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交流】興中有 「尼」:中興大學國際志工團深入尼泊爾展開跨國服務
更新時間:2025-07-25 13:24:21 /
張貼時間:2025-07-25 13:22:31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國際處
208
稿源:中興大學國際事務處/黃品慈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事務處於114年7月1日至7月15日舉辦年度國際志工服務活動,由生命科學系鄭任鈞副教授率領16位師生組成志工團,前往尼泊爾東南部城鎮拉傑彼拉傑(Rajbiraj),展開為期兩週的「尼泊爾兒童教育與社區基礎建設計畫」。本次服務涵蓋教育教學、環境改善與文化交流,成果豐碩,廣獲當地肯定。
志工團此行共攜帶約126公斤教具與文具資源,支援當地偏鄉教育發展。在為期9天的教學服務中,團隊分別於兩所學校──Shree Rajdevi Secondary School 與 Badiyal Basic School──執行共48堂主題課程,內容涵蓋衛生教育、科學啟蒙、議題探討(如情緒識別)、英語律動與手作活動,針對6至13歲學生設計教學,每堂課平均有30名學生參與,累計影響人次達1,440人。
除教育推廣外,志工團也協助改善社區環境,參與當地破舊教室的粉刷與神廟清掃工作,進行除鏽、撿拾垃圾等勞務,實際提升學習與生活空間品質。團隊的投入與行動,獲得當地媒體 Himshikhar Television 採訪報導。
此次志工服務採用 Homestay(住家寄宿)模式,團員分組入住當地家庭,深入體驗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與文化。活動尾聲,團員與接待家庭依依惜別,場面溫馨感人。志工團亦舉辦「臺灣美食之夜」,邀請寄宿家庭品嚐臺灣特色料理,並介紹享譽國際的珍珠奶茶,與尼泊爾香料奶茶進行有趣的文化對話。
活動結束後,志工團前往首都加德滿都,參訪當地著名歷史文化景點,包括杜巴皇家廣場(Kathmandu Durbar Square)、女神廟(Kumari Ghar)、博拿佛塔(Boudhanath Stupa)及猴廟(Swayambhunath,又稱四眼天神廟)。團員更有幸親睹活女神庫瑪麗的現身與賜福,深入體會尼泊爾獨特的宗教文化與歷史底蘊。
本次國際志工活動不僅展現中興大學對全球責任的實踐,也讓參與學生在教育服務與跨文化交流中拓展國際視野,深化對多元社會議題的理解,帶來難能可貴的人生成長與啟發。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事務處於114年7月1日至7月15日舉辦年度國際志工服務活動,由生命科學系鄭任鈞副教授率領16位師生組成志工團,前往尼泊爾東南部城鎮拉傑彼拉傑(Rajbiraj),展開為期兩週的「尼泊爾兒童教育與社區基礎建設計畫」。本次服務涵蓋教育教學、環境改善與文化交流,成果豐碩,廣獲當地肯定。
志工團此行共攜帶約126公斤教具與文具資源,支援當地偏鄉教育發展。在為期9天的教學服務中,團隊分別於兩所學校──Shree Rajdevi Secondary School 與 Badiyal Basic School──執行共48堂主題課程,內容涵蓋衛生教育、科學啟蒙、議題探討(如情緒識別)、英語律動與手作活動,針對6至13歲學生設計教學,每堂課平均有30名學生參與,累計影響人次達1,440人。
除教育推廣外,志工團也協助改善社區環境,參與當地破舊教室的粉刷與神廟清掃工作,進行除鏽、撿拾垃圾等勞務,實際提升學習與生活空間品質。團隊的投入與行動,獲得當地媒體 Himshikhar Television 採訪報導。
此次志工服務採用 Homestay(住家寄宿)模式,團員分組入住當地家庭,深入體驗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與文化。活動尾聲,團員與接待家庭依依惜別,場面溫馨感人。志工團亦舉辦「臺灣美食之夜」,邀請寄宿家庭品嚐臺灣特色料理,並介紹享譽國際的珍珠奶茶,與尼泊爾香料奶茶進行有趣的文化對話。
活動結束後,志工團前往首都加德滿都,參訪當地著名歷史文化景點,包括杜巴皇家廣場(Kathmandu Durbar Square)、女神廟(Kumari Ghar)、博拿佛塔(Boudhanath Stupa)及猴廟(Swayambhunath,又稱四眼天神廟)。團員更有幸親睹活女神庫瑪麗的現身與賜福,深入體會尼泊爾獨特的宗教文化與歷史底蘊。
本次國際志工活動不僅展現中興大學對全球責任的實踐,也讓參與學生在教育服務與跨文化交流中拓展國際視野,深化對多元社會議題的理解,帶來難能可貴的人生成長與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