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中心】中興大學英文雜誌《NCHU ARCH》第八期全面電子化出刊 聚焦永續發展議題
更新時間:2025-04-25 16:34:13 /
張貼時間:2025-04-25 16:32:39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秘書室媒體公關中心
174
稿源:中興大學國際事務處
《NCHU ARCH》第八期於2025年4月正式出刊。第八期以「永續發展」為核心主題,展現中興大學在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上的傑出貢獻與成就。本期透過「亮點 (Ascension)」、「研究 (Research)」、「合作 (Collaboration)」、「棲地 (Habitat)」四大主軸,呈現中興大學對於永續未來的堅定承諾與具體實踐。為了實踐永續環保理念並響應數位化趨勢,《NCHU ARCH》第八期特別決定全面改為電子版發行,減少紙張使用及印刷過程的碳排放,以實際行動展現中興大學對環境永續的承諾。
在國際大學評比方面,中興大學於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2024年大學影響力排名中,全球排名201-300區間,全台第8名。在五項永續發展目標中表現卓越:SDG 2「零飢餓」(全台第6)、SDG 7「可負擔的清潔能源」(全台第4)、SDG 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全台第5)、SDG 15「陸域生態」(全台第2)及SDG 17「全球夥伴」(全台第4),展現中興大學在永續發展的多元貢獻。在QS世界大學永續排名2024中,中興大學全球排名第430,亞洲排名第91,台灣排名第7,在「環境永續性」及「知識交流」項目分別位居全台第3及第4。
「亮點 (Ascension)」單元介紹植物教學醫院的創新措施與重要影響力。植物教學醫院莊益源院長與吳志恩先生分享植物醫院如何在實現永續農業與促進生物多樣性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研究 (Research)」單元呈現兩項具代表性的環境永續亮點。全球變遷生物學研究中心由施習德教授、莊銘豐教授與王玉璽研究助理共同進行,專注於生物多樣性與跨領域研究,並與自然史博物館合作推動環境教育。同樣重要的是,生命科學系林幸助教授長期投入「藍碳」研究,探討沿海生態系統中的碳儲存機制對減緩全球暖化的關鍵作用,為氣候變遷解方提供重要科學依據。這兩項研究均展現中興大學在環境永續領域的深厚研究實力。
「合作 (Collaboration)」單元展現中興大學培育未來永續領袖的全球責任。環境工程學系盧明俊教授主持的TEEP計畫,接待來自越南、菲律賓和立陶宛的國際學生,提升他們在專業領域的專業知識。此計畫與EQC國際研討會共同推動全球學術交流,培育具國際視野的永續人才。
「棲地 (Habitat)」單元介紹Peter Chesson教授與許秋容教授的種瓜溪生態復育計畫,透過回購農地及移除混凝土堤防,恢復溪流的自然狀態,支持原生動植物的生長,展現對於棲地保育的實際行動與貢獻。
最後,藝術中心展示台灣知名藝術家楊嚴囊、王俊盛與黃春明的作品,以藝術詮釋人與自然的永續共處之道。
誠摯感謝《NCHU ARCH》每位受邀作者的貢獻,歡迎讀者掃描以下QR碼或點擊連結,閱讀完整電子雜誌內容,共同關注本校永續相關學術亮點。
《NCHU ARCH》第八期於2025年4月正式出刊。第八期以「永續發展」為核心主題,展現中興大學在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上的傑出貢獻與成就。本期透過「亮點 (Ascension)」、「研究 (Research)」、「合作 (Collaboration)」、「棲地 (Habitat)」四大主軸,呈現中興大學對於永續未來的堅定承諾與具體實踐。為了實踐永續環保理念並響應數位化趨勢,《NCHU ARCH》第八期特別決定全面改為電子版發行,減少紙張使用及印刷過程的碳排放,以實際行動展現中興大學對環境永續的承諾。
在國際大學評比方面,中興大學於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2024年大學影響力排名中,全球排名201-300區間,全台第8名。在五項永續發展目標中表現卓越:SDG 2「零飢餓」(全台第6)、SDG 7「可負擔的清潔能源」(全台第4)、SDG 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全台第5)、SDG 15「陸域生態」(全台第2)及SDG 17「全球夥伴」(全台第4),展現中興大學在永續發展的多元貢獻。在QS世界大學永續排名2024中,中興大學全球排名第430,亞洲排名第91,台灣排名第7,在「環境永續性」及「知識交流」項目分別位居全台第3及第4。
「亮點 (Ascension)」單元介紹植物教學醫院的創新措施與重要影響力。植物教學醫院莊益源院長與吳志恩先生分享植物醫院如何在實現永續農業與促進生物多樣性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研究 (Research)」單元呈現兩項具代表性的環境永續亮點。全球變遷生物學研究中心由施習德教授、莊銘豐教授與王玉璽研究助理共同進行,專注於生物多樣性與跨領域研究,並與自然史博物館合作推動環境教育。同樣重要的是,生命科學系林幸助教授長期投入「藍碳」研究,探討沿海生態系統中的碳儲存機制對減緩全球暖化的關鍵作用,為氣候變遷解方提供重要科學依據。這兩項研究均展現中興大學在環境永續領域的深厚研究實力。
「合作 (Collaboration)」單元展現中興大學培育未來永續領袖的全球責任。環境工程學系盧明俊教授主持的TEEP計畫,接待來自越南、菲律賓和立陶宛的國際學生,提升他們在專業領域的專業知識。此計畫與EQC國際研討會共同推動全球學術交流,培育具國際視野的永續人才。
「棲地 (Habitat)」單元介紹Peter Chesson教授與許秋容教授的種瓜溪生態復育計畫,透過回購農地及移除混凝土堤防,恢復溪流的自然狀態,支持原生動植物的生長,展現對於棲地保育的實際行動與貢獻。
最後,藝術中心展示台灣知名藝術家楊嚴囊、王俊盛與黃春明的作品,以藝術詮釋人與自然的永續共處之道。
誠摯感謝《NCHU ARCH》每位受邀作者的貢獻,歡迎讀者掃描以下QR碼或點擊連結,閱讀完整電子雜誌內容,共同關注本校永續相關學術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