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過度補貼讓產業無競爭力 學界盼陳吉仲跳脫政黨思維

【媒體報導】過度補貼讓產業無競爭力 學界盼陳吉仲跳脫政黨思維

更新時間:2023-08-02 08:57:18 / 張貼時間:2023-08-02 08:52:53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聯合報
1,219
稿源:2023-8-2/聯合報/彭宣雅/台北

學界對於升格農業部充滿期待與想像,更期許我國變成一個正常的國家,農業恢復正軌。學者認為,近年農業部門以補貼為施政主軸,農業補貼每個國家都有,但我們是否夠能補得有智慧(smart),而不是補助補到到失去競爭力,「大家一起賺政府的錢」,補到各項政策難推動;期許新部長能跳脫政黨思維,把農業帶向有持續力與國際競爭力的新農業,否則,成立農部,只是如作物過度施肥般,只會徒長與虛胖,成為病態產業、不健康。

台大農經系名譽教授、農委會前副主委林國慶表示,農業補助不一定不好,各國都有、各行各業也補助,非農業部門也有,補貼可以做,但不能過度;農業部成立,要營造農業永續發展的環境,比如水資源、土地資源的利用如何永續要加把勁,他反對農地興建農舍,依照農發條例第18條農民才可興建農舍,現在國土計畫中的農一,不要再興建農舍了,但現在非農民也都在興建,農地資源破壞,值得留意。

林國慶說,要營造農業永續發展環境,也不是只有循環農業與淨零,管理水資源成立農水署,他當時就反對,成立署以後,農業水資源轉移到非農業部門,會相對更容易;也花了更多錢大面積休耕,不僅只有補償地主,對生態也造成很大衝擊,若是過去農田水利會,就不會這麼容易發生了。

中興大學循環經濟學院院長王升陽表示,農業攸關立國,農業部掌管全國農政,不是只有照顧農民,對於發展糧食安全應有長遠的規劃與政策;第二,現在都談淨零碳排,但目前農業耕作方式,包括水土、用藥、汙染都不符合淨零,應該發展維持糧食安全、結合環保生態的更先進技術,開發出更先進的耕作農產經營。

王升陽說,外界都認為台灣農業技術超越國際,但其實並沒有,我們擁有固有的技術、傳統育種、病蟲害防治過去很進步,現在早已被超越;過去農業科技人才厲害,為大學任用,現在大多都是通過公務人員考試、都是坐辦公室,農業部該好好培育人才,比如農業科技政策應該要有高度及足夠的學養。

一名資深農業學者說,新部長年輕、有抱負與膽識,當年從國外剛回來學者的氣度風範,對農業充滿熱情,漸漸變成了現在大家知道的樣子,但仍期許能夠跳脫政黨束縛、意識與挾制,真正讓台灣農業成為正常產業。升格為農業部,量體上變成補助獨大,每個國家都在補助,但是要聰明、有智慧的補,補助後增加了競爭力,不是到最後,變成大家一起賺國家的錢,這是農業學者的淒涼與無奈。

這名學者也說,對農業部有期許與祝福,但也有憂慮。過去30年,每一屆的農委會主委都說,農委會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讓農民賺錢,但在沒有競爭力下,反而傷害了台灣農業;父母在家教小孩,能夠天天給他錢嗎?現在的補助都把農民帶到甚麼樣的境地,教成甚麼樣子,政府推動政策,到基層總問「有沒有補助?」,變成各項政策難推動;升格為農業部要真正發揮影響力,否則就會如作物學中,大量施肥只會造成作物虛胖、徒長,變成沒有抵抗力的病態產業、不健康。
陳吉仲致詞時刻意不撐傘全身溼透,表示將繼續為台灣農民打拚,且讓農民賺到錢。記者林澔一/攝影

陳吉仲致詞時刻意不撐傘全身溼透,表示將繼續為台灣農民打拚,且讓農民賺到錢。記者林澔一/攝影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