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中心】國際頂尖學者齊聚興大 展現農業生技的最新突破與跨世代成果
更新時間:2025-10-03 18:13:25 /
張貼時間:2025-10-03 18:07:32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秘書室媒體公關中心
313
稿源:中興大學生物科技發展中心
由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科技發展中心與社團法人國際生物催化與農業生物技術學會(ISBAB)臺灣分會共同主辦的 「跨世代創新農業生技國際研討會暨 ISBAB 臺灣年會」,於 114 年 10 月 1 日至 2 日在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大樓盛大舉行。
本次大會以 「Generations in Synergy」 為主題,邀請來自美國 UC Davis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Dr. Blake Meyers、Dr. R. Holland Cheng、Dr. Maria L. Marco,以色列 Dr. Oren Ostersetzer-Biran,日本 Dr. Yutaka Kuroda,韓國 Dr. Hyung-Wook Kwon,以及臺灣中央研究院 葉國楨主任、方素瓊研究員、劉明容副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 徐駿森教授,國立清華大學 游景晴副教授,國立成功大學 陳盈嵐副教授,國立中興大學 趙裕展教授、吳釗逸教授、朱彥煒教授、徐維莉教授、劉英明教授等重量級學者與青年研究人才齊聚一堂,分享研究成果並展開深入交流。大會吸引逾 200 名國內外專家學者參與,展現臺灣在國際農業生技領域的重要地位與研究能量。
大會於 10 月 1 日上午舉行開幕典禮,邀請國立中興大學 詹富智校長蒞臨致詞,強調農業生物科技在糧食安全、永續發展與人類健康中的關鍵角色,並勉勵青年學者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此舉不僅彰顯臺灣在農業生技領域的國際聲譽,更為青年研究者打造接軌全球的重要舞台。
同時,ISBAB 臺灣學會理事長陳全木教授及生命科學院院長黃介辰教授亦於開幕中致詞,分別代表ISBAB臺灣分會理事長與學院院長,表達對跨國合作與學術交流的支持與期許。
本次會議除專題演講外,亦舉辦 口說競賽與壁報競賽,共有 21 位碩、博士生進行口說發表,另有 83 位碩博士生參與壁報展示(其中碩士生 58 位、博士生 22 位)。競賽不僅提供青年研究者展示成果的舞台,更促進與國際學者的直接交流,拓展學術視野並孕育未來合作契機。
為期兩天的研討會涵蓋多元主題,充分呈現最新科研成果與跨世代、跨國界的協力精神。此次盛會的成功舉辦,象徵臺灣在全球農業生物科技領域的影響力不斷提升,並為未來跨國合作與人才培育奠定堅實基礎。
最後,特別感謝本校 前瞻植物與食糧尖端生技研究中心、鳥禽遺傳資源暨動物生技研究中心、永續農業創新發展中心的協力辦理,以及各界的支持與參與。
由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科技發展中心與社團法人國際生物催化與農業生物技術學會(ISBAB)臺灣分會共同主辦的 「跨世代創新農業生技國際研討會暨 ISBAB 臺灣年會」,於 114 年 10 月 1 日至 2 日在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大樓盛大舉行。
本次大會以 「Generations in Synergy」 為主題,邀請來自美國 UC Davis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Dr. Blake Meyers、Dr. R. Holland Cheng、Dr. Maria L. Marco,以色列 Dr. Oren Ostersetzer-Biran,日本 Dr. Yutaka Kuroda,韓國 Dr. Hyung-Wook Kwon,以及臺灣中央研究院 葉國楨主任、方素瓊研究員、劉明容副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 徐駿森教授,國立清華大學 游景晴副教授,國立成功大學 陳盈嵐副教授,國立中興大學 趙裕展教授、吳釗逸教授、朱彥煒教授、徐維莉教授、劉英明教授等重量級學者與青年研究人才齊聚一堂,分享研究成果並展開深入交流。大會吸引逾 200 名國內外專家學者參與,展現臺灣在國際農業生技領域的重要地位與研究能量。
大會於 10 月 1 日上午舉行開幕典禮,邀請國立中興大學 詹富智校長蒞臨致詞,強調農業生物科技在糧食安全、永續發展與人類健康中的關鍵角色,並勉勵青年學者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此舉不僅彰顯臺灣在農業生技領域的國際聲譽,更為青年研究者打造接軌全球的重要舞台。
同時,ISBAB 臺灣學會理事長陳全木教授及生命科學院院長黃介辰教授亦於開幕中致詞,分別代表ISBAB臺灣分會理事長與學院院長,表達對跨國合作與學術交流的支持與期許。
本次會議除專題演講外,亦舉辦 口說競賽與壁報競賽,共有 21 位碩、博士生進行口說發表,另有 83 位碩博士生參與壁報展示(其中碩士生 58 位、博士生 22 位)。競賽不僅提供青年研究者展示成果的舞台,更促進與國際學者的直接交流,拓展學術視野並孕育未來合作契機。
為期兩天的研討會涵蓋多元主題,充分呈現最新科研成果與跨世代、跨國界的協力精神。此次盛會的成功舉辦,象徵臺灣在全球農業生物科技領域的影響力不斷提升,並為未來跨國合作與人才培育奠定堅實基礎。
最後,特別感謝本校 前瞻植物與食糧尖端生技研究中心、鳥禽遺傳資源暨動物生技研究中心、永續農業創新發展中心的協力辦理,以及各界的支持與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