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破碎光電板實驗溶出重金屬毒物
更新時間:2025-11-05 09:15:27 /
張貼時間:2025-11-05 08:54:25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228
稿源:2025-11-4/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Q:網傳「環境部破碎光電板實驗,鉛含量遠超過飲用水、灌溉水標準」?
*此議題由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梁振儒終身特聘教授受訪說明
A:傳言引述數據是浸泡酸液的實驗結果,烏山頭水庫鉛含量未超標
烏山頭水庫放置水面型光電板,外界關注是否影響水質。有社群傳言引用環境部破碎光電板浸泡實驗結果,宣稱鉛溶出超過飲用水標準。經查,傳言引述數據是光電板浸泡於強酸的極端情境,與現實水庫條件有落差。此外,檢視烏山頭水庫水質,不論是原水或經淨水廠處理的水,鉛均未超標。
一、環境部破碎光電板浸泡實驗結果顯示:浸泡於試劑水(pH6-7)1個月「鉛」溶出0.00076mg/L、3個月「鉛」溶出0.0298mg/L;浸泡於極酸性溶液(pH2.88)1個月「鉛」溶出0.686mg/L、3個月「鉛」溶出1.91mg/L。
其中,浸泡於清水1個月或3個月的鉛溶出量,均符合現行飲用水原水標準(0.05 mg/L);浸泡3個月的鉛溶出量,不符飲用水標準(0.01mg/L),但專家說,原水經淨化場淨化後,也會達標。
二、環工與毒物專家指出,環境部實驗採用pH 2.88溶液,是為了模擬廢棄物在掩埋場的「極端酸性滲出水」情境,用來評估是否符合「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TCLP),而非檢測飲用水品質,無法和飲用水相關水質標準來比較。
三、農業部與環境部的檢測數據均顯示,目前烏山頭水庫及阿公店水庫的水中的「鉛」含量均符合「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及「飲用水水質標準」,並未超標。
傳言引述環境部破碎光電板的泡水實驗,但以泡強酸的極端數據和飲用水質標準比較,未能反映真實水質狀況,且引人恐慌,因此為易生誤解的錯誤訊息。
背景
環境部委託國家環境研究院進行光電板破碎溶出試驗,將破碎光電板浸泡於中性溶液與酸性溶液,並分別浸泡1個月及3個月。環境部10月17日公布結果,光電板浸泡後釋出的重金屬含量極低,無污染疑慮。
隨後,社群流傳圖卡,擷取環境部簡報中的「鉛」數據,宣稱「實驗結果鉛含量 0.686–1.91,飲用水標準為 0.01、灌溉水標準為 0.1,遠超標準」;另一版本則稱「溶出鉛含量 0.0298–1.91,卻刪掉飲用水標準數值,還宣稱『符合標準』」,均質疑鉛溶出不符標準、環境部隱匿數據。
Q:網傳「環境部破碎光電板實驗,鉛含量遠超過飲用水、灌溉水標準」?
*此議題由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梁振儒終身特聘教授受訪說明
A:傳言引述數據是浸泡酸液的實驗結果,烏山頭水庫鉛含量未超標
烏山頭水庫放置水面型光電板,外界關注是否影響水質。有社群傳言引用環境部破碎光電板浸泡實驗結果,宣稱鉛溶出超過飲用水標準。經查,傳言引述數據是光電板浸泡於強酸的極端情境,與現實水庫條件有落差。此外,檢視烏山頭水庫水質,不論是原水或經淨水廠處理的水,鉛均未超標。
一、環境部破碎光電板浸泡實驗結果顯示:浸泡於試劑水(pH6-7)1個月「鉛」溶出0.00076mg/L、3個月「鉛」溶出0.0298mg/L;浸泡於極酸性溶液(pH2.88)1個月「鉛」溶出0.686mg/L、3個月「鉛」溶出1.91mg/L。
其中,浸泡於清水1個月或3個月的鉛溶出量,均符合現行飲用水原水標準(0.05 mg/L);浸泡3個月的鉛溶出量,不符飲用水標準(0.01mg/L),但專家說,原水經淨化場淨化後,也會達標。
二、環工與毒物專家指出,環境部實驗採用pH 2.88溶液,是為了模擬廢棄物在掩埋場的「極端酸性滲出水」情境,用來評估是否符合「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TCLP),而非檢測飲用水品質,無法和飲用水相關水質標準來比較。
三、農業部與環境部的檢測數據均顯示,目前烏山頭水庫及阿公店水庫的水中的「鉛」含量均符合「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及「飲用水水質標準」,並未超標。
傳言引述環境部破碎光電板的泡水實驗,但以泡強酸的極端數據和飲用水質標準比較,未能反映真實水質狀況,且引人恐慌,因此為易生誤解的錯誤訊息。
背景
環境部委託國家環境研究院進行光電板破碎溶出試驗,將破碎光電板浸泡於中性溶液與酸性溶液,並分別浸泡1個月及3個月。環境部10月17日公布結果,光電板浸泡後釋出的重金屬含量極低,無污染疑慮。
隨後,社群流傳圖卡,擷取環境部簡報中的「鉛」數據,宣稱「實驗結果鉛含量 0.686–1.91,飲用水標準為 0.01、灌溉水標準為 0.1,遠超標準」;另一版本則稱「溶出鉛含量 0.0298–1.91,卻刪掉飲用水標準數值,還宣稱『符合標準』」,均質疑鉛溶出不符標準、環境部隱匿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