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星期人物》宋慧筠—失敗是成長的機會 留英冷門學科博士開花結果

【媒體報導】《星期人物》宋慧筠—失敗是成長的機會 留英冷門學科博士開花結果

更新時間:2022-02-14 10:27:00 / 張貼時間:2022-02-14 10:22:23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金門日報
2,564
稿源:2022-02-12/金門日報/陳永富

本籍:祖居榜林、陽翟出生長大
現居:台中市大里區
學歷:安瀾國小、金沙國中、金門高中、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學士、英國羅浮堡大學資訊與圖書館管理碩士、羅浮堡大學資訊科學博士
經歷:現任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優聘副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台灣與跨文化研究國際博士學位學程主任

宋慧筠22歲輔仁大學畢業那年,隻身赴英國羅浮堡大學留學,學的是專業但冷門的圖書資訊,苦撐過語言適應高牆,取得碩、博士學位後返臺任教。去年8月她升任國立中興大學文學院副院長以及台灣與跨文化研究國際博士學位學程主任。

父母以身教代替言教助益多

宋慧筠來自金門縣鄉下,她祖居地金寧鄉榜林村,於金沙鎮陽翟出生。

72年次的宋慧筠,就讀金門高中時,必須一大早從金沙陽翟出門趕搭公車,往往因為前一晚熬夜唸書,她在公車上一路迷糊的瞌睡到終站;那時的她,沒有想到日後竟然有赴英留學的人生轉捩點。

宋慧筠從小學至大學的求學歷程大致順利,她表示,父母親以身教代替言教,父親刻苦耐勞,母親待人和善,對她的影響甚大,父母親從小到大完全尊重她的人生選擇並給予全力支持,她獲益良多,也因此培養她獨立思考的能力。

宋慧筠父親宋錫顯本姓李,祖輩世居古寧頭,後遷居前水頭。他滿周歲時被過繼給榜林的姑姑承繼宋氏香火而改姓宋。宋錫顯說,他仍在襁褓中被抱養至榜林,從來沒有見到落番南洋的養父(客死南洋)。養父家無恆產,可用「一窮二白」形容,他自幼窮苦度日。及長,陸續在金門縣物資供應處、港務處任職。

早年公務員收入微薄,民國67年宋錫顯與妻子陳麗梅帶著兩個女兒搬回陳麗梅老家陽翟開小吃店,兼賣些貢糖等的特產給駐軍,也慢慢兼做買賣高粱酒生意,並相繼生了老三宋慧筠與二個妹妹及一個弟弟。

宋慧筠從小和妹妹宋慧怡感情最好,兩人年紀相仿,興趣截然不同,但總是能互相溝通、學習和尊重。在國中階段,宋慧怡每天負責叫醒愛賴床的姊姊並幫忙準備早餐,然後一起跑步去趕公車。回想起那段童年記憶,宋慧筠慚愧地說:自己反而比較像妹妹,被照料的很好。宋慧怡從小跟在媽媽身邊學做生意,是一位實踐者,設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讓宋慧筠學習。如今,宋慧怡在特產行競爭激烈的金城鎮經營「怡亨酒舖」,打造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民國93年宋錫顯50歲時即從衛生局退休;7年前搬回榜林,專職於林堡路的祖產土地經營「金門酒窖酒業公司」的高粱酒批發買賣。

母親勤於自修學習 樹立好榜樣

宋慧筠母親陳麗梅因為金門傳統重男輕女關係,幼年失學,所以她很重視子女教育。在陽翟開設「新吉祥」商店時,陳麗梅要兼管家務、也要顧店做生意,她也不忘關心孩子的課業。為了督促子女寫功課,晚餐後不惜拉下商店鐵門,暫停做生意,就為了陪宋慧筠姊妹專心唸書。

為了彌補失學遺憾,陳麗梅自己也利用夜間時間上金沙國小的識字班,並勤於自修練習寫字。看到忙於家務又要顧店的母親,還努力抽出時間讀書寫字,宋慧筠說,這是督促她勤學向上的最主要動力。宋慧筠記得剛進國小時,成績不佳,於國小三年級開始接受小阿姨陳麗琴和表姊陳淑珍的課後輔導,成績便突飛猛進。

陳麗梅也很重視子女技藝培養,在金門學習音樂風氣仍不普及的年代,不惜花大錢買了一台鋼琴讓宋慧筠學練彈鋼琴,並讓她到金沙鎮忠孝新村接受金沙國中音樂教師謝錦華教授鋼琴。宋慧筠記得,她小學三年級開始學彈鋼琴,每周有一天,她自己要搭公車到金沙鎮車站,再步行到忠孝新村謝錦華老師家練鋼琴,一直到小學六年級為止。現在,她把彈琴當興趣,有助於放鬆心情和陶冶性情。

選擇遠赴英國羅浮堡大學留學

為什麼會選讀冷門的圖書資訊學科?

宋慧筠從學士、碩士到博士,一路皆主修圖書資訊學,她記得剛進大學時的第一堂課,老師跟大家說:「在這個領域,你賺不了錢,但你可以改變社會。」從此,她便開始思考圖書資訊學如何可以改變社會?雖然求學過程,她一直被質疑「圖書資訊學到底在學什麼?」不過,宋慧筠越讀越有興趣,在大學的8個學期中,她拿了7個學期的書卷獎。她的博士論文延續碩士論文的主題,探究公共圖書館與社區參與,並獲得羅浮堡大學The Timothy John Godfrey Memorial Fund獎助金,進行田野調查。

至於為什麼會棄主流的留學美國,而去英國進修?

宋慧筠說,去英國前也曾徬徨,猶豫是否先在臺灣補習學好英文再出國,因而特別徵詢輔仁大學林麗娟教授與父母意見,父親宋錫顯一貫的支持她說,「妳想去,爸爸一定支持妳。」。加上她也申請到羅浮堡大學的獎學金,就大著膽子,2006年9月帶著行囊飛往倫敦入學。

羅浮堡大學位於英國英格蘭中部東密德蘭茲地區萊斯特郡,校史可追溯於1909年建立的羅浮堡學院,1966年晉升為大學,是英國排名前十名的頂尖名校,有師生1萬7000多名,體育、傳媒等為其優勢學科,其中圖書資訊在宋慧筠入學的當年排名全英第一。國際學生超過2500人,其中中國大陸留學生約7、800人;亦有臺灣學生聯誼會,不過宋慧筠大多與班上的當地學生交流,甚少有機會與臺灣留學生接觸。

  註冊首日讓她受到極大打擊與挫折。宋慧筠坦言,在臺灣學英文,大都為了應付考試,花在讀、寫英文的功夫較多,聽、說的機會較少。所以在辦理註冊手續時,她竟然聽不太懂註冊人員所交代事項,連要繳交學費的金額她也聽得霧煞煞,搞不清楚,窘得數度啞口無言,註冊人員也很無奈,甚至問她能否找其他臺灣留學生來幫忙?

靠勤學打工與社區服務 克服語言障礙

從全中文的環境,瞬間移轉到全英語的異國環境,而且是與臺灣較熟悉的美語不同的傳統英式英語。除了在學校學習學術英語有障礙,其他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基本英文對話,初時宋慧筠都得一再克服心理畏怯障礙,鼓起勇氣說出口,但往往讓宋慧筠陷於雞同鴨講,只得比手劃腳傳達意思的尷尬場面。

在羅浮堡大學進修的來自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國際學生主要攻讀該校商學院與經濟系等碩士課程。宋慧筠選讀的資訊與圖書館管理碩士,雖然是該校執英國各大學牛耳的頂尖學門,但對國際生而言,終究屬冷門學科,該碩士班只有宋慧筠一人是亞洲籍學生,宋慧筠又少與臺籍留學生往來,可以說是獨自一人應付課業與日常生活的使用英文應對障礙,尤其遇到有蘇格蘭口音的教授課程更是辛苦,簡直是半聽半猜一知半解的,必須藉著課堂錄音,加上到圖書館借閱相關書籍,回宿舍對照筆記,努力拼湊課堂記憶,並於課後請教同學,勉強跟上學習進度。

由於領到的是校方半額獎學金,宋慧筠得要打工賺生活費及仰賴家裡的經濟支援,常以吃麵包刻苦度日;所幸校方提供在圖書館、國際處工讀以及當教學助理的打工機會,宋慧筠並負責協助安排國際學生的語文班課程與課後社交活動,幫忙異國學生學習與融入當地生活。留學英國5年期間,她僅在祖母過世時返回金門奔喪一次。

她雖非基督徒,也參與校外教會活動,利用周末或假日參與烘焙班、登山、社區公園整潔美化等交誼活動,認識了許多當地好朋友,也較深入了解這個歷史悠久的歐洲國家文化底蘊;宋慧筠的英語能力,在完全沉浸於「全英語」環境之下,自然也運用自如了。

在羅浮堡大學首年,往往研究所同學課餘泡在PUB休閒玩樂,宋慧筠卻得閉門孜孜投入研習筆記、蒐集研究資料,所幸她遇到的幾位教授皆熱心施教,也耐心指導她,宋慧筠順利以一年時間,取得資訊與圖書館管理碩士學位。

博士路遇英籍佳婿結良緣

宋慧筠於2008年攻讀羅浮堡大學資訊科學博士班,在修習校級博士生共同專業課程時,與修讀商學院博士班的英國籍莫西大衛(David McConville)相識,搭起異國情緣。兩人走訪了英格蘭及蘇格蘭大城市及純樸小鄉鎮,在約會的第10次,莫西大衛帶宋慧筠坐直升機從天空俯瞰他過去工作的諾丁漢城市,並娓娓道來他在一個月內對宋慧筠的認識及感覺,最後詢問宋慧筠是否願意當他的女朋友?

宋慧筠說,與莫西大衛交往,除了可稍消弭她獨自一人在英國求學的思鄉情緒,莫西大衛為人體貼、細心,利用各種節慶與活動機會,協助她融入英國當地生活、了解英格蘭風俗文化,也是她精進英語、進行博士研究的好伴侶;相互影響之下,莫西大衛也對遠隔重洋的亞洲臺灣有了好印象。莫西大衛說,他在認識宋慧筠之前,對臺灣的印象,只停留在他小時候的玩具是臺灣製造(made in Taiwan)。

宋慧筠的博士論文指導老師Mark Hepworth,是位學術研究嚴謹、認真教學又耐心照顧學生的良師,宋慧筠說,從臺灣填鴨式的教育轉換到英式教育遇到最大的挑戰,便是批判性思考能力的習得,所幸指導老師不斷地針對她的論文提出問題,並給予有建設性的建議,讓她不僅學術能力進步、享受做研究的過程,也順利取得博士學位。在指導完宋慧筠完成博士論文後,Mark Hepworth同時也升等為教授,於2016年因運動神經元疾病去世。

宋慧筠2011年取得羅浮堡大學博士學位,莫西大衛亦於當年獲聘英國樸茨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ortsmouth)的教職工作,邊工作邊完成論文,於2012年取得羅浮堡大學博士學位。兩人遠距戀愛3年,愛情長跑也修成正果,他們在香港註冊結婚,特別返回金門宴客。

2015年起,莫西大衛應聘於高雄中山大學助理教授;如今夫妻築巢台中市大里區,並有一個11月大寶貝女嬰,取名「宋心悅」。

莫西大衛從英國移民來臺灣,在氣候、語言、食物和文化上的適應,經歷過不同階段,從一開始的蜜月期、後來遭遇的挫折、經過不斷的調整,到現在比較能慢慢接受。莫西大衛對於臺灣的夏天又愛又恨,他很期待每年夏天的芒果美味,但每當夏天一到,他便像企鵝一樣躲在冷氣房裡。

礙於工作繁忙,莫西大衛的中文學習速度像龜速一樣緩慢,現在跟女兒一起從零開始學中文。雖然莫西大衛喜歡中式美食,但是每次出門用餐,都一定會帶上一瓶英式芥茉醬(Colman's Mustard),宋慧筠在家時常烹飪英式家常菜,以幫助莫西大衛解鄉愁。

就文化而言,莫西大衛從小接受英式教育,來臺灣後,衝擊最大的便是權威式溝通和教育。另外,他對臺灣工時長的現象,也抱著滿滿的疑惑:工作時間越長,國家經濟表現會更好嗎?

教學與學術研究傑出 升任文學院副院長

2012年2月宋慧筠學成返回臺灣,在陳舜德教授引薦下,先在母校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兼課一學期,期間於國立臺灣大學博士後研究2個月。2012年8月起,受聘國立中興大學任教,2017年升等副教授,2020年獲優聘副教授。

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宋慧筠接任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第8任所長。2021年8月,由於其學術研究與教學表現傑出,張玉芳院長推薦宋慧筠為中興大學文學院副院長、以及台灣與跨文化研究國際博士學位學程主任。

宋慧筠有熟稔英語的優勢,她與英美圖書資訊學研究領域學者有密切交流,於新冠肺炎疫期前,她每年出國參加國際圖書資訊相關會議,並發表研究論文,亦受邀擔任國際會議的專題演講主講人。

宋慧筠提及她在參與國際會議時,認識國際知名教授,對她的學術啟蒙具有深遠的影響;藉由與歐美各大學教授學術研究往來的關係,她順利協助中興大學學生出國實習;也與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資訊科學學院、日本鶴見大學圖書、檔案及資訊研究學系建立系級學術交流合作關係。並順利邀請來自美國、英國、日本、科威特等國家的學者來臺講學。

宋慧筠目前主要研究與教學領域在結合圖書資訊學與幼兒教育。她於2010年赴瑞典參加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簡稱IFLA)年會,認識John Siraj-Blatchford(英國普利茅斯大學名譽教授),透過學術對話,進而踏入幼兒教育研究。她於2015年赴南非參加IFLA年會,重逢讀研究所的教授Paul Sturges(英國羅浮堡大學名譽教授),於2017年赴中國參加Symposium on Theories of Information Disparities in Society研討會,認識Kim Thompson(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教授),在與教授們的對談中,鞏固了她對擁護圖書館核心價值的熱情。

系列與幼兒、科技和圖書館服務相關研究頻獲獎

宋慧筠目前所執行的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為一系列與幼兒、科技和圖書館服務相關的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會議及國際期刊。也因此她的努力得到許多獎項的肯定,例如:臺灣綜合大學系統「年輕學者創新研究成果選拔」佳作獎、國立中興大學優秀年輕學者懷璧獎、國立中興大學學術研究績效獎勵、國立中興大學優聘教師獎勵、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tometrics and Informetrics 2015傑出論文獎、第一屆「圖書資訊學術與實務研討會」最佳學術論文獎。

除了研究之外,宋慧筠著重理論與實務的連結,積極參與國內的圖書館事業發展,例如:教育部圖書館事業諮詢會委員(2021-2023)、金門縣公共圖書館發展委員(2020-2023)、高雄市立圖書館第二屆董事(2020-2023)。她受邀擔任國家圖書館主辦「公共圖書館基礎班訓練課程」、「公共圖書館進階班訓練課程」的講師,至各縣市圖書館講授「讀者服務與推廣閱讀」、「圖書館與社區夥伴關係之經營」課程。於此,她特別感謝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對她的提拔和鼓勵。

宋慧筠於擔任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所長的三年,與臺中市立圖書館合作,辦理了三場暑期研習班,提供全國圖書館相關人員進修的機會;與南投縣文化局、18度C文化基金會合作,辦理了兩場給南投偏鄉孩童的閱讀營隊。也因此她獲得國立中興大學108學年度社會實踐服務優良獎勵。宋慧筠認為自己很幸運,在人生中,可以做一份自己有熱忱的工作,同時,也可以正向地回饋社會。

一步一腳印 在家庭和事業中努力求平衡

雖然外表看起來一路順遂,但其實宋慧筠在求學、求職生涯經歷了種種挑戰與挫折,宋慧筠帶著爸爸的名言「一步一腳印」,認真踏實度過每一天、面對每一個挑戰。宋慧筠說:「每一次的失敗,都是成長的機會。」她現在正在家庭和事業中努力尋求平衡,也非常享受撫育女兒帶來的歡樂。
宋慧筠勇敢出國留學圓夢。(宋慧筠提供)

宋慧筠勇敢出國留學圓夢。(宋慧筠提供)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