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中心】興大中文系與德國萊比錫大學東亞所擴大交流 組團訪問駐德代表處、洪堡大學與漢堡大學
更新時間:2025-11-26 13:40:04 /
張貼時間:2025-11-26 13:38:10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秘書室媒體公關中心
28
稿源:中興大學中文系
114年度文學院「擴大標竿國際學術合作計畫:中文系與德國萊比錫大學東亞研究所實質合作計畫」,在文學院吳政憲院長與中文系前主任黃東陽教授的指導下,計畫主持人羅秀美教授與林仁昱、蔡妙真、游勝輝、鄭雅尹等五位教授11月14日至21日前往德國進行為期八天的學術交流活動,成果豐碩,圓滿成功。
首先,中文系團隊於11月14日至17日赴德國萊比錫大學東亞所進行學術交流活動,受到所長Prof. Dr. Philip Clart(柯若樸)教授的歡迎,並於11月15日舉辦雙邊研討會「清代和民國的文學與社會(Literatur und Gesellschaft während der Qing-Dynastie und der Republik China)」,一整天會議共有四場次,分別為「清代宗教文學中的身體與社會」、「近代文學與社會的互動」、「近代知識分子與文化轉繹:萊比錫傑出校友蔡元培、蕭友梅、林語堂」、「近代文學與文化的現代性風景」,共十二位教授發表研究成果。德方四位,包括Prof. Dr. Philip Clart(柯若樸)、Prof. Dr. Elisabeth Kaske(白莎)、Dr. Joerg Henning Huesemann(徐約和)與Dr. Adrian Krawczyk(康阿迪)四位教授。我方八位,除了前往德國交流的五位教授外,康凱淋教授線上發表,另有兩位友校教授參與,達到跨校交流的目標。此外,林榮森教授以書法題獻萊比錫大學東亞所,獲得熱烈的迴響。會後陸續參訪萊比錫大學檔案館、萊比錫音樂學院與附近的耶拿大學圖書館,充分瞭解蔡元培、蕭友梅與林語堂在德國的足跡與相關文獻,獲益匪淺。
其次,中文系團隊於11月18至19日前往柏林,拜會駐德國台北代表處,請益國際學術交流事項,受到谷瑞生大使與教育組翁勤瑛組長的歡迎。其後拜訪柏林洪堡大學亞非研究所漢學部,與Prof. Dr. Henning Klöter(韓可龍)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副院長)、林欽惠老師座談,雙方樂見未來合作的可能性。同時,中文系團隊也在柏林考察與蔡元培有關的清朝駐德公使館遺址、蕭友梅曾就學的施特恩音樂學院(已併入柏林藝術大學)遺址。
最後,中文系團隊於11月20至21日到達漢堡,拜會漢堡大學亞非研究所漢學部,受到Prof. Dr. Kai Vogelsang(馮凱)教授與Prof. Dr. Julia Schneider(舍尤莉)教授的歡迎;並於隔日(21日)參與該單位主辦的第36屆DVCS(德語地區漢學學會)年會,瞭解德語地區的漢學研究情形。同時也參訪蔡元培曾從事民族學研究的漢堡民族學博物館。中文系團隊拜會上述三個單位,皆致贈林榮森教授題獻的書法作品,以加強彼此的聯結。
整體言之,此趟學術交流加強了中文系與萊比錫大學東亞所的聯結,繼2019年簽署MOU以來,達到了深化實質交流的目標,預期未來將有更多更具體的努力方向,就教師學術合作方面言之,除了有機會邁向國科會雙邊協議國際合作擴充加值Add-on方案、UAAT各區域聯盟子計畫之外,預期將有機會達成國際合作發表期刊論文或合作專書;並將促成更多交換教授實質互訪。學生方面的預期成效,將朝向德方推薦學生來台參與華語研習營,以促成未來交換生互訪機制乃至達成碩士班雙聯學位學程的可能性。綜言之,中文系系團隊此行成果豐碩,前景可期。

114年度文學院「擴大標竿國際學術合作計畫:中文系與德國萊比錫大學東亞研究所實質合作計畫」,在文學院吳政憲院長與中文系前主任黃東陽教授的指導下,計畫主持人羅秀美教授與林仁昱、蔡妙真、游勝輝、鄭雅尹等五位教授11月14日至21日前往德國進行為期八天的學術交流活動,成果豐碩,圓滿成功。
首先,中文系團隊於11月14日至17日赴德國萊比錫大學東亞所進行學術交流活動,受到所長Prof. Dr. Philip Clart(柯若樸)教授的歡迎,並於11月15日舉辦雙邊研討會「清代和民國的文學與社會(Literatur und Gesellschaft während der Qing-Dynastie und der Republik China)」,一整天會議共有四場次,分別為「清代宗教文學中的身體與社會」、「近代文學與社會的互動」、「近代知識分子與文化轉繹:萊比錫傑出校友蔡元培、蕭友梅、林語堂」、「近代文學與文化的現代性風景」,共十二位教授發表研究成果。德方四位,包括Prof. Dr. Philip Clart(柯若樸)、Prof. Dr. Elisabeth Kaske(白莎)、Dr. Joerg Henning Huesemann(徐約和)與Dr. Adrian Krawczyk(康阿迪)四位教授。我方八位,除了前往德國交流的五位教授外,康凱淋教授線上發表,另有兩位友校教授參與,達到跨校交流的目標。此外,林榮森教授以書法題獻萊比錫大學東亞所,獲得熱烈的迴響。會後陸續參訪萊比錫大學檔案館、萊比錫音樂學院與附近的耶拿大學圖書館,充分瞭解蔡元培、蕭友梅與林語堂在德國的足跡與相關文獻,獲益匪淺。
其次,中文系團隊於11月18至19日前往柏林,拜會駐德國台北代表處,請益國際學術交流事項,受到谷瑞生大使與教育組翁勤瑛組長的歡迎。其後拜訪柏林洪堡大學亞非研究所漢學部,與Prof. Dr. Henning Klöter(韓可龍)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副院長)、林欽惠老師座談,雙方樂見未來合作的可能性。同時,中文系團隊也在柏林考察與蔡元培有關的清朝駐德公使館遺址、蕭友梅曾就學的施特恩音樂學院(已併入柏林藝術大學)遺址。
最後,中文系團隊於11月20至21日到達漢堡,拜會漢堡大學亞非研究所漢學部,受到Prof. Dr. Kai Vogelsang(馮凱)教授與Prof. Dr. Julia Schneider(舍尤莉)教授的歡迎;並於隔日(21日)參與該單位主辦的第36屆DVCS(德語地區漢學學會)年會,瞭解德語地區的漢學研究情形。同時也參訪蔡元培曾從事民族學研究的漢堡民族學博物館。中文系團隊拜會上述三個單位,皆致贈林榮森教授題獻的書法作品,以加強彼此的聯結。
整體言之,此趟學術交流加強了中文系與萊比錫大學東亞所的聯結,繼2019年簽署MOU以來,達到了深化實質交流的目標,預期未來將有更多更具體的努力方向,就教師學術合作方面言之,除了有機會邁向國科會雙邊協議國際合作擴充加值Add-on方案、UAAT各區域聯盟子計畫之外,預期將有機會達成國際合作發表期刊論文或合作專書;並將促成更多交換教授實質互訪。學生方面的預期成效,將朝向德方推薦學生來台參與華語研習營,以促成未來交換生互訪機制乃至達成碩士班雙聯學位學程的可能性。綜言之,中文系系團隊此行成果豐碩,前景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