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產學共育十箭齊發 台灣重點領域大軍將至
更新時間:2022-07-22 09:02:06 /
張貼時間:2022-07-22 08:53:04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DIGITIMES
2,596
稿源:2022-07-22/DIGITIMES/莊衍松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不久前公布2022年世界競爭力排名,台灣有許多優勢項目值得自豪,當然也有不少弱勢項目值得警惕。其中電子產業界最關心的,莫過於人口成長率、人才外流、移工存量變化及台灣企業環境究竟能不能吸引到外籍人才。很可惜,這些與人才有關的項目,都是台灣的弱勢,值得政府、企業、社會共同省思,早日找出解決之道。
台灣在晶圓代工、IC封測的全球市佔率已超過五成,全球的桌上型及筆記型電腦等產業中更有八成掌握在台廠手中。全球的數位轉型如果沒有台灣,人工智慧(AI)、半導體和5G的進步都會有問題,後續的智慧醫療、智慧製造,智慧家庭均需要台灣電子產業的支持。
既然台灣掌握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命脈,要支撐全球過半市場的需求,勢必要有極為龐大的水電基礎建設、資金與技術的投入。在最關鍵的人才部分,各家廠商也使出渾身解數,希望一方面招募新血加入,另一面則要設法留住優秀人才和幹部不要輕易離職,尤其不可帶人、帶槍投靠競爭對手。
電子業成功絕非偶然
根據IMD的最新調查,台灣每1,000人大約有11.87人是研發人力,這個比例是受評國家裡最高。再者25-34歲人口中接受大專以上教育比率有79%,位居第3。而理工畢業生比例有32.28%,位居第5。有這麼優異的條件,台灣能夠開創出世界領先的半導體製造技術,代表成功絕非偶然。
然而,半導體產業雖然獲利豐厚,員工薪酬與獎金令人稱羡,但不論IC設計或IC製造其實都是相當辛苦的行業。許多廠商遇到的問題是,人進得來卻未必留得住。例如對歐美先進國家的理工人才而言,一聽說在台灣晶圓廠工作要「做二休二」、輪大夜班、長時間節制喝水換裝進入無塵室、24小時on Call犧牲生活品質,在投履歷表之前恐怕都會考慮再三。印度理工人才來台工作也只是過個水,想要一圓「美國夢」,還是得趁早帶著半導體工作資歷離開台灣。
IMD的調查也顯著說明了台灣競爭力的弱勢情況,例如台灣的企業環境能吸引國外高階人才的排名,竟掉到43名;人才外流不會影響競爭力的只有4.2%,排名也很後面。至於台灣經理人年薪包含獎金及長期福利在國際上相對也不高,大概也才新台幣500多萬元。人口成長率就更不用說了,是-0.79%,排第 57名。
產學共育「班班客滿」
在以產業和貿易結構來看,台灣前五大出口產品集中度達70.5%,服務輸出佔GDP比率只有6.69%。顯見台灣的經濟動能就是製造代工,台灣的知識、創新、軟體、服務在國外幾乎沒有什麼市場。這也是為什麼經濟部每年都要為了開發台灣的電力(包括綠電)、水力而疲於奔命。勞委會也承受很大的壓力,必須在本國人就業權益和移工政策上做權衡。
要解決人才問題,提高出生率是一種方式。然而女性經濟獨立愈來愈普遍,結婚和生育的年紀愈拖愈晚,要「增產報國」談何容易。再加上疫情當前、生活物價飛漲,人口負成長的趨勢很難逆轉。
眼前最立竿見影的政策就屬「產學共育」。也就是學校和廠商共同討論需要什麼人才,業界要規畫什麼課程,引進什麼師資和設備。最後再確認是否符合政府「5+2」和「六大核心戰略」的獎勵範圍。一旦有了清楚的目標,多家簽約廠商共同負擔10至12年的人才培育費用,行政院國發基金也出一半的錢,政府再鬆綁公立大學的用人和用錢規定,為產業人才需求量身訂作的制度就上路了。截至目前,學生和家長反應不錯,新增的招生名額,若以搭公車來比喻,幾乎是「班班客滿」。
過去台灣一年有超過20萬新生兒,現在已逐漸降至15萬左右,這些人未來長大受教育後會分散在各行各業。教育部統計,2021年台灣大專校院科技類科學生人數約53萬餘人,其中女學生為19.6萬人,約佔36.9%。雖然科技類學生的總人數較2011學年減少8.3 萬人,但女學生就讀科技類科則成長了4.2%,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台灣握有影響全世界的強大電子設計與製造能力,ICT產業對台灣GDP成長的貢獻達8成。展望未來的科技趨勢與生活情境,電子業也不可能一夕消失,台廠的Know-how別人也學不到,市場需求與應用只會更多而不是更少。因此政府有必要引導學校讓更多人對這個領域有興趣,增加大學電子與半導體系所的招生名額,鼓勵更多女性就讀理工系所,畢業後也投入電子業,應該已可以部分滿足廠商的人才需求。
教育事業不再捉襟見肘
根據教育部的核定結果,具有沙盒精神的「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2021年5月28日公布施行後,至今台灣在9所大學裡已新增10所為產業界量身訂作的研究學院。其中台大、成大、清大、陽明交大都設有半導體(IC設計、IC製造)學院。中山大學在日月光和國巨的支持下,則主要聚焦封測與精密零組件。北科大要培育人工智慧與資安人才;台科大以該校的傳統優勢投入智慧製造、電力與能源;中興大學要充分發揮農業、生技和綠能的實力;政治大學和中山大學各設有國際金融學院,投入區塊鏈、金融科技與資產管理的高階人才訓練。
以台大為例,自2021年8月1日起至2031年7月31日止,該校重點科技研究學院增設積體電路設計與自動化、元件材料與異質整合及奈米工程與科學碩士及博士等6個學位學程,其碩士班外加招生名額75名、博士班外加招生名額30名;教育部又同意該學院再增加15名專任教師員額,以協助培育國家重點領域高階科學技術人才。在教育部特許、廠商1年合力贊助至少新台幣1億元、國發基金又再補助1億元的情況下,由於學生都有獎學金,教師也有額外獎勵,學生畢業的出路不成問題,該學院的學生和教授在台大校園裡說是「走路有風」也不算誇張。
在政府長期扶植與吃苦耐勞的工程師打拚下,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聚落龐大,垂直分工與技術整合成熟。現在又有產學共育制度上路,未來技術的創新精進與產值的擴增都是指日可待。但畢竟半導體不是台灣產業的全部,其他產業在爭取人才也可以有一些作法。
例如顯示面板廠商長期提供獎學金給光電系所的學生,有助於一部分學生畢業後投入面板事業。2022年2月富采控股旗下的晶元光電也捐贈價值超過新台幣2億元的雷射切割機、打線機、劈裂機等28套設備給中興大學,希望共創校園產業培訓平台,讓學生有機會了解業界mini LED、micro LED、感測、汽車等LED最新應用產品的新奇與設計奧妙。
台灣高等教育機構在僧多粥少、政府又長期管制學費不得調漲的壓力下,許多大學的財務早已捉襟見肘,不但教授拿到科技部的補助經費要抽成,就連校舍要整修、每年決定要不要繼續支付國外的專利維持費都要考慮再三。
如今有9所國立大學開設10所產學共育的創新學院,的確讓人耳目一新。已經有多所學校打著碩士生一個月領2萬、博士生一個月領3萬的誘因,吸引優秀人才報考。這遠比既有的碩士生、博士生幫教授做科技部的研究計畫只能領到幾千元補助實在是好太多了。也難怪這些獲教育部核定成立的研究學院負責人各個信心滿滿,希望學生能把握機會,充分結合理論與實務,畢業後順利與產業接軌。
責任編輯:毛履兆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不久前公布2022年世界競爭力排名,台灣有許多優勢項目值得自豪,當然也有不少弱勢項目值得警惕。其中電子產業界最關心的,莫過於人口成長率、人才外流、移工存量變化及台灣企業環境究竟能不能吸引到外籍人才。很可惜,這些與人才有關的項目,都是台灣的弱勢,值得政府、企業、社會共同省思,早日找出解決之道。
台灣在晶圓代工、IC封測的全球市佔率已超過五成,全球的桌上型及筆記型電腦等產業中更有八成掌握在台廠手中。全球的數位轉型如果沒有台灣,人工智慧(AI)、半導體和5G的進步都會有問題,後續的智慧醫療、智慧製造,智慧家庭均需要台灣電子產業的支持。
既然台灣掌握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命脈,要支撐全球過半市場的需求,勢必要有極為龐大的水電基礎建設、資金與技術的投入。在最關鍵的人才部分,各家廠商也使出渾身解數,希望一方面招募新血加入,另一面則要設法留住優秀人才和幹部不要輕易離職,尤其不可帶人、帶槍投靠競爭對手。
電子業成功絕非偶然
根據IMD的最新調查,台灣每1,000人大約有11.87人是研發人力,這個比例是受評國家裡最高。再者25-34歲人口中接受大專以上教育比率有79%,位居第3。而理工畢業生比例有32.28%,位居第5。有這麼優異的條件,台灣能夠開創出世界領先的半導體製造技術,代表成功絕非偶然。
然而,半導體產業雖然獲利豐厚,員工薪酬與獎金令人稱羡,但不論IC設計或IC製造其實都是相當辛苦的行業。許多廠商遇到的問題是,人進得來卻未必留得住。例如對歐美先進國家的理工人才而言,一聽說在台灣晶圓廠工作要「做二休二」、輪大夜班、長時間節制喝水換裝進入無塵室、24小時on Call犧牲生活品質,在投履歷表之前恐怕都會考慮再三。印度理工人才來台工作也只是過個水,想要一圓「美國夢」,還是得趁早帶著半導體工作資歷離開台灣。
IMD的調查也顯著說明了台灣競爭力的弱勢情況,例如台灣的企業環境能吸引國外高階人才的排名,竟掉到43名;人才外流不會影響競爭力的只有4.2%,排名也很後面。至於台灣經理人年薪包含獎金及長期福利在國際上相對也不高,大概也才新台幣500多萬元。人口成長率就更不用說了,是-0.79%,排第 57名。
產學共育「班班客滿」
在以產業和貿易結構來看,台灣前五大出口產品集中度達70.5%,服務輸出佔GDP比率只有6.69%。顯見台灣的經濟動能就是製造代工,台灣的知識、創新、軟體、服務在國外幾乎沒有什麼市場。這也是為什麼經濟部每年都要為了開發台灣的電力(包括綠電)、水力而疲於奔命。勞委會也承受很大的壓力,必須在本國人就業權益和移工政策上做權衡。
要解決人才問題,提高出生率是一種方式。然而女性經濟獨立愈來愈普遍,結婚和生育的年紀愈拖愈晚,要「增產報國」談何容易。再加上疫情當前、生活物價飛漲,人口負成長的趨勢很難逆轉。
眼前最立竿見影的政策就屬「產學共育」。也就是學校和廠商共同討論需要什麼人才,業界要規畫什麼課程,引進什麼師資和設備。最後再確認是否符合政府「5+2」和「六大核心戰略」的獎勵範圍。一旦有了清楚的目標,多家簽約廠商共同負擔10至12年的人才培育費用,行政院國發基金也出一半的錢,政府再鬆綁公立大學的用人和用錢規定,為產業人才需求量身訂作的制度就上路了。截至目前,學生和家長反應不錯,新增的招生名額,若以搭公車來比喻,幾乎是「班班客滿」。
過去台灣一年有超過20萬新生兒,現在已逐漸降至15萬左右,這些人未來長大受教育後會分散在各行各業。教育部統計,2021年台灣大專校院科技類科學生人數約53萬餘人,其中女學生為19.6萬人,約佔36.9%。雖然科技類學生的總人數較2011學年減少8.3 萬人,但女學生就讀科技類科則成長了4.2%,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台灣握有影響全世界的強大電子設計與製造能力,ICT產業對台灣GDP成長的貢獻達8成。展望未來的科技趨勢與生活情境,電子業也不可能一夕消失,台廠的Know-how別人也學不到,市場需求與應用只會更多而不是更少。因此政府有必要引導學校讓更多人對這個領域有興趣,增加大學電子與半導體系所的招生名額,鼓勵更多女性就讀理工系所,畢業後也投入電子業,應該已可以部分滿足廠商的人才需求。
教育事業不再捉襟見肘
根據教育部的核定結果,具有沙盒精神的「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2021年5月28日公布施行後,至今台灣在9所大學裡已新增10所為產業界量身訂作的研究學院。其中台大、成大、清大、陽明交大都設有半導體(IC設計、IC製造)學院。中山大學在日月光和國巨的支持下,則主要聚焦封測與精密零組件。北科大要培育人工智慧與資安人才;台科大以該校的傳統優勢投入智慧製造、電力與能源;中興大學要充分發揮農業、生技和綠能的實力;政治大學和中山大學各設有國際金融學院,投入區塊鏈、金融科技與資產管理的高階人才訓練。
以台大為例,自2021年8月1日起至2031年7月31日止,該校重點科技研究學院增設積體電路設計與自動化、元件材料與異質整合及奈米工程與科學碩士及博士等6個學位學程,其碩士班外加招生名額75名、博士班外加招生名額30名;教育部又同意該學院再增加15名專任教師員額,以協助培育國家重點領域高階科學技術人才。在教育部特許、廠商1年合力贊助至少新台幣1億元、國發基金又再補助1億元的情況下,由於學生都有獎學金,教師也有額外獎勵,學生畢業的出路不成問題,該學院的學生和教授在台大校園裡說是「走路有風」也不算誇張。
在政府長期扶植與吃苦耐勞的工程師打拚下,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聚落龐大,垂直分工與技術整合成熟。現在又有產學共育制度上路,未來技術的創新精進與產值的擴增都是指日可待。但畢竟半導體不是台灣產業的全部,其他產業在爭取人才也可以有一些作法。
例如顯示面板廠商長期提供獎學金給光電系所的學生,有助於一部分學生畢業後投入面板事業。2022年2月富采控股旗下的晶元光電也捐贈價值超過新台幣2億元的雷射切割機、打線機、劈裂機等28套設備給中興大學,希望共創校園產業培訓平台,讓學生有機會了解業界mini LED、micro LED、感測、汽車等LED最新應用產品的新奇與設計奧妙。
台灣高等教育機構在僧多粥少、政府又長期管制學費不得調漲的壓力下,許多大學的財務早已捉襟見肘,不但教授拿到科技部的補助經費要抽成,就連校舍要整修、每年決定要不要繼續支付國外的專利維持費都要考慮再三。
如今有9所國立大學開設10所產學共育的創新學院,的確讓人耳目一新。已經有多所學校打著碩士生一個月領2萬、博士生一個月領3萬的誘因,吸引優秀人才報考。這遠比既有的碩士生、博士生幫教授做科技部的研究計畫只能領到幾千元補助實在是好太多了。也難怪這些獲教育部核定成立的研究學院負責人各個信心滿滿,希望學生能把握機會,充分結合理論與實務,畢業後順利與產業接軌。
責任編輯:毛履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