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猴痘病毒難逃免疫系統攻擊 專家籲民眾免恐慌
更新時間:2022-07-08 09:14:43 /
張貼時間:2022-07-08 09:02:13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中央社
1,526
猴痘病毒難逃免疫系統攻擊 專家籲民眾免恐慌
稿源:2022-07-07/中央社/張茗喧猴痘疫情延燒歐美,引發民眾擔憂。專家指出,猴痘因病毒特性,不容易逃脫人體免疫系統攻擊,也不像COVID-19一樣容易導致疫苗失效,且科學家對此病毒有一定認識,無須過度恐慌。
猴痘疫情延燒歐美國家,台灣6月24日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猴痘病例,引發各界矚目。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天下午邀集相關專家召開記者會,解析猴痘病毒與國際疫情。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雯表示,猴痘病毒的大小約350奈米,屬於基因體較大且蛋白質構造複雜的病毒,正因如此,人體的抗體可以結合的目標很多,認為猴痘病毒要逃脫人體免疫系統的攻擊應有難度。
除此之外,張雯說,猴痘感染者病徵明顯,相對容易偵測及阻斷傳播,加上現有的天花疫苗也可以抵抗猴痘,也不像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病毒一樣,只要棘蛋白一突變就會導致疫苗失效。
張雯指出,「自然醫學」期刊曾發表一篇葡萄牙研究顯示,猴痘病毒的基因序列雖有變異,但因觀察時間短,至今還無法分析基因序列變異是否會影響感染後的嚴重程度或影響疫苗效果等。
中興大學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徐維莉說,自1970年首度發現猴痘感染人之後,感染人數持續呈現倍數增加,且確診者年齡有上升的趨勢,1970年代感染者年齡以4歲為主,2010年代增加至21歲,2022年則增加至40歲至50歲。
徐維莉認為,這顯示猴痘疫情可能和1980年後停止接種天花疫苗有關,正因這個年齡層的孩子沒有接種疫苗,隨著年齡、社交圈增長,也增加猴痘傳播的機會。
天花疫苗是可以用來預防猴痘的疫苗,徐維莉表示,目前第3代的天花疫苗經過多次實驗,讓病毒弱化到無法在細胞中自行複製,比第1代、第2代疫苗更穩定;據研究,曾接種天花疫苗者發病率較低,約落在4%至21%之間,至於抗體能維持多久仍有待研究。
徐維莉認為,猴痘病毒雖然傳播途徑廣,而且可以在環境中存活35週,但科學家對於猴痘已有既有認識,也有預防的方法,民眾無須過度恐慌。(編輯:陳政偉)1110707
這波猴痘侵襲40到50歲 科學家:停打天花疫苗是主因
稿源:2022-07-07/聯合報/邱宜君猴痘疫情在多國爆發,台灣也已有境外移入首例,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下午舉辦線上記者會,中興大學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徐維莉指出,相較於50年前首度發現時,當代猴痘病毒的感染對象有「年長化」的趨勢,最近疫情集中於40到50歲壯年族群,許多文獻都認為這現象符合全球停止接種天花疫苗的時間。現有較安全、可視為死毒疫苗的第3、4代疫苗可用,可考慮給高風險群或兒童做接種;另也應繼續研究仍有4至21%人接種後突破感染的現象,顯示疫苗保護力可能不是終生。
徐維莉表示,猴痘研究其實很少,大部分都是在非洲的調查,觀察過去幾十年感染者人數都呈現倍數成長,年齡也出現變化。1970到1980年代平均感染年齡為4歲小孩,2010年平均感染年齡為21歲,2021年最近的疫情,則主要侵襲40至50歲,顯示當代病毒傾向感染壯年族群。
徐維莉表示,時間上的相關性,代表猴痘流行可能與停止接種天花疫苗有關。1978年在索馬利亞發現最後一例天花個案後,全球停止接種天花疫苗。所以19801至1990年調查非洲個案,大多都是沒有接種過疫苗的4、5歲小孩,因為其他大部分人都曾經接種過疫苗,只有小孩沒機會接種到。 經過數十年,這些孩子年齡增長,社交活躍程度增加,也增加直接接觸增加感染的機會。徐維莉表示,這個現象已經反應平均感染年齡上升的趨勢。停打天花疫苗與近期疫情爆發有關,此推論是許多文獻共通的觀察和見解,其中一個剛果根據本土流行的觀察發現,有接種過天花疫苗的發病率,顯著低於未曾接種天花疫苗者,共10幾篇文獻的結論認為,接種過天花疫苗仍得到猴痘的比率只有4至21%。 徐維莉表示,第一代病毒是從牛、羊的皮膚病灶區分離病毒,可能帶有其他病原,安全性比較堪憂,病毒毒性也被保留。第二代疫苗是用細胞製備病毒,穩定度較高,也比較不會擔心從動物夾帶其他病原,細胞培養也弱化了病毒的致病力。 第三代則是透過雞蛋胚胎複製570代,直到病毒基因出現很大的缺損,無法在細胞再度複製,可視為一種死毒疫苗。文獻中也有提到第四代疫苗,是更進一步把第三代疫苗用人工方式,製造更多基因缺損,使之更安全。建議可將現有較安全的第3、4代疫苗可用,提供高風險群或兒童接種;另也應繼續研究仍有4至21%人接種後突破感染的現象,顯示疫苗保護力可能不是終生。
猴痘較難免疫逃脫 專家籲民眾勿過度恐慌
稿源:2022-07-074/大紀元/吳旻洲猴痘疫情近日在全球迅速蔓延,兩週內確診病例翻倍,目前全球累積已超過6,000多例。國內專家7日表示,猴痘病毒基因體較大,免疫逃脫相對困難,而且科學家對猴痘已有一定認識,比起新冠病毒更能掌控,民眾根據已知資訊防範不用太恐慌。
目前全球已有58個國家、總計超過7,000件猴痘通報病例,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聯合國機構預計將在7月18日或更早,再次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是否要將猴痘疫情列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7日舉行猴痘最新研究解析記者會,邀請國內頂尖專家釐清民眾疑慮。對於葡萄牙國家衛生研究院日前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針對15件目前的猴痘病毒序列,與4年前的猴痘病毒株基因序列的比較結果,結果發現多達「50個遺傳變異」,研判病毒變異較預期「多6至12倍」,引發民眾擔憂。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雯表示,這篇研究的樣本很少,雖然指出猴痘病毒的基因序列有變異,但也沒有分析這些基因序列改變了什麼功能。
她說,目前只知道傳播的猴痘病毒基因序列有突變,但還需要動物實驗,也需要更多研究才能證明猴痘的突變,是不是真的會改變蛋白質的功能、病毒的感染,以及影響免疫逃逸。
張雯說,猴痘病毒大小約350奈米,基因體較大且蛋白質構造複雜,因此讓抗體可以結合的目標很多,相對能逃脫人體免疫系統的攻擊較為難,不像新冠病毒是只要棘蛋白有突變就會讓抗體失效。而且猴痘感染後病徵明顯,相對容易偵測,也容易阻斷傳播路徑,加上已有的天花疫苗可以抵抗猴痘,需要準備應對猴痘的時間相對較充足。
專家:建議疫苗優先讓高風險族群接種
國立中興大學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徐維莉則說,目前猴痘病毒仍以非洲的研究文獻為主,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天花疫苗接種後人體產生的抗體可以維持多久。建議應該評估,優先讓醫護人員等高風險族群接種天花疫苗,以及考慮成人接種疫苗以保護兒童。
她認為,由於事先沒有預料到這個疾病,再加上這個病毒傳播途徑很廣,傳播途徑包括直接接觸、體液、間接接觸汙染的物品,相較其它病毒,猴痘病毒離開人體可在環境中存活35週,因而引起一些擔憂。但徐維莉強調,其實科學家對猴痘已經有既有的認識,比起新冠病毒更能掌控,根據已知的資訊好好防範則不用太恐慌。
關於猴痘病毒的演化,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顧銓說,病毒突變是一件很常發生的事,但突變不代表就很可怕。研究比對天花病毒的演化速率,相較天花病毒一年有2個鹼基突變,四年累積50個鹼基突變的猴痘病毒有可能演化比天花病毒快,但是否較過去的猴痘病毒加速演化,則仍缺乏研究資料。且猴痘即使突變比天花快,還是比冠狀病毒慢很多。
顧銓提醒,目前很多研究的病毒是平常因為公共衛生的事件較少而容易被忽視的,爆發的時候才有較多關注,針對目前猴痘的爆發仍不需要太恐慌,但我們應該重視這些傳染疾病的公衛和監測。
小心進口寵物 專家:有這些症狀要當心
由於猴痘屬於人畜共通傳染病,美國早在2003年就曾出現齧齒類動物傳染給飼主的案例。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系助理教授劉新梧表示,當時是因為從非洲迦納進口了囓齒目動物,傳染給飼養其他囓齒類動物(草原犬鼠、土撥鼠)的孩童。
劉新梧說,台灣有些民眾也會飼養囓齒類動物,如:寵物鼠,但目前民眾也不需過度擔心家中寵物鼠染上猴痘,因為猴痘目前在台灣只有一個人類案例,所以目前飼養中的寵物基本上是安全的。
劉新梧表示,比較需要擔心的是未來國外進口的動物,建議不論是作為寵物或是實驗的動物,可以新增檢驗猴痘的項目,也可以觀察動物是否有出現感染後的症狀,如:皮膚病變、眼睛腫脹流淚或呼吸道症狀,藉此避免境外輸入的動物將猴痘病毒帶入台灣。
責任編輯:呂美琪
美國曾爆發數十人因寵物而染猴痘 台灣專家:齧齒類動物出現這些症狀要當心
稿源:2022-07-07/台灣英文新聞/朱明珠猴痘疫情在全球已有超過6000例通報個案,其實該病屬人畜共通傳染病,美國早在2003年就曾出現齧齒類動物傳染給飼主的案例,由於國內許多寵物都自國外進口,究竟進口商、政府和飼主該如何防範?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下午舉辦線上記者會,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系助理教授劉新梧談到,感染猴痘病毒的齧齒類動物會有呼吸道、咳嗽、結膜炎等症狀,若寵物進口商、飼主發現寵物有這些症狀,須特別當心。
劉新梧表示,美國首例動物傳人的猴痘案例發生在2003年,一批從迦納進口的齧齒類動物感染猴痘病毒,在運送過程中與待售的土撥鼠關在一起,結果病毒自土撥鼠身上傳播給飼主,進而導致數十人感染。
由於國內許多寵物都是由國外進口,有關單位和飼主該如何防範。劉新梧說明,目前台灣只有一例境外移入個案,尚未出現寵物確診的病例,她認為台灣寵物目前很安全。
但劉新梧提醒,自國外進口的齧齒類動物包含土撥鼠、黃金鼠、天竺鼠,以及實驗室使用的小鼠、大鼠,都有可能感染猴痘,建議防檢單位可使用PCR檢驗進口的動物是否染病。
此外,據過去研究發現,感染猴痘病毒的土撥鼠會有呼吸道、咳嗽、結膜炎等症狀,若飼主發現寵物有相關症狀,也要特別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