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海保署首次調查蘭嶼海洋底棲生物多樣性 發現多達 32種蘭嶼新紀錄種

【媒體報導】海保署首次調查蘭嶼海洋底棲生物多樣性 發現多達 32種蘭嶼新紀錄種

更新時間:2023-01-13 08:26:46 / 張貼時間:2023-01-11 15:09:48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海委會海洋保育署快訊
1,303
稿源:2023-01-11/海委會海洋保育署快訊

蘭嶼及小蘭嶼位於臺灣本島的東南方海域,因海陸域地形的特殊性,加上地理位置的獨特性,擁有許多與臺灣本島迥異的生物種類,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以下簡稱海保署)於2022年委託國立興大全球變遷生物學研究中心、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針對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進行物種普查,第一次調查就發現 32種蘭嶼新紀錄種,包含21種甲殼類、7種棘皮動物及4種軟體動物,其中小雙鱗蛇尾 (Amphipholis squamata) 更是臺灣的新紀錄種。

海保署說明蘭嶼甲殼類新紀錄中,在野銀潮間帶記錄到粗腿擬瘦招潮 (Paraleptuca crassipes),是蘭嶼首次有招潮蟹的正式紀錄;同一地點也發現斯氏折顎蟹 (Ptychognathus stimpsoni),為國立興大施習德教授與博士生許智惟在 2020 年所發表之臺灣新種,本次於蘭嶼的採集則是臺灣的第二筆紀錄;另外在蘭嶼沙灘潮上帶發現數量不少的中華沙蟹 (Ocypode sinensis),但在過去蘭嶼的文獻或調查報告中僅有心掌沙蟹的紀錄,推測可能原因是兩種的形態類似,以至於辨識不易所造成的。

另外本次調查所發現的棘皮動物與軟體動物的新紀錄種,皆因非常見種,如桑氏柄體參 (Labidodemas semperianum),過去台灣僅在墾丁海域發現過;或個體偏愛躲藏,如臺灣新紀錄種小雙鱗蛇尾 (Amphpholis squamata),由於其體型小 (體盤直徑約 1.8 mm) 及偏好躲藏於泥沙中之習性;又或體色與棲地背景十分相似而不易發現的軟體動物,如以礁石區海綿為食的割裂圓盤海牛 (Sebadoris fragilis),以及棲息於海藻叢中的翡翠長葡萄螺 (Phanerophthalmus luteus)。再次凸顯出蘭嶼在地形與環境的獨特性,而孕育出豐富的海洋生物多樣性。

海保署表示首次的調查就已記錄超過 150種個體,且蘭嶼新紀錄種約佔 20 %,顯示蘭嶼的海洋底棲生物物種相當豐富,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與時間深入探查。本次委託國立興大所組成的專業團隊,將持續於2023年進行調查,並將其調查成果出版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解說手冊,除有完整物種名錄外,更希望讓社會大眾對蘭嶼多樣性資源有更深入的認識,讓大家在親近海洋的同時可以共同愛護與保育我們的海洋。



海保署首次調查蘭嶼海洋底棲生物 發現32種新紀錄種

稿源:2023-01-11/聯合報/尤聰光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去年委託國立興大全球變遷生物學研究中心、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等學術單位,針對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進行物種普查,發現32種新紀錄種,其中也發現台灣的新紀錄種小雙鱗蛇尾。

海保署今發新聞稿指出,首次的全台調查就已記錄超過150種個體,光蘭嶼新紀錄種約佔20%,發現蘭嶼32種蘭嶼新紀錄種,包含21種甲殼類、7種棘皮動物及4種軟體動物,顯示蘭嶼的海洋底棲生物物種相當豐富,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與時間深入探查。

蘭嶼及小蘭嶼位於台灣本島的東南方海域,因海陸域地形的特殊性,加上地理位置的獨特性,擁有許多與台灣本島迥異的生物種類,海保署去年委託相關學術單位,前往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進行為期1年的物種普查。

海保署說明蘭嶼甲殼類新紀錄中,在野銀潮間帶記錄到粗腿擬瘦招潮 (Paraleptuca crassipes),是蘭嶼首次有招潮蟹的正式紀錄;同一地點也發現斯氏折顎蟹 (Ptychognathus stimpsoni),為國立興大施習德教授與博士生許智惟在2020年所發表的台灣新種,本次於蘭嶼的採集則是台灣的第二筆紀錄。

另外在蘭嶼沙灘潮上帶發現數量不少的中華沙蟹 (Ocypode sinensis),但在過去蘭嶼的文獻或調查報告中僅有心掌沙蟹的紀錄,推測可能原因是兩種的形態類似,以至於辨識不易所造成的。這次調查所發現的棘皮動物與軟體動物的新紀錄種,皆因非常見種,其中發現體偏愛躲藏的台灣新紀錄種小雙鱗蛇尾 (Amphpholis squamata)。

海保署表示,本次委託學術單位的專業團隊,今年將持續調查,並將其調查成果出版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解說手冊,除有完整物種名錄外,更希望讓社會大眾對蘭嶼多樣性資源有更深入的認識,讓大家在親近海洋的同時可以共同愛護與保育海洋。



海底豐富物種好驚喜! 蘭嶼驚見32新紀錄種海洋底棲生物

稿源:2023-01-11/中時/蔡旻妤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去年委託國立興大全球變遷生物學研究中心、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針對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進行物種普查,第1次調查就發現 32種蘭嶼新紀錄種,包含21種甲殼類、7種棘皮動物及4種軟體動物,其中小雙鱗蛇尾更是台灣的新紀錄種。

蘭嶼及小蘭嶼位於台灣本島的東南方海域,因海陸域地形的特殊性,加上地理位置的獨特性,擁有許多與台灣本島迥異的生物種類。海保署表示,首次的調查就已記錄超過 150種個體,且蘭嶼新紀錄種約佔 20 %,顯示蘭嶼的海洋底棲生物物種相當豐富。

海保署說明,蘭嶼甲殼類新紀錄中,在野銀潮間帶記錄到粗腿擬瘦招潮,是蘭嶼首次有招潮蟹的正式紀錄;同地點也發現斯氏折顎蟹,為國立興大施習德教授與博士生許智惟在 2020 年所發表的台灣新種,本次於蘭嶼的採集則是台灣的第2筆紀錄;另外在蘭嶼沙灘潮上帶發現數量不少的中華沙蟹,但在過去蘭嶼的文獻或調查報告中僅有心掌沙蟹的紀錄,推測可能原因是兩種的形態類似,以至於辨識不易所造成的。

另外,調查所發現的棘皮動物與軟體動物的新紀錄種,皆因非常見種,如桑氏柄體參,過去台灣僅在墾丁海域發現過;或個體偏愛躲藏,如台灣新紀錄種小雙鱗蛇尾,由於其體型小、體盤直徑約 1.8 mm及偏好躲藏於泥沙中的習性;又或體色與棲地背景十分相似而不易發現的軟體動物,如以礁石區海綿為食的割裂圓盤海牛,以及棲息於海藻叢中的翡翠長葡萄螺。再次凸顯出蘭嶼在地形與環境的獨特性,而孕育出豐富的海洋生物多樣性。

海保署表示,本次委託國立興大所組成的專業團隊,今年會持續調查,並將其調查成果出版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解說手冊,除有完整物種名錄外,更希望讓社會大眾對蘭嶼多樣性資源有更深入的認識,讓大家在親近海洋的同時可以共同愛護與保育海洋。



蘭嶼現小雙鱗蛇尾 台灣新紀錄種

稿源:2023-01-12/自由時報 /洪定宏

海洋保育署去年委託興大全球變遷生物學研究中心、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普查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在東清村水深約一公尺泥沙地石頭下面,發現一隻「小雙鱗蛇尾」(Amphpholis squamata),是台灣首見的新紀錄種。「小雙鱗蛇尾」是體型小(體盤直徑約一點八mm)且偏好躲藏在泥沙中的生物,全球分布廣,以小甲殼類、有機物碎屑、小幼貝、小蠕蟲為食物。



海保署首次調查蘭嶼海洋底棲生物 發現32種新紀錄種

稿源:2023-01-11/中華日報/鄭錦晴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首次調查蘭嶼海洋底棲生物多樣性,發現多達三十二種蘭嶼新紀錄種,包含二十一種甲殼類、七種棘皮動物及四種軟體動物,其中小雙鱗蛇尾更是台灣的新紀錄種。

海保署指出,海保署於去年委託國立興大所組成的專業團隊,針對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進行物種普查,第一次調查即發現三十二種蘭嶼新紀錄種。

蘭嶼甲殼類新紀錄中,在野銀潮間帶的粗腿擬瘦招潮是蘭嶼首次有招潮蟹的正式紀錄;同一地點也發現斯氏折顎蟹,是興大教授施習德與博士生許智惟在二0二0年所發表的台灣新種,此次蘭嶼採集則是台灣的第二筆紀錄。

另蘭嶼沙灘潮上帶發現數量不少的中華沙蟹,但在過去蘭嶼的文獻或調查報告中只有心掌沙蟹的紀錄,推測可能原因是兩種的形態類似,以至於辨識不易所造成的。

調查所發現的棘皮動物與軟體動物的新紀錄種,都因非常見種,如桑氏柄體參,或個體偏愛躲藏如台灣新紀錄種小雙鱗蛇尾等。

海保署表示,首次的調查就已記錄超過一百五十種個體,且蘭嶼新紀錄種約佔百分之二十,顯示蘭嶼的海洋底棲生物物種相當豐富,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與時間深入探查,今年將持續進行調查,調查成果將出版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解說手冊,讓大家對蘭嶼有更深入的認識。



蘭嶼海洋底棲生物普查 發現32新記錄物種 小雙鱗蛇尾臺灣首見

稿源:2023-01-11/農傳媒/陳儷方

海保署委託興大全球變遷生物學研究中心、嘉義大學生物資源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針對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進行物種普查,第一次調查就發現32種蘭嶼新紀錄種,包括21種甲殼類、7種棘皮動物、4種軟體動物,其中「小雙鱗蛇尾」是臺灣的新紀錄種。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副署長吳龍靜表示,這是一項2年的調查計畫,2023年會持續進行,並擴大調查範圍至潮下帶,預期可以有更多的發現。調查團隊在蘭嶼的朗島漁港、椰油、紅頭、東清、野銀等5處,以河口為中心,水平半徑250公尺、縱深為高潮帶至低潮帶的範圍,進行目視、淘沙、放置籠具、翻動石礫等逢機採樣方式,在潮上帶及潮間帶進行調查。

海保署指出,蘭嶼甲殼類新紀錄中,在野銀的潮間帶記錄到粗腿擬瘦招潮(Paraleptuca crassipes),是蘭嶼首次有招潮蟹的正式紀錄;同一地點也發現斯氏折顎蟹(Ptychognathus stimpsoni),斯氏折顎蟹是興大教授施習德與博士生許智惟在2020年發表的臺灣新種,這次是斯氏折顎蟹在臺灣的第2筆紀錄。

另外在蘭嶼沙灘潮上帶發現中華沙蟹(Ocypode sinensis),且為數不少,但在過去蘭嶼的文獻或調查報告中僅有心掌沙蟹的紀錄,推測可能是因為這兩種沙蟹的形態類似,以至於辨識不易所致。

棘皮動物與軟體動物的新紀錄種在臺灣普遍少見,吳龍靜表示,桑氏柄體參 (Labidodemas semperianum),過去臺灣僅在墾丁海域發現過;臺灣新紀錄種小雙鱗蛇尾(Amphpholis squamata)個體偏愛躲藏,體盤直徑約1.8毫米的迷你體型及偏好躲藏於泥沙中的習性,很難被發現;割裂圓盤海牛(Sebadoris fragilis)以礁石區海綿為食,是體色與棲地背景十分相似不易發現的軟體動物,棲息於海藻叢中的翡翠長葡萄螺(Phanerophthalmus luteus),也是善於隱身棲地的類型。

海保署指出,小雙鱗蛇尾不僅是蘭嶼的新紀錄種,更是臺灣的新紀錄種,是這次調查中特別的發現。不過,在iNaturalist網站上的桃園藻礁物種名錄中已有小雙鱗蛇尾的紀錄,在蘭嶼發現的小雙鱗蛇尾是否真為臺灣新紀錄種?

吳龍靜解釋,這類群的生物無法單憑照片就鑑定至「種」,且公民科學網站並不能算是正式紀錄,「目前臺灣的記錄只出現在一份桃園市政府的調查報告上,正式發表的學術文章中並沒這個種」,小雙鱗蛇尾是在蘭嶼東清村發現,在水深1公尺的泥沙地石頭下面。

調查團隊指出,小雙鱗蛇尾屬於棘皮動物門蛇尾綱,體盤直徑1至2毫米,喜歡躲藏石頭下方,雌雄同體且會發光,食性以有機碎屑、浮游生物為食,小雙鱗蛇尾有許多隱蔽種需要進行分子鑑定才能加以區分,廣泛分布在除了極圈以外的各個海域。

吳龍靜表示,這是海保署首次在蘭嶼海域做底棲無脊椎動物調查,成果豐富,生物多樣性情形很不錯,但也有可能是因為以往對於蘭嶼地區的生態調查沒有那麼頻繁,一些物種不容易被發現,以致於有紀錄的比較少。




海保署:蘭嶼調查海洋底棲生物 新紀錄32種

稿源:2023-01-11/yahoo新聞/莊儱宇

2023年1月11日 週三 上午11:30
海保署委託學術單位調查蘭嶼海洋底棲生物,發現多達32種蘭嶼新紀錄種,其中小雙鱗蛇尾更是台灣的新紀錄種。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今天發布新聞稿,海保署於2022年委託國立興大全球變遷生物學研究中心、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針對蘭嶼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進行物種普查,首次調查就發現32種蘭嶼新紀錄種,包含21種甲殼類、7種棘皮動物及4種軟體動物,其中小雙鱗蛇尾(Amphipholis squamata)更是台灣的新紀錄種。

海保署表示,蘭嶼甲殼類新紀錄中,在野銀潮間帶記錄到粗腿擬瘦招潮(Paraleptuca crassipes),是蘭嶼首次有招潮蟹的正式紀錄;同一地點也發現斯氏折顎蟹 (Ptychognathus stimpsoni),為國立興大教授施習德與博士生許智惟在2020年所發表的台灣新種,這次於蘭嶼的採集則是台灣的第二筆紀錄。

另外在蘭嶼沙灘潮上帶發現數量不少的中華沙蟹(Ocypode sinensis),但在過去蘭嶼的文獻或調查報告中僅有心掌沙蟹的紀錄,推測可能原因是兩種的形態類似,以至於辨識不易所造成的。

海保署表示,這次調查所發現的棘皮動物與軟體動物的新紀錄種,皆因非常見種,如桑氏柄體參(Labidodemas semperianum),過去台灣僅在墾丁海域發現過;或個體偏愛躲藏,如台灣新紀錄種小雙鱗蛇尾,由於其體型小(體盤直徑約1.8 mm)及偏好躲藏於泥沙中的習性;又或體色與棲地背景十分相似而不易發現的軟體動物,如以礁石區海綿為食的割裂圓盤海牛 (Sebadoris fragilis),以及棲息於海藻叢中的翡翠長葡萄螺(Phanerophthalmus luteus)。凸顯出蘭嶼在地形與環境的獨特性,而孕育出豐富的海洋生物多樣性。

海保署表示,首次的調查就已記錄超過150種個體,且蘭嶼新紀錄種約占20%,顯示蘭嶼的海洋底棲生物物種相當豐富,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與時間深入探查。
小雙鱗蛇尾(圖片來源:海委會海洋保育署)

小雙鱗蛇尾(圖片來源:海委會海洋保育署)

粗腿擬瘦招潮(圖片來源:海委會海洋保育署)

粗腿擬瘦招潮(圖片來源:海委會海洋保育署)

斯氏折顎蟹(圖片來源:海委會海洋保育署)

斯氏折顎蟹(圖片來源:海委會海洋保育署)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