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浪愛齊步走:流浪動物減量與福祉實踐」計畫

【媒體報導】「浪愛齊步走:流浪動物減量與福祉實踐」計畫

更新時間:2022-05-03 15:33:38 / 張貼時間:2022-05-03 13:51:15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評鑑雙月刊
1,385
稿源:2022-5-1/評鑑雙月刊第97期

文/黃振文.國立中興大學副校長
  林金賢.國立中興大學秘書室主任秘書暨USR辦公室主任
  陳鵬文.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系主任
  林荀龍.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系副教授
  吳宗憲.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
  尤宏章.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助理教授
  林皇耀.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副教授
  劉獻岳.弘光科技大學動物保健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許凱婷.浪愛齊步走專任獸醫師
  蘇乃彥.浪愛齊步走專任獸醫師
  吳怡珣.浪愛齊步走專任獸醫師
  黃丞毅.浪愛齊步走專任助理
  余明諺.浪愛齊步走專任助理

在臺灣動物保護議題尚未獲得重視的20年前,國立中興大學(簡稱興大)獸醫學系林荀龍副教授便自組「醫龍團隊」,每月帶著研究生與社會上關懷流浪動物人士,到臺中偏鄉地區進行無酬、免費的犬貓偏鄉絕育。大家搭帳棚、自備桌椅、扛著發電機,在沒水、沒電、不通風的環境中,實際學習如何於教學手術室外完成合於規格的手術與術後照護。

2018年獲教育部USR支持,開啟了醫龍團隊的「浪愛齊步走」之路。計畫成立至今第5年,每月仍不間斷地進行偏鄉絕育!據農委會公布之全國遊蕩犬隻數量調查,臺中市的流浪犬隻相較於前次調查的7,029隻,已經降至6,686隻,看到流浪犬隻的數量減少,林老師臉上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們會持續拋磚引玉,發揮興大社會責任影響力,號召更多有志一同的企業、組織與朋友們,一起為流浪動物福祉努力。

計畫發想與構思:臺灣的流浪動物,是社會問題,同時也是人的問題
2013年紀錄片「十二夜」造成民意沸騰,2年後立法通過收容所流浪動物「零撲殺」,此政策立意雖然良善,但近85%的收容所空間不足,所內動物空間緊迫,互相攻擊情事頻傳、傳染疾病機率增高,極度缺乏動物福祉。收容所超收的狀況,使得相關單位不得不調整捕犬入所機制。在人力資源有限、難以收治更多流浪動物的同時,野外的流浪動物仍持續繁衍,全臺流浪動物數量持續增加。據農委會公布2020年全國遊蕩犬隻數量調查,目前全臺約有15萬5,869隻遊蕩犬,與2018年調查的14萬6,774隻相較增加了6.19%。

目前政府、民間多推廣「領養代替購買」試圖降低收容所壓力,但生活在野外的流浪動物已衍生更多問題,人犬衝突、交通事件時有所聞,原生種動物遭犬傷頻傳,人為餵食造成環境髒亂的社會衝突,潛在的人畜共通傳染疾病風險,寵物飼主勸導不聽的棄養、放養情況不斷發生等。臺灣的流浪動物是社會問題,同時也是人的問題。

農委會曾於2021年11月回應「我國應禁止餵養流浪動物」提案:「本會將集中行政資源,協助縣市政府推動區域性之大量且密集的家犬與無主犬絕育工作。」以絕育TNvR(捕捉、絕育、施打疫苗、地放回)進行源頭管制,是目前臺灣最主流處置流浪動物的方式。然流浪動物問題最嚴重的偏鄉郊區,卻同時也是最缺乏獸醫資源的區域。

本校深耕型USR「浪愛齊步走:流浪動物減量與福祉實踐計畫(以下簡稱浪愛齊步走計畫)」,培育獸醫投入絕育、執行弱勢動物後送醫療;更透過跨校、跨部門合作,結合各領域專才推動動物福祉教育。期能盡速推動臺灣走向動物福祉實踐的國家。

學校校務發展計畫的連結及內外部支持系統:加速發揮興大USR影響力
為善盡學術回饋社會的重責大任,本校以高教深耕校務發展特色為基礎,結合農業、生科、獸醫與智慧機械等強項領域,及九大學院不同領域專才師資,進行制度調整、課程創新及特色推動,建構出本校USR發展藍圖(圖一),以「健康環境永續」、「AI智慧家園」、「青銀食安樂活」、「在地產業創生」四大主軸,協助中臺灣發展為「健康環境智慧城市」。

其中,浪愛齊步走計畫以「健康環境永續」為主軸,從提升動物福祉的角度出發,配合農委會的三大目標其中之二:「有效減少流浪動物數量」、「建構全民友善動物社會」,嘗試降低臺灣流浪動物衍生的社會問題,以及全民動物福祉觀念的普及與提升。

興大校級USR辦公室希望透過推動「USR × CSR × 公益組織」,幫助計畫有效連結校內外資源,發揮社會影響力,與外部單位共同回饋社會。因此持續透過推動委員會議、團隊輔導會議,協助輔導團隊盤點問題,媒合更多內、外部資源共同建構全民友善動物社會。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王精文教授以經營管理的角度加入,協助計畫發展永續經營模式。在王教授的號召下,成真社會企業有限公司、有心肉舖子、魚中魚、鮮乳坊、全國動物醫院、明台產險等企業與民間組織,紛紛一齊響應推動動物福祉。

源自於獸醫專業,浪愛齊步走計畫已初步建立出偏鄉絕育、醫療後送模組。若能將此模式推動到有相同流浪動物問題的國家,即可作為臺灣價值成功輸出國際的典範,因此亦整合本校國際事務處資源,協助計畫建立國際連結,與國際組織/學校以線上方式進行USR推動經驗分享。

推動實務的分享:減少流浪動物數量,建構全民友善動物社會
浪愛齊步走計畫從教育角度起步,號召獸醫系學生、專業獸醫師與獸醫助理投入絕育,從源頭減量減緩流浪動物問題;並與臺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臺中市消防局搜救犬隊、地方動物保護團體合作,建置後送弱勢動物醫療模組。另一方面,也持續在不同領域扎根,弘光科技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等不同專業領域的教授們偕同各系專業,共同推廣動物福祉教育。我們的實務推動重點工作包含:偏鄉絕育、設置浪浪樂活醫療室、培育獸醫師與醫助、校內專業服務學習課程、跨界合作─結合各校專業、動物保護教育與議題宣導。

一、偏鄉絕育
TNvR中的「絕育」與「施打疫苗」,須透過執照獸醫執行相關手術。本計畫由興大獸醫系老師及獸醫師帶領具獸醫師資格研究生及獸醫系學生,配合動保團體與政府機構,每月不定期至偏鄉公所或活動中心進行免費犬貓絕育。同時也利用活動場域於飼主等待絕育期間,透過文本、影片等方式進行教育宣導,傳達終養不棄養、善盡飼主責任等觀念。共同在動物醫療、教育界達到流浪動物減量的目標。

二、設置浪浪樂活醫療室
在「零撲殺」的法案之下,各超收的公私立收容所皆出現收容動物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本計畫自2019年在興大成立全臺首座專治流浪動物的「浪浪樂活醫療室」,專門協助公私立收容所的弱勢動物,提供後送醫療與照護服務。另與臺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合作,針對動物虐傷案件提供鑑識報告;與臺中市消防局搜救犬隊簽約合作,媒合隨隊獸醫,提供國內首支獸醫團隊協助搜救犬於平時與任務期間的醫療協助。未來將提供更多弱勢動物族群醫療服務,以獸醫醫療專業善盡社會責任。

三、前往私立收容所施打疫苗
臺灣於數年前赫然發現野地鼬獾感染狂犬病而成為疫區,按《動物保護法》犬隻需定期施打狂犬病疫苗。超收的私立收容所導致所內犬隻互相攻擊、人畜共通傳染病的機率可能大為提高。為防止人畜共通傳染病的擴散,計畫團隊帶領興大獸醫系研究生,至私人收容所免費施打多合一疫苗並給予罹病處置,提升所內動物福祉。目前實踐場域多以彰化、雲林、南投、嘉義等中南部縣市為主。

四、培育獸醫與醫助
計畫中所有動物醫療專案(偏鄉絕育、浪浪樂活醫療室、收容所施打疫苗)皆由專業獸醫師指導獸醫研究生循序進行手術,並與弘光科技大學動物保健學士學程合作,提供獸醫助理駐點實習,不定期開放獸醫系大學生觀摩實習。透過社會責任實踐的過程,增加獸醫師臨床經驗,並培養生命教育的正確價值觀,亦扶植未來投入絕育的專業人才。

五、校內專業服務學習課程
動物保護推廣方面,於興大校內開設多項課程,如:獸醫系選修「寵物義診」,至私人收容所協助老病犬隻免費健康檢查;非獸醫系通識「動物福祉」,透過講座與擔任公私立收容所志工,了解臺灣收容動物的困境;微課程「毛小孩的健康護理」,提供飼主教育的系列服務課程,加強飼主與陪伴動物的連結,減少棄養機率發生。期能讓更多學生了解臺灣的流浪動物問題,建立動物福祉的關懷意識。

六、跨界合作─結合各校專業
動物保護在學術界、教育界缺乏跨領域研究與合作,最新的知識不易應用在議題推進,在實務上難以有效解決問題。本計畫與眾多學校進行跨界合作,每年度提供不一樣的議題切入角度,並結合各系課程專業,引導學生產出相關作品或計畫合作,親身參與議題實踐,共同推動動物福祉觀念。

●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吳宗憲老師以行政管理為核心,輔以「組織與人力資源發展」、「公私協力」與「地區發展」三項主軸,協助本計畫進行議題探討、問卷調查、學術研究。曾為探討動物保護案件、拓展學生對動物保護認識的深度和廣度,邀請偵辦動物保護案件者參與,舉辦動保檢察官講座;以「領養代替購買」作為主題,設計「審議式民主」模式引導學生進行議題探討,激發議題不同立場的思辨能力;邀請橫跨3大領域、27位專家學者,於疫情期間在線上召開動物保護議題領域跨界研討會等。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尤宏章老師以「飼主」、「寵物」作為產品設計切入點,由該系學生進行整合服務、場域、活動、商品等的體驗型經濟,培育設計人才,協助本計畫產出文創商品、CI形象設計等。曾以「臨終安寧」作為課程主題,進行寵物離世後的紀念品設計與發想,其中一組以「鼻紋」作為發想概念,獲得實際產製的資格,於2021年被規劃為捐款贈品之一。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林皇耀老師結合視覺設計專業、傳播公關實務、文化行政管理能力,打造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協助本計畫拍攝影片與動畫製作。曾針對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學生所產製的「動物保護法」平面懶人包改作、配音重新產製出3部簡介動畫;跟拍絕育、浪浪樂活醫療室工作實景,以「無酬獸醫 正在等待資源」一片榮獲「2021 USR EXPO 最佳主題獎」。

整體計畫隨著問題與需求,曾與國立嘉義大學獸醫學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系、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有不同專業上的合作;未來亦將與本校企業管理學系、國際事務處,以及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展開新的合作,針對各自專業進行不同的課程規劃。

七、動物保護教育與議題宣導
為持續推廣飼主責任、流浪動物議題、動物關懷等意識,將影響力擴及地方國小、地方友善動物企業,進行各式主題的議題講座、展覽、活動。如:邀請獸醫在國小的早自習時間,介紹常見的寵物疾病與保健衛生;借用寵物友善餐廳展覽空間,舉辦展覽講座介紹臺灣飼主避諱而不談的「安寧照護」議題;利用圖書館等場域,進行飼主與領養寵物的攝影展覽;透過偏鄉絕育志工培訓體驗,了解絕育是目前解決流浪動物問題的重要方針;舉辦后里動物收容所一日遊,看見臺灣收容所的轉變等。並開設臉書粉絲專頁,不定期分享動物保護相關知識或新聞。透過線上、線下多管道經營,持續推廣動物保護教育與議題宣導。

計畫執行的成效或助益:計畫拋磚引玉,社會共同響應
浪愛齊步走計畫面向豐富多元,除了受教育部USR EXPO頒發2019年最佳實踐獎、2020年特定主題影片獎、2021年最佳主題獎連續三年肯定,更獲中央社、自由時報、聯合報、中國時報、公視、大愛新聞台等影音媒體報導採訪。資訊曝光提高的同時,也開啟了關注動物福祉與投入實踐的良善循環。

本計畫發展出偏鄉絕育模組,針對所需的醫療設備、耗品、人力安排、術區動線設計等,提供可複製的執行方案,讓不同獸醫師也能在不同縣市、不同場合快速布置如野戰醫院般的醫療處置環境,如圖三。自2018年至2020年以臺中地區為主,成功扶植臺中地方動物保護團體自行建立偏鄉絕育模組;2019年至外島金門、馬祖執行絕育;2020年開始往彰化、雲林、南投、嘉義等中南部縣市拓展,擴大絕育量能,至今已成功絕育超過5,400隻流浪動物。

2021年首次將「偏鄉絕育」拓展為「偏鄉駐紮」,納入TNvR前期「捕捉」與後期「原地放回」,於臺中新社駐點完成一條龍作業,包括:誘捕、家訪、地方政府溝通合作、教育宣導、絕育與疫苗施打等。將飼主責任與流浪動物解方,持續向地方扎根。

自計畫成立以來,我們已培育超過300位獸醫、獸醫助理,具備絕育手術能力可有效提高臺灣整體絕育的速度,亦有畢業生自主參與臺灣其他場域的偏鄉絕育,其社會實踐的精神、獸醫專業得以繼續傳承。除了在偏鄉絕育付出貢獻以外,本計畫參與學生亦在「浪浪樂活醫療室」救助超過400隻缺乏醫療資源的流浪動物,更在收容所疫苗施打超過3,200隻犬貓,陸續吸引更多私人收容所報名施打,形成良善循環、提高全民動物福祉。

通識課程「動物福祉」已成為興大校內熱門通識,每學期皆堂堂課滿,提高學生對動物保護領域的向學意願;其受服務的私人收容所亦可減輕負擔,成功建構出雙贏互動。參與本計畫跨校合作的學生,亦有畢業後選擇至動物保護相關公私立單位任職,持續以自身專業產出相關作品,成功培養跨界人才。其相關展覽、講座、活動超過60場,觸及人數破萬,有效推廣動物福祉觀念與民間溝通。另本計畫吸引社會大眾、企業關注,募集免費或優惠的醫療設備耗材價值逾20萬元,帶動全民動物意識提升,建構全民友善動物社會。

為與國際接軌,經國際處協助,已與越南國家農業大學獸醫系、泰國農業大學獸醫系、美國非營利組織Three Paws Animal Rescue(三趾犬動物救援團體)進行簽約合作,未來將針對絕育模組的複製傳承、交換國際獸醫學生、流浪動物的傳染疾病防治等議題進行交流,提高臺灣價值,跟上動物福祉一線國家。

對計畫互動關係人的建言/面臨的困難與解決之道:磨合與溝通,是進步的原動力
針對培育獸醫的部分,團隊正嘗試建立相關誘因與制度,吸引更多獸醫與獸醫助理投入偏鄉絕育、提高量能;另臺灣目前缺乏流浪動物相關研究,在相關政策推動皆少有數據佐證。本計畫將與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合作,針對「絕育與地方流浪動物數量」召開研討會,擬定策略,嘗試產出模組以利各單位採用。在動物保護教育的推廣,已與各單位擁有多元的發展。惟在各自專業發展之下,仍需時間與資源持續溝通磨合,發揮「1+1>2」的更大價值,共同推動臺灣動物福祉持續向前。
圖一、興大USR發展藍圖

圖一、興大USR發展藍圖

圖二、浪愛齊步走計畫架構

圖二、浪愛齊步走計畫架構

圖三、浪愛齊步走計畫發展偏鄉絕育模組

圖三、浪愛齊步走計畫發展偏鄉絕育模組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