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首頁
  • 興新聞
  • 【國際交流】臺國大「永續農業教育之旅」兩梯次圓滿落幕

【國際交流】臺國大「永續農業教育之旅」兩梯次圓滿落幕

更新時間:2025-11-10 10:34:34 / 張貼時間:2025-11-10 10:33:35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國際處
170
稿源:中興大學國際事務處

由國立中興大學國際事務處主辦、臺灣國立大學系統(NUST)國際工作圈推動的「永續農業教育之旅」,於2025年10月3日與10月30日辦理兩梯次並順利完成。第一梯次共有22位學生參與,其中包含來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的6位同學;第二梯次共有17位學生參與,並有1位來自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的同學加入,展現跨校共學的成效上成績斐然,更體現了臺灣國立大學系統有效整合教育資源的成果。

第一梯次:南投集集—以SDGs為框架,連結香蕉產業與石虎保育
活動走訪「集元果觀光工廠」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由SDGs永續發展目標中的「品質生產與負責任消費(SDG 12)」、「保育陸域生態(SDG 15)」與「優質教育(SDG 4)」等面向切入,帶領學生理解農產品加工、包裝、運輸到體驗教育的全鏈思維。同時,透過特生中心的專題導覽與案例分享,討論香蕉產業與石虎棲地友善的關聯與協作路徑。企劃設計特別以「香蕉」為主題——香蕉是全球性蔬果,也是臺灣四季皆有的重要農產,學生易於共鳴,進一步將產銷、地景與保育議題串接為具體的跨域學習任務。

第二梯次:臺中霧峰—全食物利用與友善生態,理解稻米產業與黑翅鳶保護
行程前往「霧峰民生故事館」、「霧峰農會酒莊」與「霧峰五福國小」,從地方文化與產業轉型出發,導入「全食物利用」與「友善生態」的概念,讓學生理解稻米產業在加工副產物再利用、田間棲地營造與黑翅鳶保護之間的互相牽動。活動同時推廣健康安全的飲食方式與家鄉風味的保留,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永續理念,呼應「零飢餓(SDG 2)」與「負責任消費與生產(SDG 12)」。

「永續農業教育之旅」強調走入場域的跨域學習與系統思考,為臺灣國立大學系統(NUST)推動的跨校國際教育交流立下成功的典範: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觀察循環再利用、棲地保育與社區合作,並以跨校混合分組與任務導向方式,將課堂所學與地方需求對接。此次活動不僅大幅深化了NUST系統內部的跨校協作機制,更有效地擴展了學生的國際視野與永續實踐經驗,成效卓著。未來,團隊將以此成功經驗為基礎,持續擴大與地方及產業的連結,打造兼具在地根基與國際影響力的永續學習網絡。
學生於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的保育教育館前合影

學生於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的保育教育館前合影

學生在友善稻田製作黑翅鳶棲架

學生在友善稻田製作黑翅鳶棲架

學生利用未成熟掉落果熬煮香蕉湯,實踐「全食物利用」精神

學生利用未成熟掉落果熬煮香蕉湯,實踐「全食物利用」精神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