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 首頁
  • 興新聞
  • 【公關中心】2025 UAV應用於空間資訊永續環境國際論壇 興大登場

【公關中心】2025 UAV應用於空間資訊永續環境國際論壇 興大登場

更新時間:2025-11-28 15:43:57 / 張貼時間:2025-11-28 14:26:44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秘書室媒體公關中心
105
稿源:中興大學工學院

國立中興大學114年11月27日隆重舉辦「2025 UAV應用於空間資訊永續環境國際論壇」(2025 International Forum on UAV Applications with Geomatics & Sustainable Environment),參與人數超過140人。本次論壇已連續舉辦第3年,由國科會、國立中興大學工學院、農學院、土木工程學系、工學院無人載具研究中心、永續農業創新發展中心及智慧永續新農業研究發展中心共同主辦。

論壇召集人為工學院楊明德院長、土木工程學系余志鵬主任及蔡慧萍副教授、森林學系柳婉郁終身特聘教授。論壇特邀愛沙尼亞生命科學大學環境保護與景觀管理系主任Prof. Kalev Sepp、遙測研究員Dr. Raul Sampaio de Lima、環境科學首席專家Dr. Ricardo Martinez Prentice,以及立陶宛克萊佩達大學社會地理與旅遊系系主任Prof. Eduardas Spiriajevas多位國際知名學者,共同探討無人機技術於空間資訊、永續城市規劃與環境等監測上的多元應用潛力。

首先演講開始由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蔡慧萍教授則以“UAV ap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tea plantation practices in Taiwan” 分享中興大學在茶園永續管理的研究成果,利用UAV影像與人工智慧診斷茶樹健康與監測田區地形特性,協助臺灣茶業提升永續生產力。而愛沙尼亞生命科學大學(Estonian University of Life Sciences)環境保護與景觀管理系主任Kalev Sepp教授主講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by Estonian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Precision Farming”,在農業與創新產業的快速發展,分享無人機在精準施肥、作物監測與提升農業效率方面的角色。同校遙測研究員 Raul Sampaio de Lima博士以“Drone-based Mapping and Monitoring as a Source for Environmental Studies and Decision-making”分享高解析度衛星資料、UAV與人工智慧技術於環境監測對政策制定與環境管理的重要性。

下半場由同校的環境科學首席專家Ricardo Martinez Prentice博士發表“Multi-platform remote sensing for different applications”,展示從UAV、衛星到地面光譜儀的多平台資料整合技術,資料整合後能夠提高植群分類及生態監測的精準度。最後立陶宛克萊佩達大學(Klaipėda University)社會地理與旅遊系系主任Eduardas Spiriajevas教授以 “Spatial Planning of Sustainable Cities”為題,說明結合地理資訊、遙測影像及UAV觀測資料,探討跨國空間規劃與永續發展策略促進永續環境管理。

本次論壇全面呈現國際在UAV與空間資訊技術於永續環境領域中的最新成果,強化臺灣在相關研究之能量與國際連結。未來,中興大學將持續推動無人機、遙測與人工智慧之整合研究,深化與愛沙尼亞、立陶宛等國的合作,期為全球永續發展貢獻創新科技研究。
2025 UAV應用於空間資訊永續環境國際論壇貴賓合影

2025 UAV應用於空間資訊永續環境國際論壇貴賓合影

2025 UAV應用於空間資訊永續環境國際論壇大合影

2025 UAV應用於空間資訊永續環境國際論壇大合影

Back