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創業不孤單!中興大學「興創基地」長期深耕 陪你一起圓夢

【媒體報導】創業不孤單!中興大學「興創基地」長期深耕 陪你一起圓夢

更新時間:2025-11-05 08:53:29 / 張貼時間:2025-11-05 08:51:52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中國時報
107
稿源:2025-11-4/中時新聞網

走進國立中興大學校園,一棟翻新後的老建築總是熱鬧非凡。這裡不是一般的教室,而是無數創業夢想起飛的地方—「興創基地」。

自2017年成立以來,「興創基地」一路陪伴創業青年勇敢逐夢。它由中興大學「產學研鏈結中心」組織整合的創業育成團隊負責營運,提供從創意啟發、創業輔導到後續育成的一站式服務,幫助研究成果真正走入市場、轉化成商品與服務。更驕傲的是,至今已成功孵育出8家學校衍生企業,成為全臺第一所能登記公司設立的友善校園,也開啟了校園創業新時代。

有趣的是,「興創基地」的前身,其實是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館。校方將這棟老建築重新整修,注入新的生命力,將其轉變成共同工作空間、創客空間與創業工坊的創業孵化場域。基地秉持「教育為本」的理念,開設設計思考、商業模式、財務管理等課程,更為每支團隊量身打造培育與陪跑計畫,讓創業路上不孤單。

為持續深化校園創新創業推動工作,中興大學更將於2025年底推出「興創基地2.0」!新基地將坐落在校園正中央,周邊環繞著多個重點學院,讓師生更方便參與創新創業,也象徵著學校對創新教育的重視再升級。

產學研鏈結中心主任張健忠分享:「興創基地最大的特色,就是有一支專任專職的育成團隊,能長期陪伴與支持創業者。」這樣穩定的團隊運作機制,讓創業輔導不間斷、不停滯,確保每項資源都能真正貼近師生團隊的需求。

這樣的努力,也獲得肯定。2024年,基地榮獲第21屆國家新創獎「新創育成獎」,讓團隊更篤定自己的方向是對的——未來要做得更好,幫助更多師生把創意化為行動。

興創基地經理許珈禎也笑著說:「創業資源再多,最難的其實是心態的準備。」

許多學生起初因家長期待、現實考量而猶豫不決,但當他們真正下定決心後,後續的挑戰反而都能迎刃而解。老師們也是如此,再好的創業題目,若少了自我動能,也難以開花結果。

她指出,基地的角色不只是提供資源,更是陪伴者——「創業就是在不斷理解問題、評估風險、尋找解方、消化挫折的過程,我們的任務,就是陪著他們一起面對挑戰。」

這些努力,最終化為一個個亮眼成果。像是衍生企業「優泥來公司」,專注研發廢棄物再製的輕質粒料,產品已應用於多項國家級公共工程;「格雷迪奧公司」則研發新鮮農作物燻蒸除蟲技術,成功協助台灣蝴蝶蘭突破澳洲檢疫門檻——這些成就,正是中興創業能量的最佳證明。

除了校內資源,興創基地也與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緊密合作,臺中市經發局亦於113年參訪興大產業鏈結中心並討論創業競賽相關合作議題。同時,也透過創業補助、講座及地方型SBIR計畫,挹注超過1.8億元資金,幫助250家企業研發創新,打造更強大的地方創業生態圈。

展望未來,張健忠主任與許珈禎經理都期盼,政府能持續強化創業政策的穩定性與推動能量,並鼓勵更多跨單位交流。讓政策不只是資金與計畫,更能成為創業者的後盾,—起讓臺中成為真正「創業友善」的城市。
興創基地2.0將於2025年底正式開幕啟用。(圖/中興大學興創基地提供)

興創基地2.0將於2025年底正式開幕啟用。(圖/中興大學興創基地提供)

興大興創團隊市場提供開發展會曝光資源。(圖/中興大學興創基地提供

興大興創團隊市場提供開發展會曝光資源。(圖/中興大學興創基地提供

提供微型創業團隊商業驗證機會(審計新村暮暮市集)。(圖/中興大學興創基地提供)

提供微型創業團隊商業驗證機會(審計新村暮暮市集)。(圖/中興大學興創基地提供)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