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公關組】興大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產學合作生產AI低碳米

【公關組】興大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產學合作生產AI低碳米

更新時間:2023-11-09 08:35:46 / 張貼時間:2023-11-07 12:06:05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秘書室媒體公關組
3,121
中興大學基資所朱彥煒特聘教授所帶領的「AIMIA阿米亞團隊」,在國科會科創計畫支持下,開發出「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結合人工智慧演算法辨識作物生理特徵,可即時反映水稻植株生長狀態,並在10-15秒內提供使用者灌溉栽培建議,實驗證實可有效減少灌溉用水20%。今年已成功與彰化米屋企業合作,實作出6公頃的「AI低碳米」,未來將逐步擴展至彰化米屋企業全產區逾1,400公頃。

朱彥煒教授表示,水稻為臺灣重要糧食,全年栽培面積約22萬公頃,是栽培面積最廣的作物,農民經常根據個人經驗來判斷灌溉時機和用水量,儘管具有豐富經驗的農民可生產高品質、高產量的稻米,然而各地氣候相異,經驗無法複製,近來氣候變遷加劇,更讓過去建立之栽培經驗失準。整體而言,目前的農業栽培仍然缺乏客觀且低成本的評估體系。

阿米亞團隊所開發的「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是國內第一個發展以作物生理為主的決策平台,藉影像技術取代高精密儀器,使用者透過個人智慧型手機,拍攝水稻田區照片,上傳至「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系統後臺會將照片轉換成多樣光譜資訊,並提取重要生理特徵,運算10~15秒後回傳最適化灌溉栽培決策給使用者。

朱彥煒教授指出,一般慣行農法湛水時間較長,透過「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最適化灌溉栽培決策,以客觀的數據協助使用者判斷灌溉的時間點,以及須灌溉的高度,可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並減少水田狀態下甲烷排放量。以全臺每年稻田灌溉用水約62億噸估算,可節約逾12億噸水資源,同時節省馬達抽水耗電約1.65億新臺幣,相當於減少3.1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此外,最適化灌溉栽培參考自國際稻米研究所,以減少水田甲烷排放30%估計,約可減少全臺每年18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565座大安森林公園碳吸附量。

米屋企業董事長陳肇浩表示,今年1月起與興大合作,建立約6公頃的商用稻作區示範場域,在第一期稻作中約產出36公噸稻米,「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的辨別準確率達92%,且可減少20%灌溉用水,同時產量及品質維持與慣行栽培一致,生產過程中卻更加省水、節能與減碳,符合ESG企業永續精神。

阿米亞團隊自108年起,於興大農業試驗場執行相關試驗,110年與霧峰農會合作,進行4分地的先期試驗,達到符合標準的初步成果後,今年與米屋企業合作,未來也將持續致力與各農試單位合作,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推動農業的永續發展。

活動相簿


新聞報導彙整

1.台視:AI種稻是真的! 拍照傳雲端提供灌溉栽培建議
2.公視:興大開發AI農業預警平台 可節水2成且省電
3.華視:興大AI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可助稻作灌溉用水減2成
4.民視:農業再進化 興大團隊開發平台生產AI低碳米
5.新唐人:永續低碳米 AI析作物狀況.灌溉決策準確度逾9成
6.大台中新聞:智慧農業最佳應用 產學合作生產AI低碳米
7.中央社:興大AI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可助稻作灌溉用水減2成
8.自由時報:興大用AI幫農民種稻 拍照分析灌溉時機種出「低碳米」
9.中國時報:興大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產學合作生產AI低碳米
10.經濟日報:興大AI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可助稻作灌溉用水減2成
11.工商時報:興大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產學合作生產AI低碳米
12.大紀元:人工智慧辨識水稻生長狀況 中興大學發表AI低碳米
13.觀傳媒:興大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產學合作生產AI低碳米
14.臺灣時報:興大團隊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產學合作生產AI低碳米
15.中廣:興大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AI低碳米減少20%灌溉用水
16.教育廣播:興大「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臺」生產AI低碳米
17.聯合報:興大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精準灌溉可減少2成用水
興大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產學合作生產AI低碳米

興大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產學合作生產AI低碳米

中興大學基資所朱彥煒特聘教授(左)所帶領的「AIMIA阿米亞團隊」,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與米屋企業董事長陳肇浩(右)合作生產「AI低碳米」。

中興大學基資所朱彥煒特聘教授(左)所帶領的「AIMIA阿米亞團隊」,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與米屋企業董事長陳肇浩(右)合作生產「AI低碳米」。

興大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產學合作生產AI低碳米

興大開發「智慧農業前瞻預警平台」 產學合作生產AI低碳米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