照片及影片(資料來源JAXA網站):
https://humans-in-space.jaxa.jp/en/biz-lab/news/detail/001220.html#0216
栽植「太空種子」 興大甄選中小學參與
稿源:2021-07/12/自由時報 /蘇孟娟台灣首次登上太空的種子返回地球了!台灣去年應邀參與「太空種子亞洲未來」科學計畫,首度送上包括姬蝴蝶蘭等台灣種子送到國際太空站(ISS),研究太空環境對植物的影響;這批種子經歷200天的太空旅行後,10日回到地球,負責計畫的中興大學指出,將甄選高中、國中、國小參與栽種研究計畫,獲選學校就能獲得難得的「太空種子」,跟沒上過太空的「地球種子」一起栽種,研究兩者生長是否有所不同。
中興大學去年應國家太空中心邀請,參與太空中心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 的「太空種子亞洲未來」免費科學計畫,將種子送到國際太空站(ISS),研究太空環境對植物的影響,這也是台灣首度參與種子上太空計畫。
興大農資學院選擇包括台灣原生種的姬蝴蝶蘭、原住民傳統作物台灣藜、常見園藝作物的向日葵種子及農試所負責選擇的番椒等4種植物種子,去年7月底種子送達日本、轉達美國後,10月上太空。
興大指出,這項計畫是將種子放上太空後靜置不拆封、不種,經歷太空旅行後再原封不動送回地球及台灣,興大再將上過太空的種子實際栽種,探討太空中微重力、高輻射的環境對種子生長有何影響。除台灣外,另有9國參與、提供16種植物種子上太空。
興大指出,台灣選送的種子在太空經歷200天的旅行後,已於7月10日午間返回地球,預計8月前可望送回台灣,除興大進行研究外,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將於8月份舉辦教育推廣研習會,並將太空種子分給參與單位進行研究,以了解太空環境對種子發芽、植株構造及生長型態等性狀可能造成影響。
此外,為推廣太空科學教育,包括高中職、國中、國小學生也有機會栽種到台灣首度上過太空的「太空種子」,學習太空生物學。
興大指出,即日起至8月15日開放學校報名徵選,入圍之學校可獲得上過太空與未上太空之同品種種子進行栽種比較。
不過,興大指出,因為上太空不易,當時僅能選送台灣藜10公克、姬蝴蝶蘭1公克、向日葵20公克,農試所選送番椒16公克種子數,因數量極有限,以栽培作物的條件及難易度來區分,高中將種植研究姬蝴蝶蘭種子,國中種植番椒、台灣藜。
因這次計畫中日本進行在太空中種植日本選送的甜羅勒種子,日本會送7千多顆未上太空的甜羅勒種子給台灣,國小組則將種植這批「甜羅勒地球種子」,作太空上種植甜羅勒的對照。
興大指出,3個學生組別分別賦予不同的觀察任務,期能藉由學校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觀察與討論,開啟對作物栽培與太空科學的學習興趣。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表示,學校執行栽培研究計畫後,包括資料收集整理約需要3個月,各校需要繳交成果報告書與海報予中興大學參加評比,入圍團隊可獲得參訪太空中心的機會,並預定在明年(2022)年2月舉辦「台灣種子太空旅行計畫教育成果展」,邀請入圍團隊進行成果發表,經評審得獎者,將公開表揚並頒予獎金及獎狀。
台灣種子太空旅行200天重返地球 興大徵選栽種者
稿源:2021-07-12/中央社/趙麗妍台灣去年參與亞洲種子計畫,挑選4種台灣種子到國際太空站(ISS),經歷200天的太空旅行後,種子10日返回地球,中興大學今天徵選高中職、國中小學生參與栽種計畫。
中興大學去年應國家太空中心邀請,參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亞洲種子計畫(Asia Herb in Space;AHiS),將種子送到國際太空站,研究太空環境對植物的影響。
各國依據2原則挑選種子,一是特有種或具有特殊象徵,二為作物。中興大學多次與農試所專家討論,去年10月選出番椒(甜椒)、姬蝴蝶蘭、台灣藜、向日葵等4類種子代表台灣上太空。去年7月底種子送達日本、轉達美國後,10月上太空,這批種子在太空經200天的旅行後,7月10日午間返回地球。
中興大學表示,該批太空種子返台後,將開放高中職種植姬蝴蝶蘭、國中栽種台灣藜、番椒,即日起至8月15日開放學校報名參與徵選,入圍的學校可獲得上過太空的種子與未上太空的同品種種子進行栽種比較。因向日葵種子量少留作研究用。
日本在此次計劃中在太空中種植甜羅勒種子,日本也贈送7000多顆未上太空的甜羅勒種子給台灣,國小組則將種植甜羅勒的地球種子,作為太空上種植甜羅勒的對照。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將在8月份舉辦教育推廣研習會,並將太空種子分給參與單位進行研究,以了解太空環境對種子發芽、植株構造及生長型態等性狀可能造成影響。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表示,入圍團隊可獲得參訪太空中心的機會,深入了解太空科學研究的精要。預定2022 年2月舉辦「台灣種子太空旅行計畫教育成果展」,邀請入圍團隊成果發表,經評審得獎者,將公開表揚並頒予獎金及獎狀。(編輯:陳清芳)1100712
台灣種子太空旅行200天返回地球 開放中小學參與徵選栽種
稿源:2021-07-13/中央社由台灣選送出去的種子在太空經歷200天的旅行後,已於7月10日午間返回地球,此批太空種子將開放高中職、國中、國小參與栽種,即日起至8月15日開放學校報名參與徵選,入圍之學校可獲得上過太空與未上太空之同品種種子進行栽種比較,報名網址:http://nchu.cc/33pNt。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和國立中興大學農資院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 共同合作,參與亞洲種子計畫(Asia Herb in Space;AHiS),去年10月選送出番椒(甜椒)、姬蝴蝶蘭、臺灣藜、向日葵四類種子代表台灣上太空,此批種子返台後,加上日本選送的甜羅勒種子,中興大學農資學院將於8月份舉辦教育推廣研習會,並將太空種子分給參與單位進行研究,以了解太空環境對種子發芽、植株構造及生長型態等性狀可能造成影響,提供學習太空生物學的機會。
中興大學農資院擁有作物學專業師資,由詹富智院長帶領農藝系楊靜瑩教授,園藝系宋妤教授及陳彥銘助理教授,植病系王智立副教授擔負此教育推廣及研究之重任。太空種子推廣教育活動分為國小,國中,高中職三組,以栽培作物的條件及難易度來區分,分別栽植甜羅勒、臺灣藜及番椒、姬蝴蝶蘭。三個組別分別賦予不同的觀察任務,期能藉由學校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觀察與討論,開啟對作物栽培與太空科學的學習興趣。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表示,栽培研究與資料收集整理約需要3個月,各參加學校需要繳交成果報告書與海報予中興大學參加評比,入圍團隊可獲得參訪太空中心的機會,深入了解太空科學研究之精要。興大預定將於明(2022)年2月舉辦「臺灣種子太空旅行計畫教育成果展」,邀請入圍團隊成果發表,經評審得獎者,將公開表揚並頒予獎金及獎狀。
期待藉由此活動帶領學子從我們的土地開始探索並將視野拓展至太空,藉由作物栽培的引導,除認識植物生長及太空科學的知識外,更可開啟學生對於未來於太空發展農業之思考,期能培育新一代多元學習之全方位人才。
※太空人在太空栽種相關照片及影片(資料來源JAXA網站):
https://humans-in-space.jaxa.jp/en/biz-lab/news/detail/001220.html#0216
訊息來源:國立中興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96132.aspx
上太空台灣種子 徵選學校栽種
稿源:2021-07-13/中國時報/林欣儀國立中興大學參加「太空種子亞洲計畫」,共選出甜椒、姬蝴蝶蘭、台灣藜、向日葵等4種代表台灣的種子,去年10月送上太空,經過長達200天旅行,這些種子於本月10日返抵地球,興大近日將公開徵選各級學校栽種,試試看上過太空的種子會不會比沒上太空的長得好?
中興大學指出,此計畫是農資院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合作,共有來自世界10個國家、16種植物種子選送太空,其中,台灣選送4種種子、再加上日本選送的甜羅勒,皆是以不拆封、不栽種的方式到太空旅行後回到地球。
向日葵留研究室 自行觀察
這4個品種的植物,姬蝴蝶蘭為台灣原生種、突變紀錄相當少,且其突變後染色體變異與植物特徵關聯性不清楚,透過選送太空的方式,盼了解其種子是否可能受到太空重力、濕度等影響產生變化。台灣藜也是台灣原生種作物,目前對於其研究較少。
向日葵則是常見的園藝作物,容易觀察與研究,農資院強調,依照規定,台灣選送的4種種子總重量不得超過50公克,而其中又以向日葵的種子重量較重,也因此數量較少,未來傾向將向日葵留在研究室內自行栽種、研究,不會提供給各級學校。
這批種子去年被送到日本後、轉送至美國,原本預定在太空站放置至今年2月後返回地球,但因太空任務的影響,直到7月10日才返抵地球。興大表示,將開放給高中職、國中與國小學生栽種,即日起並將開放各學校報名徵選。
高中職組 規畫種姬蝴蝶蘭
目前規畫由高中職組栽種姬蝴蝶蘭、國中組栽種台灣藜與甜椒,這些學生分別都可栽種上過太空的、沒上過太空的種子,藉以比較兩者生長的差異?太空環境對種子發芽、植株構造及生長會不會造成影響?此外,因日本將贈送台灣7000棵為上過太空的甜羅勒種子,屆時也會開放學校種植。
預計8月將舉辦教育推廣研習會,未來也會以栽種難易度與種植條件區分,因栽培研究、資料收集預計約需3個月時間,參加的學校必須要繳交成果報告書並做評比,入圍團隊將有機會參訪太空中心。
台灣種子太空旅行200天重返地球 徵選栽種者
稿源:2021-07-13/更生日報台灣去年參與亞洲種子計畫,挑選4種台灣種子到國際太空站(ISS),經歷200天的太空旅行後,種子10日返回地球,中興大學今天徵選高中職、國中小學生參與栽種計畫。
中興大學去年應國家太空中心邀請,參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亞洲種子計畫,將種子送到國際太空站,研究太空環境對植物的影響。
各國依據2原則挑選種子,一是特有種或具有特殊象徵,二為作物。中興大學多次與農試所專家討論,去年10月選出番椒(甜椒)、姬蝴蝶蘭、台灣藜、向日葵等4類種子代表台灣上太空。去年7月底種子送達日本、轉達美國後,10月上太空,這批種子在太空經200天的旅行後,7月10日午間返回地球。
中興大學表示,該批太空種子返台後,將開放高中職種植姬蝴蝶蘭、國中栽種台灣藜、番椒,即日起至8月15日開放學校報名參與徵選,入圍的學校可獲得上過太空的種子與未上太空的同品種種子進行栽種比較。因向日葵種子量少留作研究用。
日本在此次計劃中在太空中種植甜羅勒種子,日本也贈送7000多顆未上太空的甜羅勒種子給台灣,國小組則將種植甜羅勒的地球種子,作為太空上種植甜羅勒的對照。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將在8月份舉辦教育推廣研習會,並將太空種子分給參與單位進行研究,以了解太空環境對種子發芽、植株構造及生長型態等性狀可能造成影響。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表示,入圍團隊可獲得參訪太空中心的機會,深入了解太空科學研究的精要。預定2022 年2月舉辦「台灣種子太空旅行計畫教育成果展」,邀請入圍團隊成果發表,經評審得獎者,將公開表揚並頒予獎金及獎狀。
台灣種子「太空旅行」200天重返地球 中興大學即日起至8/15•徵選校園栽種者
稿源:2021-07-13/台灣英文新聞/宇妍台灣去年(2020年) 參與亞洲種子計畫,挑選4種台灣種子到國際太空站(ISS),經歷200天的太空旅行後,這些種子於7月10日返回地球,中興大學日前(7/12) 宣布將徵選高中職、國中小學生參與栽種計畫。
中興大學去年應國家太空中心邀請,參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亞洲種子計畫(Asia Herb in Space;AHiS),將種子送到國際太空站,研究太空環境對植物的影響。
各國依據2原則挑選種子,一是特有種或具有特殊象徵,二為作物。
中興大學多次與農試所專家討論,去年10月選出番椒(甜椒)、姬蝴蝶蘭、台灣藜、向日葵等4類種子代表台灣上太空。
去年7月底種子送達日本、轉達美國後,10月上太空,這批種子在太空經200天的旅行後,7月10日午間返回地球 (上圖為中興大學預先發布的時程表) 。
中興大學表示,該批太空種子返台後,將開放高中職種植姬蝴蝶蘭、國中栽種台灣藜、番椒,即日起至8月15日開放學校報名參與徵選,入圍的學校可獲得上過太空的種子與未上太空的同品種種子進行栽種比較。因向日葵種子量少留作研究用。
中央社報導,日本在此次計劃中在太空中種植甜羅勒種子 (basil seeds),日本也贈送7000多顆未上太空的甜羅勒種子給台灣,國小組將種植甜羅勒的地球種子,作為太空上種植甜羅勒的對照。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將在8月份舉辦教育推廣研習會,並將太空種子分給參與單位進行研究,以了解太空環境對種子發芽、植株構造及生長型態等性狀可能造成影響。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表示,入圍團隊可獲得參訪太空中心的機會,深入了解太空科學研究的精要。預定2022 年2月舉辦「台灣種子太空旅行計畫教育成果展」,邀請入圍團隊成果發表,經評審得獎者,將公開表揚並頒予獎金及獎狀。
詳細報名辦法
台灣種子旅行太空200天返回地球
稿源:2021-07-17/台灣新生報/王志誠、周貞伶由台灣選送出去的種子在太空經歷二百天的旅行後,已於七月十日午間返回地球,此批太空種子將開放高中職、國中、國小參與栽種,即日起至八月十五日開放學校報名參與徵選,入圍之學校可獲得上過太空與未上太空之同品種種子進行栽種比較。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和國立中興大學農資院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共同合作,參與亞洲種子計畫(Asia Herbin Space;AHiS),去年十月選送出番椒(甜椒)、姬蝴蝶蘭、臺灣藜、甜羅勒四類種子代表台灣上太空,此批種子返台後,中興大學農資學院將於八月份舉辦教育推廣研習會,並將太空種子分給參與單位進行研究,以了解太空環境對種子發芽、植株構造及生長型態等性狀可能造成影響,提供學習太空生物學的機會。
中興大學農資院擁有作物學專業師資,由詹富智院長帶領農藝系楊靜瑩教授,園藝系宋妤教授及陳彥銘助理教授,植病系王智立副教授擔負此教育推廣及研究之重任。太空種子推廣教育活動分為國小,國中,高中職三組,以栽培作物的條件及難易度來區分,分別栽植甜羅勒、臺灣藜及番椒、姬蝴蝶蘭。三個組別分別賦予不同的觀察任務,期能藉由學校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觀察與討論,開啟對作物栽培與太空科學的學習興趣。
中興大學農資學院表示,栽培研究與資料收集整理約需要三個月,各參加學校需要繳交成果報告書與海報予中興大學參加評比,入圍團隊可獲得參訪太空中心的機會,深入了解太空科學研究之精要。興大預定將於明(二○二二)年二月舉辦「臺灣種子太空旅行計畫教育成果展」,邀請入圍團隊成果發表,經評審得獎者,將公開表揚並頒予獎金及獎狀。期待藉由此活動帶領學子從我們的土地開始探索並將視野拓展至太空,藉由作物栽培的引導,除認識植物生長及太空科學的知識外,更可開啟學生對於未來於太空發展農業之思考,期能培育新一代多元學習之全方位人才。
太空種子返臺 興大徵中小學栽種
稿源:2021-07-12/大紀元/黃玉燕台灣去年應邀參與「太空種子亞洲未來」科學計畫,首度送上太空的種子包括將姬蝴蝶蘭等4類種子,歷經200天的太空旅行、10日返回地球。負責該計畫的中興大學指出,將甄選國、高中及小學參與栽種計畫,獲選學校能獲得「太空種子」,與沒上過太空的種子一起栽種,比較兩者生長是否有差異。
中興大學與國實院國家太空中心、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機構(JAXA)共同合作,進行亞洲種子計畫(AHiS),於2020年10月將種子送到國際太空站(ISS);興大農資院共挑選番椒、姬蝴蝶蘭、臺灣藜、向日葵等四類種子上太空,這也是台灣首度參與種子上太空計畫。
據興大指出,這項計畫是將種子放上太空後靜置不拆封、不種,經歷太空旅行後再原封不動送回地球及台灣;興大將對上過太空的種子進行實際栽種,探討太空中微重力、高輻射的環境,對種子生長有何影響;這次計畫共有10國、提供16項種子參與太空計畫。
歷經太空旅行200天,種子已於7月10日午間返回地球,預計8月前送回台灣;興大農資學院將於8月舉辦教育推廣研習會,種子將分送單位研究太空環境對種子發芽、植株構造,及生長型態等影響。
為推廣太空科學教育,即日起至8月15日開放高中職、國中、國小學生報名,入圍之學校,可獲得上過太空與未上太空之同品種種子進行栽種比較。因種子數量有限,將以作物栽培條件及難易度,由高中研究姬蝴蝶蘭種子、國中研究番椒及台灣藜。
興大指出,此次計畫中,日本將研究選送的甜羅勒種子,另送7千多顆未上太空的甜羅勒種子給台灣,由國小組進行栽種,作為與上過太空的甜羅勒種子之對照。透過三級組別,期能在學校教師指導下,與學生的觀察討論中,開啟對作物栽培與太空科學的學習興趣。興大並預定於2022年2月舉辦「台灣種子太空旅行計畫教育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