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公關組】因應國際禁令 國內首場勞動條件國際趨勢講座興大登場

【公關組】因應國際禁令 國內首場勞動條件國際趨勢講座興大登場

更新時間:2022-12-19 09:22:07 / 張貼時間:2022-12-16 14:23:50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秘書室媒體公關組
1,479
因應國際社會推動禁止強迫勞動產品進口的法令變革,社會研究諮詢公司Work Better Innovations與中興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12月14日在中興大學合辦國內首場「了解國際勞動條件的國際趨勢」講座,吸引來自製造、電子、科技、人資等不同業別,50多位產業人士參與,藉由講座了解國際訂定的強迫勞動指標,並協助國內中小企業進行勞動風險評估。

美國目前已禁止進口任何在生產過程中全部或部分涉及強迫勞動的商品,德國「供應鏈盡職調查法案 (GSCA) 」將於2023年1月1日生效,要求範圍內的企業,需要識別和評估其供應鏈中的人權和環境風險,並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歐盟也規劃推行禁用強迫勞動產品的法令規範。

台灣企業在勞動條件上如何符合國際標準和期待,Work Better Innovations特別出版《了解國際強迫勞動指標:台灣中小企業實務指南》手冊,介紹國際勞工組織11項強迫勞動指標,分別為濫用弱勢處境、欺騙、行動限制、孤立、人身暴力及性暴力、恐嚇及威脅、扣留身分文件、扣發薪資、抵債勞務、苛刻的工作及生活條件、超時加班。手冊以11幅插畫為意象,以淺白的內文說明國際標準,透過台灣實際案例與分析,談台灣風險,以及台灣標準與國際標準的差異,提供企業更精確的指標說明與明確的應注意事項。

台中場講座,開場邀請中興大學林金賢主任與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邱羽凡副教授致詞,再由Work Better Innovations執行長凌怡華博士與專案顧問陳炯志,進行11項指標介紹與實例分享。

林金賢主秘表示,聯合國在 2015 年提出「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包含了17 項核心目標,其中第12項「負責任的消費及生產」,也就是提供優質的生產環境,契合此次講座的主旨。希望透過講座讓更多員工了解勞動人權概念,進而成為企業的文化氛圍,相信對於優質生產環境的進展將發揮助益。

Work Better Innovations專案顧問陳炯志指出,強迫勞動風險的高低,並非由單一指標來決定,要用風險角度來看,指標之間經常交互影響,如果把每項勞動侵害當作光譜上的一個黑點,光譜兩端分別是強迫勞動與體面勞動,以光譜的概念,來考慮勞工的處境,應該提高對於「非自願勞動的關注」,陳炯志強調,如果不是在自由的或資訊充足的情況下所為,即使簽訂契約,仍屬非自願。

凌怡華執行長表示,有些國際標準中的人權責任,台灣的法令可能尚未規定,建議企業應該要有更前瞻的思維,積極帶領改變,而不是在拿不到國際訂單時再來改變。此次工作坊,採取比較積極的作法,希望協助企業即早做好準備,以因應國際對勞動人權的法令規範。
興大林金賢主秘致詞

興大林金賢主秘致詞

Work Better Innovations凌怡華執行長介紹國際勞動規範

Work Better Innovations凌怡華執行長介紹國際勞動規範

Work Better Innovations專案顧問陳炯志介紹11個勞動指標

Work Better Innovations專案顧問陳炯志介紹11個勞動指標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